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人才资源管理与生产率

森川正之
RIETI副所长

工会组织率的下降趋向

  当前,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总需求缩减,就业形势持续恶化,对提高生产率的关注有所下降。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在低生育率老龄化和人口减少日渐严重的情况下,提高生产率成为重要的课题。今后随着经济复苏,预计将再次成为经济政策的焦点之一。下面想论述一下工会和人才资源管理与生产率的关系,包括笔者进行的实证研究。

  各企业分别组织工会与长期雇用常规、按工龄涨工资同样,曾经是所谓日本式雇用常规的特征之一。在高速经济增长时期,工会也参加了以制造业为中心展开的“生产率运动”,通过劳资合作为提高生产率做出了努力。最近,工会的代表作为核心成员参加了“服务产业生产率运动”。

  另一方面,日本的工会组织率直线下降,战后高峰时曾经超过50%的组织率,在2008年下降至18.1%(厚生劳动省《工会基础调查》)。不仅日本,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主要国家的工会组织率也都在下降。

工会与企业的生产率

  工会与生产率的关系一直是劳动经济学和劳资关系研究的专家们关注的课题,无论国内外都有很多先行研究。工会通过集中反映劳动者的声音,可能使与经营决策者和管理层的沟通得以顺利进行,并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但是另一方面,有意见指出,工会还有垄断性的一面,有可能给生产率带来负面影响。从众多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欧美各国的工会给生产率带来的效果包括正值和负值,具有相当大的幅度,无关或较小的正面效果是目前学者们的暂时共识(注1)。特别是在美国,与工会对提高工资的效果相比,对生产率的效果极小。其结果,可以认为对企业的收益性具有负面影响。

  在日本也有几个关于工会的生产率效果的实证研究,但是包括正值和负值在内,结果都不一样。日本的研究基本上全部分析对象都只限于制造业,企业样本数量较少,几乎没有使用按附加价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进行的分析,作为利用企业数据的研究存在局限。而且,多数研究虽然分析了工会对生产率“水平的效果”,但没有涉及生产率的“增长”。

  鉴于这种情况,森川(2008)使用覆盖了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众多企业数据,分析了工会的影响力与生产率的关系(注2)。分析本身很简单,在对企业规模和行业等进行了调整的基础上,对有工会的企业和没有工会的企业的生产率差异进行了测算。从分析结果来看,与美国的先行研究不同,工会的存在对该企业的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和增长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正面效果,其影响规模之大不可忽视,对生产率水平达10~20%,对生产率增长率为年率0.5%左右(见图1)。

图1:工会对生产率水平的效果(2004年)
图1:工会对生产率水平的效果(2004年)

  另一方面,有工会的企业与没有工会的企业相比,总员工人数的减少率较大,其大部分都不是全时劳动者,而是由于短时劳动者人数的变化率不同(见图2)。顺便说一下,根据《工会基础调查》,2008年的短时劳动者的工会组织率为5.0%,虽然比2005年的3.3%有所增加,但绝对水平非常低。日本的工会还没有能够实现带动急速增加的非正式劳动者一起提高生产率。各企业的工会今后如何与以短时劳动者为主的非正式劳动者建立关系,与怎样使提高日本经济的增长力和纠正贫富差距共立并存密切相关。

图2:工会与雇用变化(1998~2004年)
图2:工会与雇用变化(1998~2004年)

人才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人才的质量和积极性对组织的生产率具有决定性意义。最近在微观层面对生产率的研究焦点,正在从测算研究开发和对IT投资的生产率效果进一步深入,转向其背后的公司治理和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体系。也就是说,对激励机制的报酬、企业内部训练、团队组成、灵活的业务分配等各种人才资源管理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研究变得活跃起来,众多的研究显示出,良好的人才资源管理对生产率具有正面效果。

  以上介绍的笔者的分析,由于不包括工会之外的有关劳资关系的信息,因此,不能排除有工会的企业同时也实施出色的人才资源管理,所以提高了生产率的可能性。如果属于这种情况,那么工会的存在可能成为良好的人事管理的代理变量。在这方面,由于现有的统计数据不充分,进行分析会受到局限,所以需要在综合问卷调查和采访信息等方法上下功夫。RIETI的“日本的无形资产研究”计划正在进行考虑到这些要素的调查,期待今后出成果。

  在这一层面,作为当前的论点,可以举出工作生活平衡(WLB: Work Life Balance)与生产率的关系。Bloom and Van Reenen(2006)根据以美国、法国、德国、英国的企业为对象的调查研究,对这一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出,虽然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与高生产率之间具有非偶然的正值关系,但是对“经营质量”整体进行了调整后,工作生活平衡与生产率的关系消失了。该研究进一步论述道,虽然没有多少根据可以从政策上强行要求企业引进工作生活平衡,但是从企业的立场来看,工作生活平衡与生产率之间没有负值关系,因此工作生活平衡的成本可以得到肯定(注3)。特别是在考虑女性劳动者的比例较高的服务产业如何提高生产率时,工作生活平衡是重要的研究课题。RIETI的“工作生活平衡措施的国际比较与日本企业的课题”研究计划,正在进行国际比较调查等,对这个问题积极地展开了研究。

2009年10月13日
脚注
  • (注1)Hirsch, Barry, T. (2008), "Sluggish Institutions in a Dynamic World: Can Unions and Industrial Competition Coexist?"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22, No. 1, pp. 153-176.
  • (注2)森川正之(2008),“日本的工会与生产率”,RIETI Discussion Paper, 08-J-030.
  • (注3)Bloom, Nick and John Van Reenen (2006), "Management Practices, Work-Life Balance, and Productivity: A Review of Some Recent Evidence,"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 22, No. 4, pp. 457-482.

2009年10月13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