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别专栏:展望2013年的日本经济

实现经济复苏的心理学解决方案

关泽洋一
高级研究员

  对日本来说,2013年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是恢复经济。为使日本经济走上增长的轨道,必须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为了对解决这一重要课题贡献微薄之力,下面将提示经济衰退的心理学模型和摆脱经济衰退的心理学解决方案。

经济衰退的心理学模型

  下图显示的是经济衰退的心理学模型。这一模型的关键词是感情和思考。该图左上蓝线框内的部分表示根据对感情与决断之间的关系的心理学研究,不安和抑郁感情会引发悲观的想法。例如,许多研究显示,总是担心的人、偶然感到不安的人、心情抑郁的人与没有这些特质的人相比较,总是高估发生负面情况的风险,常常带有悲观情绪(箭头①)(注1)。该图的事例显示不安与抑郁会诱发“我会失业,不多存钱生活就没有着落”的想法。

图 经济衰退的心理学模型
图 经济衰退的心理学模型

  该图左下绿线框内的部分表示具有代表性的心理疗法之一——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框架“认知模型”。根据认知模型,人的思考时常产生所谓“认知的扭曲”,相信这一思考,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并采取不恰当的行为(注2)。在上图事例中,相信“我会失业,不多存钱生活就没有着落”这一悲观想法的人,会陷入不安(箭头②),采取减少消费来规避风险(箭头③)。在此,与该图左上蓝线框内的部分相反,表现的是思考诱发情绪。

  下面是大家熟知的经济学方面的话题。人们受不安、抑郁情绪的驱使减少消费,就会引起需求不足。在生产力充足的情况下,需求不足会引起经济衰退(箭头④)(注3)。经济衰退又会造成人们的不安和抑郁,产生消极悲观的想法(箭头⑤和箭头⑥)。陷入这种恶性循环,使经济衰退长期化。

摆脱经济衰退的心理学解决方案

  那么,实现经济复苏的心理学解决方案是什么呢?根据上述图表,可以考虑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某种方法减轻抑郁和不安,从而减少消极悲观的想法(阻止箭头①的倾向),二是通过减少消极悲观的想法,阻止这种想法引发消费欲望减退(阻止箭头③的倾向)。

  虽然尚不成熟,但随着临床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进步,已经可以不使用药物就能缓和抑郁、不安等情绪,减少消极悲观的想法。例如,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将消极情绪背后的思考方式改变为合理的思考方式,来减轻消极情绪,修正行为方式。通过活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技法,减轻相信“我会失业”这种悲观想法的程度,就可以减轻抑郁、不安的心理,阻止消费欲望的减退。(注4

  认知行为疗法可以通过企业研修等集体讲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讲授,对于目前没有心理疾患的人,也可以作为预防心理疾患的健康疗法加以活用。这表明在预防心理疾患的过程中,还会产生摆脱经济衰退的附带效果。除认知行为疗法之外,降低相信悲观想法的程度、缓和消极情绪的方法还有只要有纸和笔,一个人就可以很容易地进行的笔记疗法(注5)、使用计算机减轻不安和抑郁的认知偏差矫正(CBM, Cognitive Bias Modification)方法等(注6),各种方法的研究也得到了推进。

经济学与心理学的合作研究的重要性

  经济衰退的心理学模型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还不得而知。最近的研究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像2009年雷曼兄弟公司破产那样带来巨大冲击的事件,提高了人们的不安心理和风险评估,导致经济恶化(注7)。然而,对于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这样的慢性经济衰退情况,人们可能不受情绪的左右,合理地做出决定,选择节约而不是消费。对于这些尚不明确之处,需要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携手合作,通过实验和数据解析等科学验证来接近事实的真相。

  RIETI在2012年7月启动了“关于从人力资本的观点看心理卫生的研究”小型研究课题,开展连接经济学与心理学的研究题目。我们期待这一小型课题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

2012年12月28日
脚注
  1. ^ 先行研究的调查可以参照下述论文。关泽洋一、桑原进“关于感情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的预备性研究”, 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 12-J-027(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2012年)
  2. ^ 有关认知行为疗法的简明解释可以参照下述书籍。David D. Burns《感觉很好:新情绪疗法》(星和书店,1990年)、清水荣司《自己尝试认知行为疗法——如何克服抑郁与不安》(星和书店,2010年)。
  3. ^ 小野善康《成熟社会的经济学——如何战胜长期经济衰退?》(岩波书店,2012年)
  4. ^ 关泽洋一、清水荣司“恐慌与抑郁的经济学——从人类心理看经济病症”《日经商务》,2009年1月26日号。
  5. ^ Joshua M. Smyth、Stephen J.Lepore “The Writing Cure: How Expressive Writing Promotes Health and Emotional Well-being”(日文版),(北大路书房,2004年)。
  6. ^ 袴田忧子、田谷浩邦“不安、抑郁中的认知偏差——认知偏差调整研究的诞生”《日本生物学精神医学会志》22卷4号(2011年)277-295页。
  7. ^ William J. Burns, Ellen Peters, and Paul Slovic, "Risk Perception and the Economic Crisis: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Perceived Risk," Risk Analysis, Vol.32, No.4 (2012). 主张人们的心理在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之间变化带来经济景气变化具有普遍性的先行研究,在上述关泽、桑原论文(注1)的第11页有介绍。

2013年1月24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