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3天连续贬值政策的意义:是经济刺激政策还是其他?

伊藤宏之
客座研究员

  人民币上周连续3天贬值,一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8月11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基准值"突然下调了将近2%,接下来的12日和13日也继续下调,3天共计下调了4.6%。由于此次下调措施的规模超出了市场预期,日经平均股价仅在11至12日的两天里就下跌了400日元以上。本次下调措施首先反映了中国经济减速比预想更严重,而且一般认为中国当局旨在通过大幅贬值来恢复出口竞争力,刺激经济上扬。

此次人民币贬值政策的意义

  为了理解今后中国经济的动向,笔者尝试整理一下此次人民币贬值政策所具有的意义。

  首先,日本的大众传媒倾向于过分夸大汇率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在贸易中实际签署了交易合同后,商品最快也需要3个月,通常需要更长时间,6个月才能交货或接货。也就是说,现在的汇率对实际贸易产生影响是在3–6个月以后(即所谓"J曲线效应"),所以正如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所说:"通过下调人民币汇率10%来刺激出口的看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中国政府作为积极的经济刺激政策大幅下调人民币汇率,恐怕并非出于本意。况且可以预计,中国政府引导人民币贬值,必然引起其他新兴工业国跟进,也就是各国都想通过本国货币贬值争得市场,其结果人民币汇率低于其他新兴工业国的状态不会长久持续。实际上本次人民币刚一贬值,韩元和印尼卢比也立即大幅贬值,人民币贬值促进出口增长的效果已经相当有限。

  货币具有国家经济一低迷就贬值的倾向。而且如果考虑到前述时间差,那么在预测到将来经济低迷的情况下,货币也会出现贬值的倾向。但是中国人民银行每天都干预人民币汇率,因此所谓(政府决定的)"基准汇率"实际上未必即时反映了中国经济状况。一般认为,实际上自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疲软以后,"基准汇率"依然高于市场的实际汇率,没有充分反映出今后中国经济将面临的疲软,因此本次下调汇率是中国政府为了使"基准汇率"更能反映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现实(即中国在最近的将来可能出现经济疲软),修正了汇率,使其更接近实际汇率,这种解释才最能令人信服。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干预使汇率更接近市场的正确汇率。

  不过,恐怕谁也不曾料到会连续3天下调汇率。正如各种议论一样,这显示出中国政府(主动?)承认经济状况比想象的更糟。据说第1天下调时中国政府就承认经济疲软,3天连续下调足见中国政府相当焦虑。对于世界第2经济大国的"焦虑",各国股市敏感地做出了反应。

  那么3天连续引导人民贬值的政策与今后中国的金融自由化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是否相容呢?尤其是最近中国强烈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把人民币放进"特别提款权"(SDR:金融等危机时,外汇短缺的成员国可以提取紧急资金的虚拟货币)的货币篮子,探索人民币如何成为与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并列的主要货币。讨论的结果认为,正因如此中国政府应尽量避免干预金融市场,进一步推进市场自由化,人民银行和中共领导层也基本上决定走这条路线。

  在这一背景下,对于本次人民币汇率下调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认为"背离了自由化的潮流",另一种则认为"虽然政府进行了干预,但汇率接近了实际价格,所以并没有背离自由化的潮流"。

  第2种意见恐怕难以获得认同。这是因为,中国政府称本次下调只不过是因改变了计算方法带来的变化,但是"基准汇率"是怎样算出的?在多大规模上进行了干预?这些信息都没有公开,而且估计今后也不会公开。

关注今后的动向—经济刺激显现效果还是资金外流

  有议论指出,早在此次下调之前就有富裕阶层的巨额资金从中国外流。人民币贬值就意味着用1元人民币兑换的美元减少,所以3天连续贬值使许多富裕阶层认为:"估计今后人民币还会贬值,应在进一步贬值之前兑换成美元"。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资金外流正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自由化政策,放宽了向国外汇款和向国外投资的限制。因此,今后为了阻止或减少资金外流,可能再次对资本实施限制。不过对于这种资本限制可以有许多逃避方法。实际上在放宽向国外汇款和向国外投资之前,可以利用被称为发票错误(miss invoice)的、与实际贸易商品金额不同的发票钻空子,向国外汇款或投资。因此,即使中国政府阻止资金外流,也很难止住。

  其结果问题就在于,人民币贬值带来的(一定程度的)经济刺激效果和今后可能发生的资金外流哪一方胜出。或许此次人民币下调超出预想地促进出口回升,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经济刺激效果。或者发生资本外流严重、国内金融机构筹资陷入困境的事态。究竟如何还需要再观察一段时间。

  有一个令人担忧的情况是,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点通货紧缩的征兆,消费者物价指数也低于政府目标值(截至7月份,与去年同月比上涨1.6%,政府目标为3%),工业产品批发物价指数7月上涨5.4%,也低于去年7月。假如经济衰退与通货紧缩同时发生,就会像日本1990年代一样非常棘手。今后的动向值得关注。

2015年9月7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