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徳尓的货币——自由与文明的未来

关于信用与生产率

小林庆一郎
RIETI高级研究员

货币消失的背景“价格刚性”

  以价格刚性为基础的新凯恩斯模型无法分析金融危机。新古典派的模型经常把弗里德曼规则(使名义利率为零的政策,即零利率政策)作为最佳货币政策,但是这种做法离开了货币政策的现实状况。本讲想就这方面的问题,以笔记的形式,阐述一下信用与生产率的问题。

  在本连载第10讲(2009年10月19日)中曾经讲述过,2009年9月,在笔者与芝加哥大学的罗伯特·卢卡斯教授讨论金融危机时,卢卡斯教授提出:“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所以对实体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我认为价格具有向下方的刚性是一个重要原因”。新古典派宏观经济学的主要人物如此重视凯恩斯经济学派的“价格刚性”,令人感到意外,但是在这个发言的背景里,有卢卡斯教授对货币中立性的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由于金融危机,信用货币消失了,假设货币量减少到一半,如果物价水平也降低到一半,那么实体经济应该没有任何变化。因此,在价格非常灵活地变化的经济状况中,货币量的变化对实体经济基本上不产生影响。”这一观点就是货币中立性命题的逻辑。如果假设货币中立性命题是正确的,那么就不得不承认,货币的消失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是由于价格刚性。可以认为,这一逻辑的前提,是认为信用货币和现金货币完全发挥着同一功能。但是,这种认识真的正确吗?

  不可否认,无论是现金还是信用货币(银行存款等),在发挥商品交换媒体的功能这一意义上是相同的。但是,使用现金交换的商品(现金商品)和通过信用货币交换的商品(信用商品),两者的性质恐怕存在着差异。可以认为,在货币理论的领域,迄今基本上没有思考过这种差异。

  简单地说,使用现金进行交易的商品,是与顾客来访的同时生产的商品,顾客一来,商品与现金即时进行交换。而另一方面,生产订制的商品,需要事先接受顾客的订购以后再进行生产,所以必然需要信用交易(生产者在收到顾客支付款之前,必须购买原材料生产商品)。可以说,在大街上的套餐店提供的支付现金的午饭,都是相同的现成品,而按照顾客的爱好和嗜好特意事先准备的法式全餐,则是信用交易商品。

  也就是说,现金交易还是信用交易,这种交易形态的差异可能改变商品生产过程的选项,改变生产率(把现金与信用货币这一货币形态上的差异,解释为现金交易与信用交易这一交易形态的差异,体现了若干理论上的飞跃。不过,由于这还不是致命的问题,因此在这里以这样的解释来推进探讨)。这个问题虽然在货币理论上迄今没有成为讨论的对象,但是可以认为,在现实的经济中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货币理论模型中,所有的商品都被假定为现成品,认为顾客一来,就可以即时进行商品与货币的交换。顾客订购与最终交付商品之间存在较长时间差的订制这一生产方式,在理论上被上述假定排除在外。在只存在成品的经济中,交易形态无论是现金交易还是信用交易,商品的生产率都是相同的。

在金融危机中丧失信用导致经济恶化

  我们假设在这样的经济状况中发生了金融危机。正如本连载论述的那样,所谓金融危机可以说就是这样的状况:泡沫崩溃的结果,资产市场发生了大量的不良资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柠檬市场的问题),授信变得困难,信用货币消失。如果信用商品和现金商品的生产率相同,那么即使金融危机导致了信用货币消失(这与信用交易的减少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商品的生产率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得出“货币中立性”的结论,即如果没有价格刚性,实体经济就不会受到任何影响。由此卢卡斯教授得出了实体经济恶化与价格刚性相关联的看法。

  但是,以信用进行交易的商品(信用商品)与用现金进行交易的商品(现金商品)不同,根据顾客的订购,经过长时间的生产过程制作的商品,如果其生产率也非常高的话,“货币的中立性”就不能成立。如果金融危机导致信用减少,那么信用商品就不能生产,就会被现金商品取代。如果信用商品的生产率比现金商品还高,那么一旦发生金融危机,经济整体的生产率就会下降。如果是这样,即使没有价格刚性,实体经济也会恶化。这是因为,即使价格灵活地变化,信用商品的生产也不会恢复,而现金商品将会增加的缘故。

  此外,如果交易形态能够改变商品的生产率这一假定是正确的,那么就可想而知,作为金融危机的对策,只靠货币政策(增加货币的供应量)是不充分的。如果由于金融危机导致信用交易不能进行,信用商品的生产也就不能进行,所以经济的生产率下降。对此,即使在货币政策上增加现金的供应量,但由于并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性等问题,因此信用交易不会恢复,信用商品的生产也不会恢复。现金供应量的增加,只是增加对低生产率的现金商品的需求而已。因此,在发生金融危机时,即使增加现金货币,也不能提高经济整体的生产率,不能使经济恢复到正常状态。

  关于交易中信用的存在与商品生产过程的关系,今后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原载于2010年1月18日《周刊金融财政情况》

2010年7月1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