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需要提高速度

滨口伸明
项目研究主任、教职研究员

重建生活必须确保就业机会

  在受到海啸袭击的沿海灾区,幸存下来的人们的生活基础遭到破坏,如何重建今后能够安居乐业的生活基础成为重大的课题。这其中包括,向高地迁居、建设防波堤、垫高下沉的地基等很多土木工程,同时,为灾后重建还必须做好确保就业机会等经济方面的工作。即使作为存量的居住环境得以恢复,但如果失去了作为流量的收入源泉也无法生活。

  然而,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解决。多数灾区在地震前以水产业为主要产业,考虑到这些地区处于老龄化和后继人员不足等结构性变化之中,正如人们经常指出的那样,恢复并不意味着实现长期性可持续发展,复兴还需要创造性。从阪神淡路大地震后的经验来看,在受灾较轻的大阪工作的人大多住在神户东部和阪神之间,与处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下的人造革鞋制造等中小企业集中的神户西部相比,地震后复兴的差距显而易见。此次东日本地震后复兴的困难出现在非常广阔的地区。

全面复兴与复兴速度的矛盾

  水产业不只是出海打鱼,还是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相关产业的产业群。不仅需要负责维修渔船的造船厂和五金厂、提供出海打鱼所需的冰和渔具的企业,而且还需要将打捞的鱼流通到市场的中间商以及收购无法在市场上流通的规格外产品的加工厂家,这样鱼市场才能够成立。除此之外,还有面向旅游者提供当地水产品的旅游服务。

  在此之前经常受到海啸袭击的三陆沿海地区有"海啸来时自顾自"的传统,这是指遇到海啸时不必管家人是否安全,每个人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各自避难,这样才能有更多的生命得救。但是,就复兴而言,"自顾自"则不能发挥作用,需要将分散于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各种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一起努力。在这方面,政府政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们亲身经历了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威胁,自然会考虑为防备将来的危险,在灾区建造坚实牢固万无一失的建筑物。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倾听当地居民要求速度的意见。越坚实牢固越需要成本与时间,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

充分利用民间活力实现复兴

  水产业兴旺的某灾区政府的行政官员对我说,灾区出现了"期盼复兴却无法复兴"的情况。灾区受海啸的袭击,不仅渔船、渔具被冲走,港口设施和加工厂遭到破坏,而且地震造成地基沉降的影响依然存在,满潮时会大面积浸水,受灾严重。由于需要垫高沉降的地基,受灾企业的重建需要负担巨额费用。向迄今一直为地方就业做出贡献的当地中小企业提供比现有制度更为深入的支援,比提供生活保障和失业救济等消费方面的支援更有助于长期维护地方社会。然而,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第一产业相比,一般难以预想工商业企业如此大规模地集体性遭遇灾害,所以不得不承认,对工商业企业的援助制度相对贫乏。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建设放心、安全的城市,建造比以往更坚固的防波堤,垫高整个地区的地基,为推进街区规划,实施建筑限制,禁止无序开发。为此,即使有企业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设备投资,也会由于如果与地方规划有出入,投资就会打水漂,所以只能袖手观望。地方政府虽然能够理解企业的这种心情,但是由于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援的规模与日程不明确,因而无法执行规划,人们期待政府尽快落实支援计划。对于因地震造成行政功能下降的地方政府,不仅在资金方面,还需要人力方面的支援。

  在这种情况下,震后瓦砾立即得到清除的地区,至今一直处于空闲状态,这种景象似乎象征了企业无奈的焦虑。如果由于过度重视万全之策,却导致了行动过于迟缓,就有可能使不依靠政府援助也能够重建的企业也丧失重建的机会。由于水产业存在地区间的竞争,因此一旦复兴滞后,其他地区的同类产业就有可能发展起来。如果不能保障员工在停业期间的生活,还有可能引发人口外流,老年人也有可能放弃重建。即使花费大量时间建设坚固的建筑物,如果产业出现了空洞化,这一地区的复兴就会变得更困难。

  复兴政策是一个重视坚固性的长期规划,同时,还需要考虑面临这种情况的灾区群众的焦虑。灾区已经丧失了过多的宝贵财富。但是,访问灾区时,民间企业的活力随处可见,希望政府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种活力,加快支援速度,进而为使贴近灾区群众热情投身复兴工作的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能够充分开展活动,应该果断地向地方移交权限,地方各部门团结一致保护就业。

2011年10月25日

相关活动

RIETI于下述日程召开有关东日本大地震的研讨会

2011年10月25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