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统计工作大有作为之时——大地震后复兴的第一步

宇南山卓
RIETI教职研究员

  东日本遭受大地震重创已过去了三个星期,死者和失踪者超过两万人,灾害的全貌至今仍无法掌握。而且,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依然前景不明,事态还在继续发展。考虑到不得不在避难所生活的灾民的状况和被供电不足困扰的地区经济,从现在起就应该进入对震灾后复兴问题进行探讨的阶段。

  在此,笔者认为,政府在制定复兴政策方案之前应立即着手的课题是切实实施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既不能直接援助灾民的生活,也没有降低核辐射的效果,从表面上看,似乎不是什么长远的政策,也不是紧迫的政策。然而,正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才真正需要统计,平时政府统计的意义将受到考验。

非常时期更需要进行有理有据的决策(evidence based policy)

  近年来,基于实证性证据制定政策,即evidence based policy这一概念得到提倡。政府的政策会对国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基于客观证据进行政策决策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在现实中,重要的政策却经常以“经验、直觉和胆量”来决定。尤其是发生像此次大地震这样的紧急事态时,由于需要迅速决定,因此往往会助长忽视实证性证据进行决策的倾向,似乎需要实证性证据只是在“平时”的决策之中。

  但是如果是在平时,无意识之中会在日常业务中积累许多经验,在以往政策的延长线上做出的决策弊端较小。与此相比,像大地震这样在本质上发生“结构变化”的非常时期,平时的经验基本上无法发挥作用。为了在发生史无前例的事态时做出正确决策,实证性根据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需要什么样的实证性根据呢?此次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由于从地震到海啸有一定的时间差,因此惨状通过电视屏幕同步报道。此外,由于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很多悲惨的情节传播比以往的灾害更加强烈。这些通过情节传递的信息能不能成为决定政策的根据呢?

  答案是否定的。政府所需要的是全面掌握整体状况的客观性和定量性的根据,不是个别情节。个别情节可以通过展示悲惨的状况,提高人们对震灾后复兴的关注,具有增加人力和资金援助的效应。但是,为制定灾后复兴政策,重要的是俯瞰整体状况的信息,能够提供这种信息的只能是“统计”。统计调查是灾后复兴对策的第一步。

复兴的课题与证据

  在这里,笔者列举在复兴时特别需要基于证据制定政策的两个课题。一个是援助复兴的地区性分配,另一个是计划停电的问题。下面论述为什么证据非常重要。

  与阪神淡路大地震相比,此次大地震的受灾地区非常广泛,在各地区间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复兴预算,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灾区的“重建”应置于当前对策的中心位置,政策上的选择余地很少。但是,进入下一个“复兴”阶段时,根据受灾状况和震灾后东日本地区的总体设计,政府将面临多种选择。

  援助地区复兴的分配,将左右受援地区的未来,应根据受灾程度的轻重和该地区总体设计的定位来决定分配。即便发生错误,也不应以媒体报道的关注程度或当地政治家的影响力来决定。因海啸遭受毁灭性灾害的陆前高田市、气仙沼市和南三陆町等地的灾情引人注目,但是还有很多地区虽然遭受严重的灾害,却连灾情的实际状况都还不甚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要想公平而有效地援助复兴地区,就需要尽快掌握灾害的全貌。

  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时,为了复兴,在震灾发生大约40天后,做出了1994年度第二次补充预算;在四个月后,又做出了1995年度第一次补充预算。如果对此次震灾也按照同样的日程做预算的话,为掌握人员和物资上的灾害全貌所容许的时间最多也只有三个月左右。然而三个星期已经过去了,连死伤人数都无法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着手调查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基于证据制定政策所需要的另一个课题是东京电力公司在管辖地区实施的所谓计划停电。计划停电的第一天,铁路也受停电的影响出现了严重混乱。到现在,计划停电地区不明确等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大障碍。

  现行的计划停电,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际上的“分摊制度”。不管有无必要,一律停止供电,是一个效率既差又不公平的措施。作为非常时期的紧急措施虽然是迫不得已,但进入夏季以后,如果供电还不能回复正常,那就需要引进价格机制作为替代措施。也就是说,对于用电高峰时间或超出一定限度的用电量,设定相对较高的价格,用电量本身由用户自由决定,这是一种对电力总需求进行控制的方法,既可以向“多支付电费也无妨”的经济主体,即“需要使用较多电力”的主体供应电力,又可以促进自愿节约用电,从这一点上来说,是一个比分摊制度更优越的机制。但是另一方面,对于医院和贫困阶层等来说,由于电费涨价,将被迫承受沉重的负担,因此在预算分配上需要予以兼顾。

  要想合理地运用这种价格机制,必须根据数据进行考察。从根本上说,如果不能掌握电力需求的价格弹性,即价格提高多少需求会减少多少,价格机制就无法发挥功能。而且,如果对因提高价格带来的负担进行补贴的话,还需要推算,与计划停电相比,医院和贫困阶层将会减少多少电力消费,换算成金钱时,其负担又是多少。

  通过观察在目前实施的计划停电的情况下企业和家庭收支的行为可以收集上述考察所需要的数据。而且,还可以有效利用以往的企业活动和家庭收支行为的数据。不过,在电力需求达到高峰的8月份之前必须解决这一问题,仅单纯收集数据是不充分的,在这个问题上也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继续进行现有调查

  如上所述,要想有效地计划灾后的复兴对策,必须完善统计。那么,统计的方法有哪些呢?笔者认为继续实施通常的统计调查十分重要。当然,要想掌握灾害的状况,需要进行与通常的统计不同的调查。不过,在除此之外的几乎所有局面下,不间断地继续实施逐月逐年的经常性调查是非常有效的。

  具体来说,生产动态统计、家庭收支调查、劳动力调查、每月劳动统计等逐月数据,从快速估算的观点来看是非常重要的统计。另外,对健康状态进行调查的国民生活基础调查,虽然是逐年统计,但从中长期来看将越来越重要。这些调查需要投入比平时更多的人员和预算。

  继续实施通常的统计调查有三个好处。第一是已经建立了调查体制。如上所述,如果考虑到在这几个月里必须得出一定的结果,那么策划并实施新的调查是不现实的,不如通过重点支持以遭到巨大灾害的市町村等为实施主体的调查,来维持现有的统计体系更有效。

  第二是由于可以与通常时期进行比较,能够更明确地了解震灾的影响。只有非常时期的特别调查,无法掌握什么情况发生了多少“变化”。因此在非常时期继续实施通常的调查项目才更有意义。

  第三是统计之间的互补性。通过以往的积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统计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效利用这些关系,可以通过互补性统计掌握日本整体的情况,并通过反算,从中排除灾区以外的状况,从而掌握灾区的状况。如果存在完全无法调查的地区,就需要将这种方法作为次佳方法。要想实施这种方法,前提是在重灾区以外的地区尽量按照通常的方式进行调查。

  如果现在不对目前的状况进行调查,就会永远失去记录的机会。没有统计而制定复兴政策,就意味着蒙上眼睛与灾害做斗争。为了震后重建家园的人们,为了让此次悲剧成为后人制定政策的参考,笔者期待政府积极展开统计工作。

  最后,笔者对在此次地震中受灾的人们表示深切的慰问。

2011年3月30日

2011年3月30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