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数据库的开发与全球化的研究

松浦寿幸
经济产业研究所 研究员

微观数据带来的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在社会科学中,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中获益最大的领域之一便是使用统计数据的实证经济研究(应用计量经济学领域)。过去,一说到经济统计分析,人们便想到在宏观经济中非常熟悉的使用GDP及物价指数、失业率等以一国全体为对象的年度统计数据,制成图表,计算简单的统计量,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但是,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达,采用大规模数据进行分析也变得很容易,分析内容也日趋先进。具体来说,不是利用像失业率那样的一国整体的宏观数值,而是利用以家庭及个人、企业及工厂为对象的微观数据进行的分析在不断增多,最近在白皮书中也介绍了以对数万件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为基础的研究成果。

  这种趋势毋宁说在欧美的进展更为显著,举例来说,在1994年—1997年之间,美国的八大经济学杂志刊登的应用计量经济研究之中,使用微观数据的论文达到了42%。此外,最近,不是使用某一时间点上的数据,而是使用在一段时间中对个别的家庭、个人、企业、工厂进行追踪的面版数据进行的研究不断增加(注1)。这是由于,欧美国家通过政府机构与研究者的合作,微观数据不断得到完善,进一步利用政府统计的个体数据体制也得到不断充实。在日本,经过向政府申请统计数据的目的外利用而进行使用微观数据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注2)。但是,由于进行统计调查的政府机构以公布合计数据为目的,按照时序对微观数据(个体数据)进行接续的完善面版数据的工作还比较落后(注3)。因此,得到允许利用个体数据的研究人员不得不自己制成面版数据。出于这种现状,经济产业研究所通过与国际经济学及产业组织领域的研究人员合作,积累了利用政府微观统计数据个体数据制成面版数据的知识,研究人员不再为整理数据所困扰,完善分析工作(微观数据计量分析计划(注4))的环境得到了改善。在本专栏中,将对其概要以及利用已经完成的数据组进行研究的事例进行介绍。

政府统计个体数据的相互关联

  举例来说,如果想要调查海外生产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影响,就需要对海外生产值增加的企业在国内的生产值和员工数量以及生产率的变化进行调查。但是,在日本,即便能够接触到政府统计的个体数据,但是由于制作对该题目进行分析所需要的配套数据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所以迄今为止这项工作几乎无人问津。也就是说,根据关于海外生产的"海外业务活动基本调查"、关于国内生产的"工业统计"以及关于出口和企业层面上的销售与员工数等的"企业活动基本调查"等三个不同的统计进行调查,政府统计部门还没有对各统计数据进行核对。因此,我们在很多研究人员的协助下,制作了使这三个统计链接在一起的企业、事业所编号对照表,完成了图1所示的配套数据。接下来,我们将制成能够在时间序列中对各个企业、事业所、海外所在地法人进行追踪的对固有编号进行分配的面版数据。通过这套数据,可以掌握日本企业在世界上何地、何时生产了何种产品。通过上述研究环境的完善,推动了新研究的进展。在这里将介绍两个与笔者有关的研究事例。

图1

研究事例(1):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企业在国内的业务重组与生产率

  众所周知,与国内企业相比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企业生产率水平要高一些,生产率的增长率也要快一些,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由于国内部门的重建而实现的吗?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将事业所(工厂)层级的数据与海外开展业务的状况等企业层级的数据接续起来的成套数据就非常有用。在笔者与元桥一之教授(RIETI教职研究员,东京大学)、藤泽三宝子女士(原RIETI研究助手,现总务省)所做的共同研究(注5)中,使用将事业所数据与企业数据结合在一起的面版数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答。在这里,将企业生产率提高的源泉分为生产工程的高效化(事业所层级的生产率变化)和业务部门的重组(事业所的新设、废止、业务转换)等两类。如果通过重建而推进了效率的提高,那么后者做出的贡献当然就会很大。因此如果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对此进行比较,那么就可以知道对于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企业来说,前者的增长给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更大的效果。在海外开展业务的企业一般来说是因为舍弃了国内的雇用而改善经营的,但在使用统计数据进行验证的范围内,这一效果只不过是一部分而已。

研究事例(2):日资海外所在地法人本地化的决定性因素

  一些人批评日本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对技术转移漠不关心,对"本地化"持消极态度。人们常常指出,日本企业大多从总公司那里采购原料,而且在录用所在地员工方面持消极态度等,但真实情况果真如此吗?另外,如果在"本地化"中存在地区差距和企业差距的话,那么这是由什么因素所导致的呢?

  在笔者与浦田秀次郎教授(RIETI教职研究员,早稻田大学)等进行的共同研究(注6)中,使用经济产业省根据"海外业务活动基本调查"制成的面版数据,着眼于各个日资海外现地法人的现地采购率的变化以及现地法人的负责人的国籍变化,对"本地化"的决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第一首先"本地化"的程度依赖于各个海外现地法人的性质。作为出口基地而设立的现地法人与以现地市场销售为目的的现地法人相比,来自日本的半成品采购率要高一些,负责人是日本人的比率也要高一些。其次,从时间上的变化来看,在亚洲等发展中国家,海外现地法人的开工年数越长,"本地化"就越能得到推进。这可以被解释为,对于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业务的企业来说,在开展业务的初期由于有关适当的人材和半成品交易的信息不够充分,因此依赖于来自日本的人材和零件的供给,但随着开工经验的增加与信息不足的消解,"本地化"就得到推进。在发展中国家,经常存在为了促进外资企业的"本地化"而在现地采购率及出资比率上设置限制的情况。但是,从我们的分析结果来看,更为重要的是要完善外资企业稳定从业的环境。

2007年6月19日
脚注

2007年6月19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