亚洲研究报告 深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浦田秀次郎
RIETI教职研究员

  日本通过贸易、投资、融资、援助等方式为东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陷入长期的经济低迷,贡献程度也有所下降。今后日本应该通过为构筑一个总括性的东亚自由贸易协定做出贡献而促进日本及东亚的经济增长。

  日本在东亚的影响力日益下降,而中国的影响力却在上升。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在1990年是中国GDP的8.6倍,但到2003年已经缩小到中国的三倍。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3(日中韩)的GDP中,日本与中国各自所占比率同期也从76%及9%变为62%和20%。

日本的影响力 继续低下的忧虑

  贸易方面的变化更为明显。90年日本的贸易总额是中国的4.5倍,但到了03年则基本持平了。在亚洲新兴工业经济国(NIES=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与东盟四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的总出口额中,对日出口及对华出口所占的比率,在90年代分别是15%与7%,而到了2003年则逆转为9%与19%。

  中国的崛起与日本的低迷在外交方面也非常明显。中国一方面通过自由贸易协定(FTA)及经济合作密切与东盟的关系,一方面提出与日本和韩国缔结日中韩FTA协定等等,推进积极的外交路线。在东盟+3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中国也确保了自己主导性的地位。

  与中国相反,日本外交使日本的影响力不断降低。自2002年与新加坡之间的FTA生效以来,与其他东亚各国的谈判却未能取得所期待的进展,在东盟+3等方面也没有提出有效的政策。

  在东亚影响力的下降给日本的国家利益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了实现日本经济的繁荣,与未来将会保持高速增长的东亚各国的建立密切的关系非常重要。在上述问题意识下,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分析了日本对东亚的战略,总结出如下建议。

  在建议中,从必须掌握日本对以往东亚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意识出发,对日本在人员、物资、资本等方面对东亚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

  通过对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成员国中的21个国家与中国(以下、贡献国)在东亚各国(ASEAN成员国、中国、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的经济增长中所做的贡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日本从80年代到90年代是贡献最大的国家,但2000年以后被美国赶超,降至第二位(图)。日本之后依次是德国、韩国、中国。

(图)贡献度指标排行榜

  贡献度的排名是以贸易、直接投资、银行融资、政府开发援助(ODA)等四个部门为对象排出的。在贸易方面以贡献国从东亚各国的进口为对象进行分析,在直接投资、银行融资、ODA方面则考察从贡献国流向东亚各国的资金流动。04年日本在各领域的排名分别为ODA排在第一位、贸易与直接投资排在第二位、银行融资排在第三位。

  近年来日本排名的下降与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长期经济不景气有很大关系。日本经济的衰退,不仅抑制了从东亚的进口,同时导致了日本企业业绩的恶化,使其对东亚的直接投资也减少了。

  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与日本的不良债权问题为契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使国家银行向东亚的融资减少,还导致日本资金的撤回。在ODA方面,虽然2000年以后日本仍然是最大的贡献国,但在财政紧张的状况下,ODA不断削减,很难说将来是否还能保持第一的位置。

  另外,在证券投资及人员移动方面,由于无法获得进行分析所必需的统计资料,所以不能用排名的方式来考察,但对日本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日本向东亚的证券投资在亚洲金融危机后持续低迷,而来自欧美的证券投资却稳步增长,因而导致日本的影响力在不断降低。在人员流动方面,通过在日本工作的东亚各国的劳工汇回本国的汇款以及在东亚各国培育人才,日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非常明确的。

  日本的经济随着出生人口减少和老龄化,无法期望在总量上有很大的增长。但是通过保持总量水平,构筑有竞争力、充满活力的高质量的经济,日本是有可能在经济复苏的同时扩大对东亚的贡献从而恢复原有的影响力的。

农产品自由化及劳动市场的开放

  要实现经济增长,有效率地灵活运用人员、物资和资金十分重要。为了有效地灵活运用这些资源,必须清除阻碍它们在国内及国际上流动的障碍。在日本,通过放宽监管及贸易与投资的自由化等等,物资及资金方面的流动障碍已经得到很大程度地清除,而农产品进口及接受外国务工人员的阻力依然很大。

  促使人员、物资和资金移动活跃的有效手段在国内是以放宽监管和撤消限制为中心的结构改革,对外则是FTA。

  如果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多边贸易谈判能够顺利取得进展,那么物资的贸易自由化完全依照WTO就是最佳选择,但由于WTO成员国对自由化有各自不同的理解,使谈判陷入困境。在这种状况下,FTA可以在对自由化有着相同理解的国家之间发挥消除贸易壁垒的作用。不仅包括物资的贸易自由化,也包括人员及资金自由化的FTA能够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在东亚,存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所以有必要建立不仅包括自由化,还包含与人才培养、金融制度等各种经济制度及基础设施的完善、能源及食品的稳定供给等相关合作在内的总括性FTA。

  但是,如果不能确立FTA框架中政策间的一贯性,那么就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一方面农业的技术合作在不断推进,另一方面日本却限制农产品进口,这种政策就缺乏一贯性。

  缔结以东亚各国为成员国的东亚FTA,不仅能够带来经济的繁荣,同时对于建立在社会、政治、安全保障等方面形成共识的东亚共同体来说也是迈出了一大步。东亚共同体的形成不仅能促进经济繁荣,同时还能带来和平及民主主义的确立。

  日本在东亚FTA及东亚共同体的构筑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构想能力,同时还必须为实现这一目标发挥领导性作用。然而,迄今为止,由于存在两个障碍,日本并没有发挥上述作用。

  一个障碍是日本国内对开放贸易及劳动力市场的反对。另一个则是日本没有获得东亚各国的信任。即便可以提出出色的构想,但如果没有东亚各国的信任,构想就无法实现。从日本争取成为联合国安全保障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没有获得支持的事实上,就体现出日本缺乏来自东亚各国的信任。

  要想取得东亚各国的信任和支持,对日本来讲虽然伴随着痛苦,但是必须努力推进东亚各国所关注的农产品自由化及对外国务工人员的接受。对于因自由化而失业的劳动人员,暂时的收入补偿及通过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的支援是有效的。

  关于东亚FTA 及东亚共同体,不仅仅是日本,其他东亚国家同样存在反对自由化、人才不足、制度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等诸多障碍与课题。为了克服这些障碍、解决这些课题,使日本能够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之下制定并实施亚洲战略是不可或缺的。

  作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手段,我们建议设立以首相为会长,以阁僚、专家、官僚等为成员的"亚洲战略会议"。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06年1月16日《日本经济新闻》

2006年2月9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