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减少和环境制约下如何提高生产率

森川正之
RIETI副所长

  对于日本经济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用说,提高生产率是关键。围绕“经济增长战略”,虽然出现过应把重心置于供给和需求哪一方的讨论,但GDP是由供需双方一致来决定的,所以不存在哪方更重要的问题。不过,按照教科书式的说法,从短期来看需求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从中长期来看,供给具有决定性影响。而且,在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决定中长期的经济增长能力的最大因素是生产率的增长率。特别是服务产业,占经济总量的大约70%,其生产率将左右日本经济整体的增长。

  在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生产率研究是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从2001年成立以来,已有60多篇论文是关于生产率的研究。笔者自己也发表了若干关于服务产业生产率的研究成果。下面笔者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对有关提高服务产业生产率的问题阐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许多服务与物品不同,很难库存或运输,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这一独特的性质。因此,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和地区竞争的压力比制造业弱,其结果,企业间的生产率差距(参差不齐)很大。反过来说,通过优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低效企业退出市场这一“新陈代谢”,来提高产业整体的生产率是可以实现的。根据设定若干前提的试算发现,还有把生产率提高20~30%的余地。因此,完善制度,以便促进新陈代谢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在每个企业或经营点的层面,这一“同时性”也对生产率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同时性中,有时间上的同时性和空间上的同时性两个方面。例如,在旅游和娱乐服务领域,平日与周末的需求相差很大。饮食店在一天中,因时间段不同需求也有很大变化。使用与余暇相关的服务业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即使在同一产业,在时间区分上,平日与周末、全年中各月需求变化越大的经营点,生产率也越低。这一情况显示出,企业通过价格设定等方法使需求平均化,以及主要在改变劳动方式方面提倡的“时间流动化”,即扩大弹性工作时间制和分散休假等,可能对服务产业的生产率具有正面效果。

  另外,在市场的地理范围受到限制的服务产业,选地的人口密度给生产率带来强烈的影响,越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经营点的生产率也越高。这是因为,即使装修了华丽的店铺,配备了优秀的员工,但如果顾客稀少,就缺乏附加价值。从几个以个人服务业为对象进行的实证分析中可以看出,需求密度的经济性非常显著,经营点所在地的市区町村的人口密度达到两倍时,生产率上升7%~15%。这一分析结果显示出,稠密的人口结构对服务产业的生产率具有正面效果。在政策上,与对城市规划和土地制度等人口移动和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产生影响的因素相关。

  众所周知,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日本,大量人口从农村向城市地区移动,支撑了伴随产业结构变化的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产业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观察一下人口移动率的长期变化可以看出,跨越市区町村分界进行移动的人口比例,以1970年的8%为最高峰,逐渐趋向减少,最近已下降至4%多。随着服务经济化发展,大量人口本应向大城市移动,但实际上移动率却在下降。估计这与退休后的老龄家庭增加、低生育率造成的长子比例上升以及房地产市场制度等有关。日本已经进入人口减少局面,根据对未来人口的推算,日本人口在今后50年间将减少大约30%。假设全国人口(密度)均等地减少,这将成为服务产业生产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来说,使人口逐步集中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而试图振兴所有市区町村的做法,对日本整体的生产率来说是不利的。

  不过,在服务经营点的生产率差距中,各都道府县之间的差距的贡献度较小,大部分都是同一都道府县内经营点之间的差距。因此,在都道府县内跨越市区町村的重新配置比跨越都道府县的全国范围人口重新配置(其典型为东京一地集中)更能对提高服务产业生产率做出贡献。一部分地方政府出于使公共服务供给和完善基础设施高效化以及能源消费合理化的观点,正在推进“小型化城市”的构想,估计这也对提高民间服务业的生产率有效。

  日本经济正面临着低生育率老龄化日趋严重、环境制约日益显著、政府债务与财政制约不断增加、搞活地区经济的必要性等各种各样的课题。提高城市的集约度有很多优点,有利于提升日本经济整体的增长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改善能源效率,缩短居住地与工作地之间的距离,方便老年人生活等等,可以同时解决多项问题。在人口流动性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怎样从制度上和政策上加以引导,也将成为经济增长战略上的一个重要课题。

图 服务业需求密度的经济性
图 服务业需求密度的经济性
(注)数字是指市区町村人口密度增加至两倍时给生产率带来的效果(对数点)。
(资料来源)森川正之(2008)《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和需求密度的经济效率——通过经营网点数据分析个人服务业》根据RIETI Discussion Paper, 08-J-008制作

2010年4月《经济动向》(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

2010年5月13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