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TI政策研讨会

日本的创新体系:强项与弱点

会议概要

实施概要报告

  RIETI于2005年2月14日全天在东京经团连会馆国际会议厅召开了政策研讨会,讨论的题目是"日本的创新体系:强项与弱点"。其中,围绕科学——技术——新产品化的连锁,产业群与研究开发的外部协作,信息家电产业中越来越重要的软件平台,产品结构与协调等日本创新体系的重要课题展开了系统性的讨论。

第二部分"产业群与研究开发的外部合作——创新型的新兴中小企业的崛起"

  首先,由RIETI高级研究员儿玉俊洋做题为《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的崛起与产业群的形成——以关于TAMA(技术发达的首都周边地区)的实证分析为基础》的报告。

  1)作为一种创新的机制,我们虽期待着出现产业群及知识群,但怎样才能形成作为技术创新机制的有效的产业群呢?本报告关注地区内将大学的研究成果最终产品化,商业化的企业,特别是从地区性的角度来关注中小企业,从而探讨到底什么样的中小企业能够成为产业群的中坚力量。作为一种假设,我们主要关注"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即具备设计能力及自主产品的中小企业,研究显示这些企业是形成产业群的有力的中坚力量。在研究中我们利用了作为产业群范例的TAMA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2)日本的产业群计划主要着眼于成员之间的合作以及网络的构建,其中尤其重视与开发新产品相关的技术与技术合作(以下称"技术合作"),这就形成了产业群计划出台的背景条件。由于原来工业的地区分散,从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开始,地区产业政策转向提高产业的活力,而中心政策就是包含大都市在内的产业密集。在执行该政策的初期阶段,主要着眼于维护以类似大田区为代表的,担负着制造业基础加工任务的"基础技术型中小企业"的各工序间的网络。这一行动的结果就是1997年制定了加强地区产业密集活力法。然而,仅仅通过基础技术型中小企业工序间的网络,并不能纠正产业空洞化的现象。因此,由于有观点认为,新技术、新产品是从产业密集所积累的不同技术间的合作中产生出来的,所以关东通产局着眼于拥有很多大企业的生产工厂及研发基地、理工科大学、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基本技术型中小企业的泛多摩地区(TAMA),为了使这些企业、大学之间形成纵横交错的与开发新产品相关联的技术合作,在1998年,建立了以民间为主体的TAMA协会。这是寻求建立产业群计划的一个先行事例。

  3)利用从2003年3月进行的问卷调查的对象企业中选出的"机械金属类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数据,对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合作所获得的成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有效地利用研究开发费及产学合作,从而导向了研究开发成果的诞生。

  4)本报告的结论有下述三点:

  • (1)作为形成产业群的中坚力量,关注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引进新技术方面,大学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2)在TAMA 中正在形成像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这样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既有企业与大学间的以产学合作、企业间合作为中心的"合作启动型创新系统"。这与生物技术类产业、IT类产业所期待的"风险启动型"的状况不同,像TAMA这样的机电一体类产业群的形成不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吗?。
  •   (3)今后,大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充分利用类似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等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小企业及风险企业还有这些企业与大学间正在形成的群体网络。这不仅能够弥补最近经常受到批评的大企业制造技术的退化,同时还能发挥日本材料产业密集的优势。

  接下来,RIETI教职研究员、东京大学尖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元桥一之做了题为《中小企业的产学合作与研究开发网络——日本的创新体系:强项与弱点》的报告。

  1)在目前日本创新体系的关键在于革新大企业内部的研究开发方式的背景中,本报告首先对最近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研究开发型中小企业的作用进行研究,其次,我将以RIETI主持的研究开发外部合作实际情况调查为基础来介绍关于中小企业的职能的分析结果,最后讨论关于强项与弱点的含义。

  2)根据总务省的研究开发统计,日本民营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每年达12万亿日元。另一方面,日经所统计的日本企业研究开发投资额排在前十名的企业,其投资额共计4.5万亿日元,日本研究开发预算的约四成集中在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

  3)迄今为止,通过大企业内部的人事轮换及相关企业间的合作,在企业内部市场上孕育技术创新的系统运转得非常良好。另一方面,大企业与风险企业、中小企业、大学的关系却因劳动市场、金融市场、技术市场的不发达而没有什么进展。可是,环境正在发生变化。首先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再有,将划时代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的过程中,科学见解(证据)的重要性正在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要求企业进行产学合作及与风险企业的合作等外部合作,摆脱自给自足主义。

  4)以RIETI的实际情况调查为基础,首先将五年前的外部合作动向与目前的状况进行了比较,能够指出下面几点问题。

  •   (1)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开展外部合作的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加。特别是在迄今为止没有以外部合作为方针的规模较小的企业中增加得更为显著。
  •   (2)通过"外部合作带来的研究开发支出占所有研究开发费用的比例"来观察外部合作的程度,可以看出越是创新型小规模企业外部合作的动机就越发挥着作用,规模稍大一些的企业,外部合作的比例一度降低,而拥有2000名员工以上的企业外部合作的比例再次上升,形成一条U字形的曲线。可以认为,大企业存在两个侧面,一个是"因为没有内部资源,所以到外部去寻找";另一个则是"将外部资源带入内部资源"。
  •   (3)如果对寻求外部合作的效果进行考察,可以发现,效果最好的是"新的R&D(研究与开发)",也就是说将业务扩展到新领域时所进行的外部合作效果最显著。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与外部的合作很多,可以认为这是为了加快研究开发的速度并同时降低成本。此外,在合作中重视的要点是"针对市场需要"、"缩短研制周期"、"新型课题的开发"等,使人看到商业上竞争的激烈程度。反之,在严酷的竞争中(没有余力从头开始进行基础研究)"提高基础研究"及"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的转变"等比例非常低。
  •   (4)关于研究开发环境与外部合作的关系,"缩短开发研制的周期"对各大企业之间,或者大企业与大学的关系比较密切。而在"发掘新领域研究课题"方面,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都有很强的合作意向,但同时大企业倾向于将需要长时间开发的课题委托给大学来做,在"选择与集中"的过程中,对大学进行充分利用。而且,关于研究开发的合作方与研究课题的关系,在"最尖端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基础研究开发"中,大企业也显示了将研发逐步向外部转移的意向。
  •   (5)关于研究开发型中小企业的作用,从产学合作的研究开发生产率来看,不同的研究开发内容的生产率也不同。企业年龄越年轻,则与新产品开发相关的生产率就越高,与之相反,企业年龄越高,则基础研究的生产率就越高。
  •   (6)关于在大企业眼中的中小企业的作用,可以发现重视"基础研究"的大企业与风险企业的合作有不断加强的倾向。

  5)综上所述,研究开发中的外部合作正在不断增加。在研究开发竞争不断激化的形势下,对于大企业来说,研发速度与课题的广度两方面都很重要,有摆脱原来那种自给自足主义的倾向。关于产学合作的效果,在重视基础研究的大型企业和在致力于开拓新课题的中小企业中效果非常明显。

  6)在本报告的最后部分,就日本创新体系的强项、弱点提出三点看法。

  •   (1)虽然有将"自给自足主义"对"网络型"的概念与"整体型"对"模块型"的讨论混同在一起的倾向,但由于后者是关于产品结构的问题,希望能够暂且将它与前者分开来考虑。但是,在研究开发中的"选择"与"集中"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外部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   (2)大企业占据日本创新体系的中心位置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迄今为止的自给自足主义对于企业内部的积累性技术创新来说是有效的,只是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必须是充分的。研究开发型中小企业将大企业模式进一步效率化不是更有效果吗?硅谷模式如果不是在拥有很多自己承受风险谋求收回投资的风险企业的地方就很难成功,在目前的日本想要新建似乎比较困难。
  •   (3)IT与生物技术虽需要微观的技术创新分析,但积累起来的技术信息在IT(比如半导体)产业中发挥着作用,可以预计,在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上游部分会逐步分散化。

  针对这两篇报告,九州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院研究院教授、经济学研究院产业与企业系统部门主任山崎朗作了如下的发言。

  1)这次二位的报告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对日本的产业群或日本的技术创新来说,可以认为创造性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从不同的观点得到证明。我想从以下三各方面对两位的报告进行补充并展开我的评述,这三各方面分别是创造性中小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变化;日本技术创新体系的强项与弱点;如何高质量地、具有创造性地进行地方的产业密集。

  2)首先关于宏观环境的变化,工厂数量的减少以及以2006年为顶峰的国内人口减少,国内产业竞争力源泉的反转(生产设备、零件、原材料保持较高的竞争力),生物、医药、医疗领域中国际竞争力的低下等都是环境变化的例子。根据基本统计,国内工厂数量若按规模来看,4到19人规模的工厂正在迅速减少,若按地区来看,三大都市圈的工厂正在迅速减少,今后10到20年,1到3人规模的工厂也会因缺乏后继者而减少,有可能减少到40万家。国内人口到2050年或许会减少到8400~8500万人。

  3)从最终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来看,迄今为止发挥着推动经济发展作用的电子产业正在被韩国、台湾及中国赶上来,国际竞争力正在丧失。在原材料及生产设备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虽然得以维持,但随着人口及工厂的减少,将它们与迅速导向最终产品的机制面临着崩溃的问题。以密集唤密集的状况还很难想象,在这种形势下,要求维持技术创新体系,以及在总量减少的情况下提高质量。而且,随着承包企业的减少,模块化的进展,传统形式的产业密集正在失去效用。

  4)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认为重点在于有意识地构筑"整体优化"的观点正在逐渐抬头,在SCM(供应链管理)、跟踪能力、回收利用、通用设计等"整体优化"中寻求质量的提高。欧美的产业空洞化已经比较严重,但在日本,通过发挥着(对抗空洞化的)综合技术创新单位功能的产业群,存在着将依然保持着国际竞争力的零件及原材料,生产设备等再次导向最终产品的竞争力的基础。

  5)产业群通过将多种完全不同的技术体系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竞争力。比如在九州地区的半导体产业群,关系到化学、陶瓷、机械、电子、设计、软件等多个领域。这里也与第一部分中提到的很多专利有联系。

  6)"古典式的"密集效益在外部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正在下降。在考虑高度化的地方产业密集时,各地区只有注入创新性的竞争力,但是,使逐渐衰落的既有传统中小企业变得具有创新性是很难的。对于这些企业,应该启用年轻能干的人替代原来的经营者,或推进企业合并。

  7)由于跨越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所以经济产业省难以主导生物领域的振兴,今后非常重要的是制定能够统合省厅方向的产业政策。

  8)随着人口的减少,不能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提高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出口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

  9)根据二位先生的论文可以发现,针对产业重组,有必要形成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产业密集,然而与其将欧美不同性质的模式照搬过来,不如建构一个符合日本国情的模式。对TAMA的分析或许并不适合东北及四国中部、九州等地方的批量生产型产业密集,但必须促进向研究开发型中小企业的转变。

  接下来,富士电机控股集团公司顾问加藤丈夫做了以下发言,此后进行了讨论。

  1)我同时也担任TAMA协会的副会长,作为一个从产业群成立之时就参与其运作的人,我想从我的立场来谈谈现实中都做了哪些努力,都遇到哪些困难。

  2)TAMA在日本的产业结构中是一片非常独特的地区,首先这里有很多大企业的尖端工厂,还有很多有活力的拥有独特技术的中小企业,同时还是日本大学最多的地区。但是,并非具备这些优厚的条件产业群就能够发展。就该地区来说,任会长的东京农工大学的古川教授,从协会发起的时候起就为将产学官聚拢起来而多方奔走。如果没有领导的这种忘我的活动,产业群就无法成立。

  3)TAMA协会的特有的活动包括实现作为信息中心的职能("TAMA信息网"),人才的介绍、斡旋、派遣,对创业的支援(培养业务计划)等。

  •   (1)作为信息中心的重要作用,主要的工作包括将会员的试验设备登录在网络上,使会员就可以互相利用这些设备。
  •   (2)在人才的介绍、斡旋、派遣方面,对一些人才不足的中小企业,将大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人才派遣过去,协会担当起中介窗口的作用,现在正在投入力量。
  •   (3)关于创业支援,这几年每年召开业务计划竞赛会,从会员企业中募集业务计划并登记,发表30~50件,其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企业与风险投资者召开业务计划的协调会。

  4)为了培育产业群,大企业必须站在前列,否则就一事无成。比如富士电机就公开了工厂内部进行的试验和实验设备,还向外派遣公司的工程师与技术骨干,本公司还与中小企业共同开发项目、提供会议室及聚会场所、业务培育办公室(获得日本慈善协会的企业市民奖)等设施,为产业群的建立做出了贡献。

  5)建立产业群的关键之处有以下五个方面

  •   (1)组织者必须付出相当辛苦的努力。需要好的领导者。
  •   (2)必须要带动大企业,这一点非常重要。日本的大企业一般都不愿意开放自己,都是尽可能在企业内部处理问题,而中小企业的优秀工程师进入大企业后,大企业的人有面目一新的感觉。
  •   (3)有必要建立一种体制,整合全地区的力量来为中小企业提供最需要的"人才"。
  •   (4)为了实现一个很好的想法,资金也是必不可少的,TAMA已经建立了"TAMA基金",信用金库等地方金融机关的积极支援也非常重要。不能采取原来的必须有担保才能提供资金的模式,必须决然地采取看人放贷的模式。
  •   (5)意外的是有必要对中小企业薄弱的营销环节予以支援。由于这些企业存在不知道销售层面和销售渠道的情况,在这方面的支援十分重要。

  6)TAMA协会虽然受到了广泛的注目,一切工作才刚刚就绪,现在还不能得意洋洋。目前还没有培育出真正成功的企业,还处在发展的过程中。只有培育出一些类似松下及索尼等曾经从风险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的大企业才能说是成功。

  针对上述报告和发言,会场上有如下的提问。

  1)关于山崎先生所说的"古典式产业密集效益的低迷"我也有同感。随着自由贸易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GDP在不断接近,所以我觉得不可能在所有产业都保持国际竞争力,那么政府向产业密集投入政策资源的意义何在呢?

  2)我想向儿玉先生提个问题,产业群内部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合作中,大企业在自行开发产品时是从中小企业获得经验技术呢?还是大企业与汇集了产品实用化技术的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呢,请从大企业应该扮演系统协调者角色的角度来回答我的问题。

  针对这些提问,首先由儿玉高级研究员做了如下的回答。

  1)关于与形成密集或产业群有关的政策干预的必要性,即便在TAMA也有很多离得很近却相互并不知道对方的企业。大企业的人只有在离开企业到地方上活动时才突然发现存在很多拥有开发能力的中小企业,这种例子并不少见。而且,在中小企业与大学的关系中,信息中介机构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提供包括哪些大学拥有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以及研究人员的性格是不是愿意与企业打交道等在内的信息。在类似硅谷等人才流动性很高的地区,在大学学习的人会接受风险资本及天使投资者(向小型初始企业或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的财务投资者)的指导而创业的例子很多,而在像TAMA这样的以机械电子为中心的地区,创设在企业与大学、企业与企业发挥中介作用的机构应该被置于产业群形成政策的中心位置。

  2)关于作为系统协调者的大企业的作用,发给大家的资料中题为"产品开发型中小企业成为日本技术革新的主要力量"的专栏文章介绍了Stack电子公司的例子,该公司拥有的高周波传送技术被一个大企业看重,大企业在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具备的方面与该公司进行合作,接下了建设第三代移动电话中继站的定单。类似例子在各地都能频繁出现不是很好的现象吗?

  接下来,元桥教职研究员做了如下回答。 关于政策所发挥的作用,根据2002年RIETI实施的产学合作实际情况调查,发现企业在寻找自己所需要的技术时面临很多障碍。主要的机会都是依靠个人关系通过毕业生及学会等获得。只是不很清楚,在这一过程中地区的邻近是否是一个必要条件。

  接下来,山崎教授做了如下回答。

  1)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研究会中曾反复强调"(对于产业群来说)经济产业省的政策没有必要",但在各产业界对产业连锁进行详实的调查实际上非常困难。比如在九州的半导体产业群,其他部门好了自己也能随之变好的道理好不不容易才被接受。产业群是由国家出面,还是由地方自治体出面,或者是由产业界团体出面组织,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及做法来确定。

  2)人们对政策有很多细致的期望,比如"中小企业在雇用中国技术员时应该与谁磋商","怎么才能实现M&A"等,但实际上,遗憾的是受到产业布局政策的限制,很多期望无法实现。尽管如此,如今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像曾经有过的高新技术密集城市的构想那样,国家一首倡,各地就会以同样的计划跟进。现在必须在认识到地区的强项、弱点的基础上,在各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产业群。

  3)关于九州,技术创新协会正在推进数据库的建设,建立该数据库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在扩展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开展新业务。而且,在九州地区,九州大学完善了推进半导体相关研究的体制,该体制被知识群及COE所采用,其成果正在逐渐地反馈到地区中。从广义上讲,产业群政策的合作正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最后加藤顾问提出,在推进产学合作的过程中,有必要加强学校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