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评论(2008年4月号)

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偏低吗?——运用企业数据进行分析

森川正之
RIETI高级研究员,财团法人社会经济生产率本部主任研究员

对服务业进行微观分析的必要性

  处于人口减少形势下的日本经济要想持续增长,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被视作最重要的课题,去年成立的“服务产业生产率协议会”为使服务业生产率的提高具体化,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i

  日本服务业的低生产率已经成为习惯性的概念,从整体统计的层次来看,与美国90年代中期以来在广范的服务业中呈现出的生产率加速提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也应当注意到产业内部不同企业间的差异很大。而且生产率还具有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现有水平和增幅、比较对象等多种侧面。为了针对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制定和执行妥善的“治疗”方案,正确的“诊断”不可缺少。为此不仅需要观察在产业层次整体统计的平均值,而且需要对企业和经营场所等微观层次进行细致分析。

  为了明确定日本服务业所属企业的生产率是否偏低、如果偏低原因是什么、什么样的企业生产率低等基本问题,笔者运用企业数据进行了分析,本文介绍这一分析结果的要点。ii

服务业的生产率是否偏低?

  运用微观数据进行的服务业生产率分析远远落后于有完整统计的制造业。即使欧美国家也处在最近才开始将一直以制造业为对象进行的分析扩展到流通业和服务业的阶段。结果证明,服务业的生产率结构和动态与制造业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企业活动基本调查”对近年的服务业的覆盖范围有了相当的扩大,追踪分析已经成为可能。因此,使用该调查01-0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的结果,观察到如下现象。

  (1)服务企业的TFP“水平”未必低于制造业,服务业中存在很多生产率水平很高的企业,近70%狭义服务业企业的TFP水平高于制造业企业的中间值(参照图)。

高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中间值的服务企业比率)

  (2)在TFP增幅方面,超过60%的服务业企业高于制造业企业的中间值。但是按照企业规模加权统计的话,服务业整体的TFP增幅则大大低于制造业的统计数值。由于样本中未包含小型企业,所以不准备下定论,但是与其说由于中小企业多导致生产率增幅较低,不如说缺少足以带领整个产业生产率提升的优秀大企业是造成产业整体生产率增幅偏低的理由。

  (3)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企业之间的生产率水平差距较大,TFP尤为显著。企业间生产率差距大部分是“同一产业内部差异”,而并非“不同产业间的差距”。服务业企业间劳动生产率差距大,并非由于其包含了多样性的行业。

  (4)就服务业而言,由于生产率高的企业市场占有率扩大导致的“再分配效果”对提高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正在扩大。

什么样的企业生产率较高?

  使用相同的数据,对研究开发活动、信息网络的运用、外资、企业经营年限等经常讨论的企业特性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的结果如下。

  (1)研究开发活动对制造业的TFP增幅具有加速效果,但是无法确定在非制造业研究开发与加快TFP增幅的关系。

  (2)信息网络运用程度越高,企业的TFP水平及增幅就越高,在服务业这种关系较强。但是,如果考虑到企业固有效果进行推算,则无法确定对信息网络的高度运用具有直接提高TFP水平和增幅的效果。这意味着,组织的活力和灵活性、经营者和劳动者的能力等统计数据无法掌握的企业特性更具有本质性的作用。

  (3)提高外资比率对提高制造业的TFP水平具有效果,但无法确定零售业和服务业也存在这种效果。一直期待对内直接投资会成为提高服务产业生产率的助燃剂,但是迄今尚未出现期待的效果。

  (4)企业的经营年限越低,TFP水平越高,这种关系在零售业和服务业特别显著。这显示出新兴企业的诞生及其发展对提高生产率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服务业生产率与整个经济社会体系相关联

  服务业中存在大量生产率高的优秀企业,同时,较大的生产率差距也意味着提高产业整体生产率的巨大潜能。以上结果揭示出,采取对策不断变革“组织资本”、“经营能力”等企业自身特性以及完善环境促进具有出色经营能力的新企业诞生和发展的重要性。此外还需要注意,尽管企业间生产率差距较大,但通过新陈代谢实现产业生产率提高的机制并未完全发挥作用。

  服务业的生产率涉及到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就业市场和金融市场的作用、经济活动的地区分布等整个日本经济社会体系。

  以上分析旨在提出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经济产业研究所通过以“服务业生产率研究会”为主的若干项目推进相关研究,敬请关注今后的成果。

脚注

2008年6月19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