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别专栏2007年

2007年经济财政政策的课题

鹤 光太郎
RIETI高级研究员

小泉政权与安倍政权的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

  安倍政权组阁执政已经三个月了,在去年年底的经济财政咨询会议上,明确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原案,该方案表明了政府经济财政政策的框架以及中期性方针。 本稿以"发展方向和战略"为材料,在思考小泉政权与安倍政权的经济政策差异的同时,探讨今年的经济财政政策的课题。

  "发展方向与战略"的核心理念在于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力的提高和强化。也就是说,"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日本的未来"。另一方面,小泉政权时期的众所周知的口号是"没有改革就没有经济增长"。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呢?正如安倍总理在施政演说中所说的那样,"要让改革之火继续燃烧下去",继承了小泉政权的改革意欲。另一方面,小泉政权也是将改革作为使日本经济走上新的增长道路的手段,最终目标还在于经济增长。

  如果强调两者的不同,安倍政权的特色是将经济增长看作进一步改革的"杠杆"和"推动力"。小泉政权以后,留给安倍政权的改革比以往更加困难。为了克服困难,进一步深入改革,就需要"飞轮"。例如,宏观经济增长力的强化可以将所有人能够获得的"蛋糕"变大,这明显是解决长期以来令人担心的"收入差距问题"的巨大推动力。

  此外,财政重建也是如此。正如"没有增长就没有财政重建"这句口号所说的那样,如果今后五年间能够争取实现较高增长目标的话,那么就有望在不增税的情况下实现2011年度国家和地方的基础平衡转亏为盈("中期目标")。在制定"经济财政运营基本方针"(骨太方针2006)时,为实现盈余所需的金额("要应对额")为16.5万亿日元,其中国家和地方合计税收估计约在三万亿日元以上,因此,简单计算一下,如果"经济财政运营基本方针"中确定的财政年度支出改革最大限度地加以实施(五年间削减14.3万亿日元),就可以筹措出实现盈余所需的金额。

  安倍政权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特色是宣称"结果主义"和"成果主义"。在不属于计划经济的日本经济中,政府将增长放在政策目标的第一位,反而意味着能否实现增长这一"结果"成为评估政权的唯一标准。另一方面,高举"没有改革就没有经济增长"旗帜的小泉政权是通过是否实现了改革进行评估的政权。这给虽然努力进行了改革却没有取得经济增长这一结果留了一条"退路"。但是,安倍政权从一开始就没有留什么退路,而是主动地将自己逼进了不容解释理由的"结果主义"。可以说安倍政权是蕴藏严格和自律的果敢的政权。

安倍政权应该努力解决的经济财政课题

  那么,自愿站到"成果主义"这块"菜板"上的安倍政权所要解决的经济财政政策课题到底是什么呢?首先,关于财政政策,由于有望实现不增税的"中期目标",所以就有人议论财政规则是否会有所放松,或者是否有必要设定新目标。但是,在"发展方向与战略"之中,也仍在延续"经济财政运营基本方针"(骨太方针2006)的财政收入与支出一体改革的切实执行。在此之上,去年11月24日的财政咨询会议上,由民间议员提出的"安倍内阁预算编制的五原则"和为切实实现财政"中期目标"而制定的每年度执行体系("要应对额"和财政年度支出改革的验证与修改)也几乎照原样糅进了"发展方向与战略"之中,这是一大进展。尤其是"税的自然增收......应面向将来减轻国民负担"、"在税收增加的景气时期加速(财政)健全化"、"在需要新的财政年度支出时,原则上以削减其他经费来应对"等各项原则,成为非常严格的财政规则。此外,由于许诺"实现不增税的财政重建",不管经济状况如何,政府都不能在最大限度的财政支出改革(五年间削减14.3万亿日元)上有所退缩。人们期待这将能够阻止"抵抗势力"要求增加财政支出。

  此外,新的财政目标其实并不是全新的目标,而应从至2010年代中期如何使债务额与GDP比稳定下降这一角度来考虑。这是为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而写进"经济财政运营基本方针"(骨太方针2006)以及"发展方向与战略"中的根本条件。在"经济财政运营基本方针"(骨太方针2006)中,就财政年度收入改革问题有如下的记述:"税制必须具备结构性持续性地实现(上述)中长期目标的体质"。因此,关于消费税改革今后应该从控制债务余额与GDP比扩大,确保一定的收支盈余这一观点展开讨论。

真正的生产率改革是"人才改革"

  另一方面,与健全财政并驾齐驱的经济增长战略,如果考虑到人口减少、低出生率和老龄化社会等带来的劳动供给减少,那么,提高经济整体的生产率就会成为生产率改革的核心。在经济咨询会议上的讨论中,生产率改革被列为七大改革之一,但是从所有的改革最终都会影响经济增长这一点来考虑的话,应该将生产率改革看作各项改革的"组合"。

  但是,人们切忌抱有这样的幻想,以为可以像完全的计划经济那样,政府使用特定的政策手段随意操纵民间部门的生产率。首先应该明确认识到,生产率改革主要是靠民间部门来承担的,使"没有生产率的提高就没有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才才是提高生产率的根本"等认识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官民同心协力,努力提高人才资源(生产率),并以此为机运,迈出生产率改革的第一步。

  在此基础上,政府对生产率改革的作用是:第一,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为使民间部门能够安心开展生产率改革,政府要进行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运营。第二,政府要在民间部门无法做到的制度性基础设施的建立(充实强化知识产权制度、税制等)、促进产学官之间的各种合作(大学改革等)等方面支援民间部门的生产率改革。第三,最重要的是实现从低效生产部门向高效生产部门的合理的资源配置(产业和企业重组、劳动移动、资金配置等),彻底清除或放宽阻碍创新发展的规章制度("瓶颈")。其中,关键是以劳资自治为基础,使自律性和多样性的工作方式成为可能(由"集权化"向"分权化"转变),设计提高劳动市场质量和效率(甚至是提高劳方谈判能力)的综合性"劳动市场制度改革"。经济产业研究所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正在准备启动新的研究项目。因此,称真正的生产率改革为"人才改革"并不过分,我们期待今年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才改革元年"。

2007年1月5日

2007年2月1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