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元升值与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关于"日元过度升值"

森川正之
理事、副所长

  日元对美元汇率从去年夏季以来低于80日元的水平已经成为常态,对欧元也保持在100日元左右的水平。日元升值与高法人税率、电力短缺等同为造成日本企业经营环境恶化的“六重苦”之一,过度的日元升值导致制造业加速向海外转移和国内产业空心化,令人忧虑。在这种情况下,有不少意见认为,为了在克服通货紧缩的同时改变日元升值,需要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

对日元升值的看法存在分歧

  关于现在的日元汇率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产业界和政策业务人员的看法与经济学家的评价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例如,经济团体联合会认为:“日元已经在历史性高值区间浮动”,“对于现在的日元汇率水平,就连拥有国际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优势的产业群也极难找出对策”(经济团体联合会“增长战略2011”)。经济产业省也在产业结构审议会的报告中敲响了警钟:“如果现在的日元汇率水平一直持续,就会招致包括材料制造业在内的整个供应链向海外转移的‘连根空心化’”。

  对此,有不少经济学家的评估认为,从反映物价上涨率的差距和贸易伙伴国比重的实际有效汇率来看,现在的日元汇率还不能说是过度升值。不可否定,从日本银行公布的日元实际有效汇率来看,被称为“日元超高值”的1995年4月比现在高30%多,2000年代初也比现在高20%左右。与过去20年的平均值比较,现在处于同等程度或稍低水平(注1)。

  在评估产业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时,应看实际汇率而不是名义汇率,而且,不能只看两国间汇率,应看与多数贸易伙伴国货币之间的加权平均值的实际有效汇率。但是,汇率是不是“日元升值”,不仅要与过去的水平比较,还需要根据与“均衡汇率”的关系进行评估(注2)。在RIETI的研究成果中,Sato et al.(2001)发展了Yoshikawa(1990)从生产率上升率的视角推算日元对美元均衡汇率的方法,推算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均衡汇率,推算结果显示,现实的人民币比均衡汇率低估了60%以上。这个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评估人民币与日元的关系,但是鉴于中国是占日本进出口20%左右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所以日元均衡汇率有可能过低(即现实的日元汇率过度升值)。

交易条件与汇率

  实际汇率与交易条件(出口价格、进口价格)有密切关系。在只考虑贸易商品的最单纯的二物资模型中,实际汇率与交易条件在定义上等同(小宫、森川,1995)。也就是说,交易条件也是从实际汇率的国际竞争力来判断偏离均衡水平的一个参考标准(注3)。下图把根据日本银行的进出口物价指数计算的交易条件与实际有效汇率进行了排列对照。纵坐标上方为日元升值,下方为日元贬值。

实际有效汇率与交易条件
实际有效汇率与交易条件

  从上图可以明显地看出,近年来的交易条件日趋恶化,均衡汇率将呈持续日元贬值趋势。交易条件和实际有效汇率都是与基准年相关的指数,所以不能对两者的绝对水平进行单纯比较,但是在图中,实际有效汇率越高于交易条件,越说明现实的日元汇率高于均衡水平。1995年的汇率大幅度偏离交易条件,日元过度升值,但雷曼危机以后的偏离幅度更大。作为参考,用交易条件除实际有效汇率得出的数字用虚线表示,可以看出,与交易条件相比,最近的日元升值程度为历史最大(注4)。这一情况说明近年来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下降的倾向,日元升值幅度远远大于贸易商品产业的实力,产业界和政策业务人员对最近日元升值的看法没有错(注5)。

如何应对?

  这种实际有效汇率与交易条件大幅度偏离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可以分为三个:(1)受世界范围的金融动荡等影响,现实的日元汇率高于均衡水平;(2)由于初级产品价格上升,进口物价与日元升值相比没有下降;(3)虽然日元升值,出口物价却呈大幅度下降倾向,或上述各项的组合。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采取哪些对策呢?可选择下述两项中之一:(1)改变日元升值,接近反映竞争力的水平;(2)改善交易条件,缩小与现实汇率的偏离(注6)。

  但是,以大幅度改变汇率水平为目的的政府干预必须做好受到国际社会批评的思想准备,而且对汇率市场的干预很难大幅度改变中长期的汇率水平。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可以引导名义上的货币贬值,但有没有降低实际汇率的效果取决于对物价与汇率的效果大小。不过,假如现在的日元汇率存在大幅度不均衡,就有可能不受政策左右,在某一时点发生急剧贬值。

  另一方面,为了改善交易条件,一个方法是从进口方面,利用日元升值的优势降低进口商品价格,或者通过节能和节约资源来减少(或替代)价格上涨的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比重。另一个方法是通过努力提高世界需求的收入弹性值高的商品出口比重,提高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与基本经济指标相关的整体性对策。

2012年10月23日
脚注
  1. ^ 在RIETI以教职研究员伊藤隆敏和小川英治为中心的研究课题组制作并公布了各产业分别的实际实效汇率(http://www.rieti.go.jp/users/eeri/cn/index.html)。不过,覆盖范围为2005年以后,因此本文采用了日本银行的数据。
  2. ^ 关于“均衡汇率”的概念和测算的优秀调查论文有:吉川(1999)、Driver et al.(2004)。
  3. ^ 不过,贸易商品和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化也会对使用一般物价指数测算的实际汇率产生影响(请参看小宫、森川,1995;吉川,1999)。
  4. ^ 这个比例的绝对值因采取不同的基准年而异,但即使改变基准年,最近的数字相对日元升值这一结果不变。
  5. ^ 《贸易白皮书(2012年版)》也表明,2009年以后,日元升值与贸易条件的恶化同时发生。
  6. ^ 另外,通过提高日本服务产业的生产率来降低非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使实际有效汇率与交易条件同步下降的方法,在理论上也可以成立。不过,这种方法属于测算实际汇率的问题,而非恢复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参考文献
  • Driver, Rebecca L. and Peter F. Westaway (2004), "Concepts of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s," Bank of England Working Paper, No. 248.
  • 经济产业省(2012),《贸易白皮书(2012年版)》。
  • 小宫隆太郎、森川正之(1995),“汇率怎样决定”,通商产业研究所Discussion Paper, #95-DOJ-58.
  • Sato, Kiyotaka, Junko Shimizu, Nagendra Shrestha, and Zhaoyong Zhang (2010), "New Estimates of the Equilibrium Exchange Rate: The case for the Chinese renminbi,"(英文) RIETI Discussion Paper, 10-E-045.
  • Yoshikawa, Hiroshi (1990), "On the Equilibrium Yen-Dollar Rat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0, No. 3, pp. 576-583.
  • 吉川洋(1999),“均衡汇率”, 《金融评论》,第48号,pp.1-12。

2012年10月23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