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年来经济的讨论

1 混乱的原因

小林庆一郎
RIETI高级研究员

  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后,日本陷入了长期萧条。其中,经济学家和经济分析人员围绕经济政策的争论也使混乱达到了顶峰。

  通货紧缩、不良债权、结构问题以及需求不足等作为造成经济长期不景气的“嫌疑犯”,被列入黑名单。关于摆脱萧条的手段,人们议论的政策建议也是百家争鸣,诸如“增加公共事业投资”,“日本银行应该购买股票”,“处理不良债权”等等。

  最近,经济恢复的势头有所增强,虽然有关经济政策的争论不再象前一阵吸引世人的注目,然而,争论本身仍然处于莫衷一是的状况。因此,也有很多人颇感迷感,“以往的经济争论究竟争论了些什么?” 为什么经济争论出现混乱呢?

  第一个问题是,与自然科学和医学相比,经济学尚不是一门成熟的科学。

  论述经济景气的宏观经济学出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两派之争,至今尚未形成真正统一的科学。在经济理论领域,虽然不断取得共识,但一旦形成现实的政策建议,两大学派之间便暴露出巨大的分歧。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政府和日本银行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景气加以调控,从而允许一个大政府的存在。新古典主义则怀疑财政金融政策的有效性,主张结构改革和建立小政府。

  争论的对立点,比如“是实施发行赤字国债的景气刺激政策,还是通过放宽政策进行结构改革”这一问题,追根溯源,大多都源于“凯恩斯主义还是新古典主义”的对立。

  第二个问题是日本社会对“市场经济”的不信任根深蒂固。

  所谓萧条,由于是一种市场经济体系出现的疾病,因此要讨论萧条问题,就必须了解市场经济的结构。然而,在日本战后的知识层中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根深蒂固,拒绝市场经济的言论具有影响力。因此,动辄就认为“市场经济走不通”,而“探索第三条道路”。

  第三,经济争论没有基于科学的方法论展开讨论,只是反映了学者的价值规范。

  应该通过公共事业的景气对策摆脱萧条。这种政策建议背后隐含着的或许是政府和民间应该如何配合这一价值取向。

  在解决不良债权问题时,银行、借款人、存款人和国民应该如何分摊损失?在提出答案之前,必须确立起追究失败责任的社会规范。

  泡沫经济崩溃以后的很多争论针锋相对,没有形成任何结论,其原因可以说是缘于缺乏根本的社会价值规范,换言之,就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广大国民的认可。

  不良债权、通货紧缩、财政整顿等最近10年来的经济争论,向我们提出了一些什么问题?对今后的日本的走向具有哪些影响?在对这些讨论中的对立点加以整理的同时,不妨重新浏览一下。

※原载于2004年4月8日
禁止一切未经作者及朝日新闻社允许的转载、转发等侵权行为

2004年4月8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