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思考创新 从产品制造现场出发的视点

藤本隆宏
RIETI教职研究员

  要深化创新的讨论,切实掌握产生附加价值的设计信息的动向,从现场出发的制造产品的视点不可或缺。是否能够将组织能力向生产率低的部门移植,提高基础水平是关键,以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为中心的生产现场的行家作为技术指导发挥作用十分有效。

提高生产率 看不到方向

  围绕创新的讨论非常热烈。确实,在低出生率老龄化导致的劳动人口减少不可避免的状况下,为了使经济进一步增长,必须进一步提高人均附加价值额,即提高附加价值的生产率。而产品、生产流程和事业的创新可以成为提高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笔者也赞成“创新→提高生产率→人口减少下的经济增长”这样一条路线。

  但是,具体说来,到底通过什么样的创新提高生产率,现在还看不到明确的方向。在目前的潮流中,一方面存在通过投入巨额科学技术预算来振兴日本原创的划时代的科学技术及新兴产业的所谓“大力推动”论。另一方面也存在描绘出未来的美好生活方式,并列举出从该生活方式倒推出来的新产品及新技术的“大力牵引”论。虽然创新的未来状况是清楚的,但它到底如何与生产率的提高及经济增长结合在一起呢?如果讨论到此为止,就像过去也曾有过的那样,只会产生无法与新产业结合在一起的科学技术的孤岛群、刚一开发出来就被国外夺走控制权的新产品群、策划失败的新业务群等一大堆死尸。

  现在没有得到充分讨论的,正是如何实实在在地创造出面向顾客的附加价值的产品制造现场的视点,也就是从现场出发的创新论。

  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所谓创新就是新设计带来的产业化。从新的知识及技术中产生出新的设计信息,将其应用于产品及工程等人造产品上,最后送到顾客面前,与顾客的期待和满足甚至购买意愿等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流程,也就是说只有当“产生附加价值的设计信息流程”完毕,创新才算真正成立。即便是划时代的新技术,如果无法销售出去那也不能算是创新。

  对于顾客来说,建立“良性设计信息流”的活动总体被称为“产品制造”。管理这一流程的最小单位是现场。因此,笔者认为,将创新与提高生产率结合在一起的背后的主角是产品制造的现场。

  如果通构筑过企业能力的努力能够使设计信息的良性流动持续进化,那么其现场就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在国内生存下去。所谓“产业”,就是这样生存下来的顽强的生产现场集合体,其积累就带来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

泛用技术比固有技术更重要

  要引进从现场出发的创新论,持现场论的一方也需要有“开放型产品制造”的新思路。最近部分大众媒体上关于产品制造的报道往往集中在令人感动的故事或者能够拍摄出优质画面的传统制造现场的名人技艺(工匠的世界)上,但产品制造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比这些报道广泛得多。

  第1,“开放型产品制造”的重点不是“产品”而是“设计”。所谓产品制造不是“制造东西”的过程,而是将设计信息“纳入所制造的东西”的过程。这也是用复制了新的设计信息的人工产品来使顾客得到满足的过程,不仅包括生产现场,还包括开发、采购和销售等方面。

  第2,开放型产品生产还能够超越制造业的框架。附加价值的根源在于设计信息,如果这种信息被复制在有形的媒体里就是制造业,如果被复制在无形的媒体里并传达给顾客,就成为服务业。“建立设计信息的良好流程”这一基础没有发生变化,严格区分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讨论已经过时了。优秀的制造企业与优秀的服务企业之间相互学习才是非常重要的。

  第3,开放型产品制造的知识是一种超越了既有产业分类壁垒、为人们所共享的泛用技术。也就是说,不应该将“产品制造的泛用技术”与“固有技术”混同起来。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等固有技术当然非常重要,但如果仅仅拘泥于这些技术,就会阻碍产业间的知识共享,这种想法是与“如果在固有技术上获胜,日本企业就会获胜”的高科技幻想是联系在一起的。偏重固有技术的创新论是非常危险的。

  产品制造泛用技术的两个支柱是结构知识(连结设计信息的方式)与制造产品的组织能力,而两者都是超越固有技术的差别能够为不同产业横向共享的知识。而且,超越产业壁垒的产品制造知识的共享还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

  如果采用这种开放的概念,那么从产品制造现场出发的创新论的骨架就显现出来了。

  首先,为了提高日本经济整体的生产率,提高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的“竞争不充分部门”,即提高以非制造业为中心的由于限制、保护、私下协议等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领域的生产率是不可或缺的。在产品制造的组织能力和生产率方面领先世界的,虽然是以制造业为中心的面临国际竞争的“充分竞争的部门”,但其占日本经济的比重不过百分之十几。

  为了大幅度提高竞争不充分部门的生产率,不仅要采取经常被指出的放宽限制、民营化、结构改革等措施,注入组织能力也非常重要。人们也常常提到引进IT(信息技术)的必要性,但我们十几年来的实证分析显示,仅仅通过IT这一固有技术是无法取得竞争优势的。为了使IT与生产率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IT的“产品制造技术”不可或缺。

有必要向竞争不充分的部门注入能力

  结果就导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即只有向以非制造业为中心的竞争不充分的部门注入“产品制造技术”才是要害。产品制造的泛用知识超越行业以及制造业、服务业界限的大规模转移,才是通过创新提高生产率的关键所在,比创造出划时代的固有技术更重要。像丰田汽车等在超市、邮局和医院中一直进行的从竞争充分部门向竞争不充分部门的知识转移应该以比今天大几十倍的规模进行。

  从事这一转移工作的主角是具有竞争充分产业的现场经验,同时也能够向其他产业人员传授产品制造技术的人才,也就是“产品制造辅导员”。其最大的潜在供应源是以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为中心的生产现场专家。从今年起,他们陆续因退休而与特定企业解除劳动合同,这正是大量培养人才的好时机。

  在东京大学,也以50岁一代人为主要对象,实施了两年培养产品制造辅导员学校的实证实验,已经有约30人学完课程毕业。实验结果使人们进一步确信,培养从事超越产业的知识共享和向其他产业转移知识的人才是可能的。今后,全国的企业、各团体、地区、国家等应迅速建立起培养这方面人才的体制。

  在企业方面,不把超过60岁的产品制造人才过度封闭在公司内部,应该将他们培养成在其他产业也能够发挥作用的指导者。举例来说,将40-50岁的生产现场行家再教育成产品制造辅导员,从退休前开始,就让他们活跃在向本公司的年轻人及非正式雇员、附近的中小企业、地区的非制造业的现场等转移知识的舞台上。通过这一做法,就可以推进针对制造业20-30岁的非正式雇员的多技能教育,使他们朝着正式雇员的方向发展,很多被认为是非正式雇员过多的现场也可以逐渐取得平衡。

  这样一来,非制造业的现场的生产率也能够提高,处于过度劳累状态的制造业核心人材(30-40岁)也能够得到自己钻研的时间。经营者也能够恢复对日本的现场的自信,减少因武断地将本可以留在日本的现场转移到海外而导致的失败。如果现场的生产率提高了,即使提供给员工比现在更好的工资待遇也可以增加在日本生存下去的现场。这样一来,产品制造泛用技术的共享就成为不仅给企业自身,而且给产业及社会整体带来良性循环的一种起爆剂。此时,产品制造现场也会成为将创新与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创新的一大源泉是从其他产业引进产品制造知识。在某一产业中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知识,在转移到其他产业以后常常会变为独一无二的组织能力。作为这种知识转移的承担者,在以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为核心的产品制造辅导员身上寄托着很大期望。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07年3月28日《日本经济新闻》

2007年5月24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