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徳尓的货币——自由与文明的未来

货币的产生与消失

小林庆一郎
RIETI高级研究员

经济变动与货币

  关于某项资产,如果每个人都相信,“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候把该资产和其他财物进行交换”,那么这个资产就能作为货币发挥功能。这就是岩井克人先生所说的货币循环论法(参见11月2日第12讲)。

  如果稍微换一种说法来解释循环论法所描述的状况,可以这样说:“关于某项资产,每个人都相信,‘可以在市场很容易地把该资产兑换成现金’”。这种状况就是某项资产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也就是说,某项资产成为货币,是该资产获得流动性的结果。

  某项资产获得流动性,或者失去流动性,(不仅是在像现在这样陷入金融危机时)是在一般的经济周期下也经常发生的现象,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是,其本质在于,“获得流动性的资产,由于(实际上作为货币)成为与其他财物进行交易的媒介,因此可以改变经济资源的分配”。某项资产获得这种媒介功能,应视其为一种外部经济效应,在这方面,以往的标准经济分析没有取得成果。“某物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是货币”,这一货币的循环论法,只能理解为外部经济效应(清泷·Wright模型也如此)。据笔者所知,以动态学对外部经济效应的产生与消失(即货币的产生与消失)过程进行研究的理论模型,还没有取得充分的进展。

  理解货币的产生与消失,不仅在学术上值得关注,而且蕴藏着对现实的经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的可能性。这是因为,需要在政策上采取措施的经济变化的原因或许与其有关。也就是说,“某项资产(金融机构的债务或房地产等)(由于在市场获得流动性的结果)获得作为交换媒体的媒介功能”这一外部经济效应,或许是经济状况变化的原因之一。可以认为,在今后的经济学研究中,这个问题将是应认真探讨的一个假说。

经济周期的原因是什么?

  在现在的标准理论框架中,“生产率的变化”和“工资等涨价(markup)的变化”被看作引起经济周期的主要原因。但是,生产率和工资涨价(markup)等变化的现象,其实可以认为也是由货币的产生与消失引起的。

  新古典派使用以日美为主的各国宏观数据进行的分析显示出,用生产率的变化可以解释经济变动的相当大部分。而且分析结果还表明,引起19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和1990年代日本的长期衰退的原因,生产率的下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新凯恩斯学派重视的原因是“工资等涨价(markup)的变化”,认为这是劳动边际生产率与边际替代率之间的差距,显示了劳动市场偏离完全竞争、向垄断转变的程度。涨价(markup)的倒数被称为Labor wedge,新古典派的学者们也开始关注作为经济周期重要原因的Labor wedge的变化。

  生产率的变化是供给冲击,而涨价(markup)的变化则是典型的需求冲击。经济周期理论研究方面,两者都一直被视为从经济体系外部带来的冲击。关于发生生产率冲击和涨价(markup)冲击的原因,学术界虽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假说,但是还没有得出定论。

  如果能够从实际上的内部货币(信用货币)的发生和消失来统一理解经济周期,那就不仅仅成为新理论假说,而且具有强有力的政策性意义。如果从这一观点出发,对生产率冲击和涨价(markup)(Labor wedge)进行探讨,就能够发现,货币的产生和消失有可能引起了这些变化。笔者于本杂志连载第五讲(8月31日)中已经论述过,企业在筹措购买中间产品的资金时,一旦宏观领域的资金制约恶化(例如,担保房地产的价格下跌等),中间产品的购买量就会减少,终端产品的生产量也会减少,这种现象在宏观数据上将表现为生产率下降。也就是说,生产率冲击有可能是由于资金制约而引起的。如果资金制约的强度是由内部货币的产生和消失而变化的话,那么生产率冲击也是由于货币因素而产生这一假说就能够成立。

  进而,关于Labor wedge的变化,其原因也同样可能是资金制约。例如,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品时,如果遇到手头现金有限等流动性的制约,一旦该制约比较严重,则在宏观数据上,Labor wedge就会增加(恶化)。此外,当企业为支付工资而筹措资金时,如果遇到资金制约,而且该制约比较严重,那么Labor wedge也会恶化。特别是在前一种情况时,与劳动市场无关的消费品市场上的资金制约会导致Labor wedge恶化,这种现象值得关注。

  如果被视为经济周期主要原因的生产率和Labor wedge的变化,是由内部货币的产生和消失引起的话,那么无论是一般的经济周期,还是此次金融危机,货币(实际上作为交换媒体发挥作用)都是宏观经济变动的主要原因,这一看法或许能够成立。

原载于2009年11月9日《周刊金融财政情况》

2010年5月13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