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增长战略转向复兴蓝图

宫川努
教职研究员

  首先,向在东日本大震灾中遇难的人们表示深切的哀悼,并对所有受灾的人们致以衷心的慰问,同时,向所有至今仍在为重建灾区而努力的人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笔者迄今一直在研究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萧条的原因,摸索进入新增长轨道的对策,此次大地震对于笔者来说是一个冲击极大的事件。由于此次大地震,迫使对近十几年来围绕日本经济的讨论做出大幅度修改。从另一方面来看,由于此次大地震,迄今日本经济所面临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在此,笔者将讨论震灾后的复兴过程中,以往讨论过的议题,哪些应该继续讨论,哪些部分需要重新思考。

增长战略的修改

  通过此次大地震,我们发现现在已经不能按照震灾前的情况继续思考日本经济。也就是说,即使由于努力重建灾区,使日本国内的民间设备和社会资本回流,也不能保证经济整体活动恢复到震灾前的路线上。由于此次震灾这样的历史性事件,经济发展道路将会走上与以往不同的路线,在经济学上,借用自然科学术语,把这种情况称之为滞后效应(hysteresis)。

  可以认为,本次这种滞后效应将发生在三个领域。第一是对以东北地区为中心的汽车零部件和电子零部件的影响。对这个领域的需求今后将从日本向中国、韩国和台湾等竞争对手国家转移,即使东北地区的生产设备恢复正常,这些需求也有可能不再回到日本。

  第二个问题是对日本技术力量的信用下降,这有可能导致第一个问题更加严重。此次福岛核电站的事故,虽然至今仍有许多人不顾危险,为排除事故而努力,但是可以预料,以往日本产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技术力量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我本人认为,日本每个产业的技术都具有非常高的水平,但是关于把这些技术综合到一起的系统、组织和人才,从地震前就有疑问。在去年出台的新增长战略中,提出了向海外推销核电站和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设备的目标。这些基础设施设备不仅需要每个设备的技术水平,而且需要连接这些技术的能力。然而由于此次事故,要想恢复对管理这种巨大设施的能力的信任,估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第三个问题是国外对放射性物质扩散的负面评价,这种评价虽然受谣传打击的因素很大,但是要想完全消除这种因素大概需要时间。为此,在新增长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的旅游产业将受到极大影响。不仅如此,日本曾经要从国外积极招募的高级人才也有可能不再选择日本。

应制定复兴蓝图

  此次震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最大国难,在这时我想起了下村治博士发挥的作用。众所周知,下村博士相信日本国民的力量,最早提出了从战后复兴到高速经济增长期的指导方针"收入倍增计划"。现在日本需要的正是像"收入倍增计划"这样的蓝图,用以替代迄今的增长战略。另一方面,下村博士在石油危机时又突然转变主张,提出了"零经济增长论"。下村博士转变主张的真意不太清楚,不过从竹内宏先生的回忆录《经济学家们的荣光与挫折》(东洋经济新报社,2008年)来看,下村博士认为,在高速经济增长期结束前后,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能源制约将限制日本的经济增长。如果现在要制定震后复兴蓝图的话,就需要在相信日本国民的潜力的同时,考虑到石油危机时的制约条件和前面论述过的滞后效应。

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创新

  日本战后实现了复兴,又克服了石油危机,但是现在,产业结构与日本相似的竞争对手中国和韩国正在高速增长,使日本从危机中复兴变得更加艰难。从前面说的滞后效应也可以明确看出,由于此次震灾,即使是以往日本具有优势、今后也可以期待增长的产业也陷入了困难的局面。此时,我们需要做好思想准备,构筑像IT革命那样在真正的意义上创造创新的土壤。

  如何实现了像IT革命这样的创新呢?关于这个问题,迄今经济产业研究所也一直进行了许多分析。我们的研究从2007年度开始实施,我们认为,不仅单纯地积累和增加研究开发费用,而且人才培养和企业组织等更为广泛的环境(我们把这些总称为无形资产)对近年的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经济落后于像近年IT革命这样的创新,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显示出了日本式的人才培养和企业组织等存在局限。从根本上说,所谓创新就是指把以往认为是"预想外"的事物作为"预想内"的事物予以实现。泡沫经济破灭后,在很多时候可以听到"预想外"这句话,这种情况本身就象征着日本社会陷入了墨守成规的形式,没有开展积极的创新。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讨论这个问题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以此次震灾为转折点,为实现大规模的创新改编企业组织,修改培养人才的方法和雇用制度,评估技术等无形资产,并对向评估提供资金的金融制度结构积极采取措施。

  地震前,日本足球队在亚洲足球杯赛获得冠军,给日本国民带来了巨大鼓舞,这个优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取得的。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地组建了植根于当地的俱乐部足球队,通过独自的培养体制,打造了各具特色的选手,然后通过与各国足球队展开竞争,学习战术,最后才取得了优胜战果。从原来的日本职业体育比赛框架来看,这些一点一滴都是革新性的尝试,因此,在经济领域也应该能够做到。真正的复兴需要的是为制定下一代创新的远景规划。

2011年4月8日

2011年4月8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