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缩预期源于“对未来的不安”

小林庆一郎
研究项目主任、教职研究员

  日本银行在9月20日、21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确定了以长短期利率为引导目标的新宽松框架,强调了将继续以实现2%通胀为目标的态度。在此次会议上,日本银行为了打消通缩预期,还决定承诺超期宽松政策(即实现2%通货膨胀之后继续实施一段时期的宽松政策)。

  日本银行企划局长内田真一9月29日在本专栏发表文章指出,这样做是因为预期无法摆脱"过去的经验",即"适应性预期"这一假定。因此,日本银行意在通过强调承诺2%通货膨胀来打消基于过去经验的"通缩预期",是简明易懂的正确做法。

  但是,如果不仅基于过去的经验,而且对未来的不安也会影响预期的话,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

  欧美经济"长期停滞论"或许也与预期的变化有关。纽约大学的L.Veldkamp教授等在2015年的论文中使用预期形成的机制定量性证明了仅仅2008至2009年的一次金融危机就有可能使美国经济陷入长期停滞。

  标准经济学使用的"合理预期假说"认为,人们合理地使用全部信息对未来做出预期,所以只要经济结构没有变化,预期也不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仅凭一次金融危机的经验不会改变预期。

  另一方面,比较早期的经济学假设的适应性预期认为,"人们预期过去发生的事情会在未来重演"。如果这个假说正确,那么金融危机的经验将会大大地改变人们的预期。但是适应性预期假说等于假设人们完全不具有合理预期未来的能力,这种假说过于极端。

  在现实世界,人们可能以介于"合理预期"和"适应性预期"之间的方法形成预期。日本银行的分析和决策也假设预期形成于两者之间。 L.Veldkamp教授等的论文把两者之间形成预期的机制重新进行了理论化。

  在她们的论文中,与合理预期假说不同,假设"人们事先不知道危机的概率分布形态",在此基础上再假设"人们使用从每年的经验中得出的数据,推测概率分布形态"。也就是说,论文假设人们从经验中逐渐学习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这个假说可以称为"学习预期假说"。

  在现实世界,人们当然不可能事先知道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只能从经验中学习。而且,学习预期假说与人们使用现有信息尽量正确地预测未来的合理预期假说并不矛盾,甚至可以说,学习预期假说把合理预期假说扩展到了现实世界。

  在L.Veldkamp教授等的理论中,当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时,因为人们使用金融危机的数据推算概率分布形态,所以推算结果大不相同。以2008至2009年为分水岭,以前"金融危机不会发生"的预期变成"金融危机每过几十年发生一次"。也就是说,一次金融危机使预期发生了永久性变化。

  L.Veldkamp教授等人指出,这种预期变化导致美国的消费和投资下降,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长期低迷。

◆◆◆

  如果认为预期是从过去的经验学习和对未来合理预测的混合体,围绕日本通缩预期的论点也就不难梳理。

  如果通缩预期只是通过以往的经验(持续近20年的通货紧缩)被植入记忆,那么日本银行通过坚决实施通货膨胀承诺,迟早可以催生通胀预期。届时需求将大于充分就业状态,虽然会暂时出现经济过热状态,但日本银行的目的在于即便如此也要制造通货膨胀。

  不过,如果 L.Veldkamp教授等人的论文所设想的尾部风险(发生概率低但代价高的风险)升高是日本发生通货紧缩的原因,就不会发生上述情况。在日本经济中可以设想的因国内因素导致的最大危机是财政危机。

  根据 L.Veldkamp教授等人的理论,在美国经济中,金融危机的经验使再次发生危机的预期升高,但是日本尚未发生财政危机,所以预期并非由于危机的"经验"而升高。问题在于人们看到日本政府债务的金额不断上涨,"预想"的危机冲击力逐年增大。

  众所周知,日本政府债务加速递增,如今已达到GDP的25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算)。政府债务需要用国民缴纳的税收偿还,所以是每个国民欠债。

  日本国民人均政府债务近1000万日元,按一家四口人计算,每户人家不知从何时起背上了4000万日元的欠款,而且不知道这笔欠款将被要求什么时候怎么偿还,这就是日本国民目前的处境。

  增税、削减年度支出、高通货膨胀中必然有一种情况不可避免,但没有人知道哪一种情况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到来。而且债务每年递增,当这些情况来临时可以预见的"痛苦"也逐年加大。照此下去,不论日本银行怎样摇旗呐喊"请大家赶快增加消费"也没用,国民对未来感到不安,不敢消费。

  随着政府债务的增加,日本财政危机的尾部风险逐年上升。根据 L.Veldkamp教授等人的理论,如果尾部风险持续加大,就会导致总需求逐年缩减,长此以往不仅GDP水平下降,还会引起增长率下降。进而如果需求下降压力逐年增强,人们就会认为"出现了慢性通缩预期"。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可以预测,在日本由于政府债务加速膨胀,财政破产的尾部风险逐年上升,需求的紧缩压力逐年增大,导致了经济增长率长期低迷和通缩预期持续发生。

◆◆◆

  政府和日本银行都承认,近年来,日本的潜在增长率极度下降,已经接近零增长。在一般情况下,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原因在于技术进步出现问题。这时提高经济增长率的政策是通过推进结构改革(根据增长战略放宽监管等)提高技术进步的速度。

  但如果原因在于财政尾部风险上升和通缩预期的话,首先需要向国民明确地展示重建财政的路径,只靠日本银行承诺摆脱通货紧缩很难见效。现在需要的是政府和日本银行团结一致消除财政尾部风险,才能摆脱通货紧缩,恢复增长。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16年10月17日《日本经济新闻》

2016年11月11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