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讨论 公司究竟属于谁?

小林庆一郎
RIETI研究员

  介绍经济问题上对立的两种主张,读解其各自的理由,寻求共同点。作者本意是要展开对经济问题的讨论。

  本文围绕活力门公司(livedoor Co.,Ltd.)与富士电视台的并购风潮中出现的课题——"公司究竟属于谁"展开讨论。

以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为目的

  从股东和投资家的角度来看,"公司属于股东"理所当然。我们来看一看这一主张的要点所在。

  从经济学上来讲,公司存在的理由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这些利润最终应该归属于股东。也就是说,公司存在的目的在于使股东获得最大的利益。换句话说,公司属于股东。

  当然,职员怀着使命感工作、客户通过公司的服务获得满足感等也十分重要。但是,职员和客户之所以重要在于他们给公司带来利润,最终使股东获得最大利益。

  反过来讲,公司为了顾全职员和客户的利益而损害股东的利益是绝对不允许的。这种行为有悖于公司存在的目的。

  同时,股东最清楚什么对自己最为有利。因此,公司业务内容的重组、经营层以及职员的更迭,当然应该按照股东的"意见"来进行。

  例如,就公司业务内容如何进行重组的问题,当然应该最大限度地尊重新股东的意见。这样做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价值。

  而且,即使股东不具备公司业务内容的专业知识,他也有权决定公司应该由谁来经营。是使用现有的经营者继续经营,还是聘请新的经营管理专家,对此做出选择当然是股东的权利。

  在近来的经济学中,一般将公司看作"本人和代理人模式"。

  公司的经营层不过是股东的"代理人",他们为股东"本人"的最大利益而工作。这才是公司的基本形态。

  因此,"公司属于股东"这种主张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也牢不可破。

有职员和客户,公司才得以生存

  传统的日本企业和工薪阶层对"公司属于股东"这种看法持完全相反的意见。他们的看法更接近于"公司属于职员和客户"。这种主张的要点如下。

  现实的公司不同于经济学的世界。

  首先,创业者和职员有想要干的事业,因此需要资金,于是他们在股票市场筹集资金,招募股东。

  当创业者是股东的时候,公司确实属于股东,但是当公司上市之后,对于工薪阶层经营者经营的公司来讲,股东与债权人相同,只不过是出资者而已。

  究竟公司存在的目的是否为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呢?

  多数公司的章程中都冠有通过开展事业为社会做贡献的公司的目的。

  这决非只是毫无意义的表面文章。一般人不只会单纯为金钱利益而工作。公司的业务内容中如果没有什么公共性意义,职员就不会有工作热情。一般人不会将自己的一生赌在以单纯追求利益为目的的公司上。

  对于股东来说,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当然会有所不同。

  从长期来看,能激发职员的工作热情、使多数客户感到满意的业务会提升公司的价值。如果开展短期对股东有益的业务,那么,从长远来看就会扼制股东自身。因此,不应该将公司经营的细小环节都按照股东的想法来行事。

  要根据经营层、职员、客户全体的意见确定经营方针。这样,如果公司利润上升,股东就可以作为出资者获取利润。股权也称为剩余请求权,是向公司要求在支付工资和偿还债务之后公司剩余利益的权利。也就是说,股东只不过拥有获得剩余利益的权利。

市场伦理与共同体伦理的冲突

  那么,哪一方更为重要呢?公司这张馅饼究竟在股东和职员之间如何来分配呢?如果这样分的话,只能说是两方半斤八两。

  这也许是由于,从外表上看,不管股东是主、职员为辅,还是相反,公司的业务与行为都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问题出在更深的一层。这就是,公司有时候需要职员的主动自我牺牲。

  比如说,为了处理客户的投诉,有时需要深夜或者周末加班。当然,公司支付加班费从金钱上对职员进行补偿。但是,也可以说职员为了工作牺牲了无法用金钱来交换的家庭和个人生活。

  如果职员优先考虑自己的生活,不积极应对客户的要求,那么公司信用就会下降,利益也难以上升。当然,既不牺牲职员个人的利益,公司又能够顺利发展是极为理想的,但是这种情况十分罕见。任何公司都要或多或少通过职员的自我牺牲来支撑。那么,为什么职员愿意付出自我牺牲呢?

  这受到对客户的信义、对公司的忠心以及对事业的志向等伦理观的支撑。但是,信用、忠心、志向的价值观是与金钱利益不相融合的伦理体系。

  有学说认为,人类的伦理体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的伦理,这表现为"遵守合同"等商业交易上的美德。但是,市场伦理以追求个人利益为最终目标,因此不会出现自我牺牲。另一种伦理是共同体内部的统治伦理。其典型性体现在军队、体育团队等,他们将牺牲自我拯救同伴看作最大的美德。

  公司即使在与外界的关系上通过市场伦理追求利益,而在内部则必须需要通过共同体式的伦理规范进行运营。但是,股东将市场伦理带到公司的"内部",则会破坏公司内部的伦理规范。

  利润优先的并购行为遭到反对就是由于上述原因。对职员来说,如果公司不是具有超越金钱利益的崇高的理念和理想的对象,就不值得付出个人牺牲。

  当然,这可以说是从职员的角度看到的共同幻想。但是,如果一个公司的职员没有这样的理想,那么这家公司最终不能开展好工作,利润自然也上不去。

  另一方面,公司本身又是追求利益的机器,这也是市场的现状。

  这里两种意义上的现实引发了一场没有终结的争论。

禁止一切未经作者及朝日新闻社允许的转载、转发等侵权行为

2005年4月25日《朝日新闻》

2005年6月16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