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与评论(2007年2月号)

日本经济的竞争力衰退了吗?

元桥一之
RIETI教职研究员

  近几年,日本经济的乐观形势不断扩大,然而在低出生率问题日渐严重。因此,从中长期观测日本经济的前景决不是光明的。掌握竞争力的状况对于研究日本经济的未来非常重要。在此,笔者将介绍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进行的有关劳动生产率和创新的分析结果,同时对未来的预期陈述观点。

有关宏观层面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首先回顾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对目前的经济复苏进行定位。从整体宏观经济考察的增长率,在1975年至1990年间平均为4.0%,在1990年~2004年间下降至1.3%。近几年的经济增长率2004年为2.3%,2005年为2.7%,从长期的趋势来看,目前的经济复苏不过是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低增长时期的一个环节。

  经济增长率可以分解为资本、劳动力生产要素投入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TFP)的增长率。表1归纳了与1975年至1990年间以及1990年以来TFP的年均增长率的若干分析结果。根据Jorgenson & Motohashi(2005)的分析,1990年前的TFP增长率为1.57%,与此相比,90年代以来为0.59%,下降了约1个百分点。TFP的计量存在着由于数值种类(宏观层面推算和分产业推算等)和推算方法(例如是否测定生产要素的质量)而导致的差异,因而存在各种各样的推算结果,但是所有推算结果都显示出TFP增长率降低。

表1 日本经济的TFP分析

  为了运用劳动生产率指标就日本各产业的竞争力水平与东亚各国进行比较,RIETI开展了东亚劳动生产率项目(ICPA项目)。该项目为了计算可比较的不同产业TFP,完善了日本、美国、韩国、台湾、中国等五个地区的投入产出表和就业、资本存量等相关数值,通过TFP的国际比较,衡量日本的产业竞争力(注1)

表2 宏观层面的劳动生产率比较结果

  该项目在宏观层面的推算结果如表2所示。不同地区的推算期间不同,所以将各地区期初和期末分别与日本的基准值1相比较的生产率水平和整个期间的年均劳动生产率增幅制成一览表。例如,表中看到1982年中国的TFP水平是日本的50%,而2000年水平上升到66%,整个期间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增幅为2.04%。中国、韩国、台湾的劳动生产率增幅都高于日本的0.42%,说明上述地区在劳动生产率水平方面已经实现了对日本的超越。另一方面,与美国相比较,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原本就高于日本4个百分点,而20年间其差距进一步扩大到8%。这主要受到进入90年代以来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增幅出现下降,而美国反而在90年代后半期出现加速增长的影响。

研究开发活动及其效率

  有观点认为,90年代以来TFP增长率降低和与国际水平比较相对竞争力下降,是由企业创新活动的低效率而导致的。(榊原(2003))。

  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虽然近来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在泡沫经济崩溃后的90年代上半期曾一度出现了负增长。此外,与80年代维持在5%~10%的增长率相比,90年代以来已经跌至5%以下,研究开发投资额本身的增长正在下降。针对研究开发投资的边际生产力下降的假设,根据企业活动基本调查(经济产业省)的企业层面的单独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90年代后半期的推算结果为20%。与运用90年代以前的相同数据进行同样分析的结果(11%~42%)(注2)相比之下,平均看来并无重大的差异。也就是说,从与企业创新活动的关系来说,可以认为,90年代以来的TFP增长率下降,更多地是由于研究开发活动的量的问题而不是质的问题。

  虽然如此,经常听到作为企业经营者的亲身感受发出的关于研究开发投资的创新效率下降的反映。这主要是由于日本企业创新活动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根据RIETI于2004年2月进行的《外部合作研究开发的实况调查》(日文),在研究开发中所重视的项目中,企业管理人员列举较多的是"融合市场或需求的研究开发"和"缩短开发到产业化的时间"。IT领域出现的技术革新速度的加快、东亚各国的追赶等来自全球范围的创新活动的竞争日趋激化。处在这种形势之中,更加要求企业的研究开发部门迅速开发出准确捕捉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可以推测,在这种情况之下,要求研究开发投资短期获利的愿望增强,愿望和现实间的差异就演变为对研究开发效率降低的认识而表现出来。

  在市场竞争激化的同时,进行创新活动所需要的技术复杂程度也在增加。为了开发出划时代的商品,需要致力于基础性研究以及以往从未进行的新领域的研究。处在这一背景下的日本企业在与研究开发有关的外部合作方面展现出活跃的趋势。日本的创新体制迄今一贯被称作以大企业的自主开发为特征,而在外部合作模式中,研究开发型中小企业的作用非常重要。根据笔者的研究表明,在有关研究开发的外部合作方面,与大企业相比,高科技创投企业等小规模企业创造出了更为巨大的成果(Motohashi(2005))。

IT革命和日本经济

  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的动向将对企业层面的TFP带来重大影响,而技术创新活动是偏重于制造业的活动。在讨论宏观层面劳动生产率的时候,有必要研究与非制造行业的服务创新活动和企业的组织革新等更广泛的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此,对与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关系密切的IT产业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

  首先介绍的是Jorgenson and Motohashi(2005)的研究结果,该研究对被认为由于IT产业在宏观层面实现了经济复兴的美国进行了比较分析。IT产业创新对宏观层面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可以分解为分别来自IT产业和IT应用产业的贡献。计算机等IT产业出现了反映摩尔定律和互联网发展呈现出的迅猛技术变革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时对宏观层面的劳动生产率走向做出了相当程度的贡献。此外还预计,IT产业的技术变革加快了IT应用产业的业务流程的高效率,对提高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做出了贡献。

  如表3所示,日本宏观层面的TFP增长率在90年代以来出现了下降,这一趋势在90年代后半期进一步加强。在与此形成对照的美国,90年代后半期以来的TFP增长率有所提高。考察其结构发现,日美两国的IT产业对TFP增长率的贡献程度均在提高。也就是说,IT创新活动的进展对劳动生产率的直接效果在日本也有所显现。而另一方面,日本的IT应用产业的TFP增长率大幅下降,导致了宏观层面劳动生产率增幅的降低。

表3 宏观层面的日美两国TFP比较

  Atrostic et. al(2005)对此进行了更加详细的分析。在共通的框架基础上,对日美两国的企业层面的信息网络的劳动生产率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日本企业中,充分利用了信息网络的企业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与未充分利用的企业相比高2.0%;而美国企业中的该差异为4.4%,是日本企业的两倍以上。由于日美两国的信息网络的普及程度未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所以就意味着日本企业在IT的应用方法上还是存在问题的。此外,仔细考察信息网络的内容后发现,日本企业中,企业内部网络对其劳动生产率的效果为2.4%,相对地,企业之间网络的效果仅停留在1.0%。很多情况下是由于中小企业根据交易对方企业的要求引进了新的企业间信息系统,然而又达不到充分的应用。

  日本企业中IT的有效运用的滞后存在若干理由。其一是伴随引进新信息系统而来的企业业务流程和组织变革得不到顺利进行。IT系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工具,如果得不到充分的应用就仅仅是虚设。例如,为了成功地引进供应链系统,需要进行零部件的兼容性和生产流程调整、供应商的清理和集约化等庞大的操作。只有通过公司上下一体对上述课题的参与,引进IT系统的收效才能成为现实,可是经常听到有反映说,由于遇到现场的抵触而使业务变革无法进行。与此相关,有批评指出,日本企业的IT系统各自为政,无法实现公司整体的合理化。即使财务会计系统、订货和接受订货系统、营业支持系统等部门各自的IT系统的应用良好,如果公司整体不进行统一管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则是有限的。这是受到了在日本企业常见的自下而上型的决策机制的作用下,自上而下的改革难以推进的影响。

日本企业中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增长率的停滞现象是否是由于竞争力的降低而导致的?对此本稿运用劳动生产率的有关分析进行了检验。根据宏观层面增长要素分析的结果,9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很大程度来自劳动力投入减少的影响,同时也看到TFP增长率下降的影响。此外,根据对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分析表明,中国、韩国、台湾等东亚各地区正在追赶上来,同时与原本劳动生产率水平就高的美国之间的差距正在扩大。本稿还介绍了作为劳动生产率决定因素的创新活动的有关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发现的问题是,在技术创新方面,研究开发投资的增幅出现了下降;在与IT产业的关系方面,日本企业对IT的充分利用进行得并不顺利。

  按照创新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的观点,对与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关联紧密的IT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更详细的分析非常重要。在由IT主导的服务创新方面,RFID带来的物流高效化和服务水平提高、银行和证券领域的网络交易的扩大、电子货币的普及等以实现创新为目的的环境正在迅速得到完善。另外,在组织变革方面,通过与在IT应用方面领跑的美国企业和最近进步显著的韩国企业相比较,更详尽地分析日本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是非常重要的。今后,在保持宏观层面观点的同时,希望对更加微观的现实状态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脚注
  • 注1…关于ICPA项目的详细信息敬请参照该项目网页
  • 注2…Mairesse and Sassenou(1990)、Goto,A. and K.Suzuki(1989)等。
参考文献
  • 榊原清则(2003)《展望论文:日本的技术经营--研究开发是否与经营成果相联系》、技术革新型企业创业项目工作论文系列#03-01, 2003年10月
  • Atrostic, B.K., Motohashi, K. and S. Nguyen(2005), Firm-Level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Network Useand Performance: U.S. vs. Japan, NBER Summer Institute: Productivity 2005
  • Goto, A. and K. Suzuki (1989), R&D Capital, Rate of Return on R&D Investment and Spillover of R&D in Japanese Manufacturing,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1, 99. 555-564
  • Jorgenson, D. W. and K. Motohashi (2005),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Japanese economy,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Mairesse, J. and M. Sassenou (1990), R&D Productivity: A Survey of Econometric Studies at the Firm Level, NBER WP #3666
  • Motohashi, K. (2005),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s in Japan: The role of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 in transforming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Research Policy, vol. 34, Issue 5, June 2005,pp.583-594

2007年4月19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