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日本产业的竞争力:以科学经济为目标推进开放创新

元桥一之
教职研究员

日本产业的竞争力下降了吗?

  日本的经济规模,从名义GDP来看,自泡沫经济崩溃前的1990年至今一直没变。而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国家从2000年以来迅速增长,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份额从2000年的15%下降至2010年的9%。根据笔者的推算,到2030年时,日本的份额将下降到4%。21世纪最初的30年间,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下降至原来的3分之1以下。

  战后,日本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增长,经济水平与欧美并驾齐驱。尤其在制造业方面拥有优势,日本的技术能力、产品制造能力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日本能不能重现辉煌,像80年代那样受到世界瞩目?《经济学家》杂志原总编比尔·埃莫特在2006年出版了《太阳重新升起,日本今后的15年》一书,预测日本将通过经济结构改革提高生产率,恢复往日的竞争力。

  日本从1990年后半期开始推进了经济制度改革,大规模放宽了金融管制(金融大爆炸),为便于企业重组修改了公司法等。但是,实际经济活动并没有跟上这些改革的步伐。日本有重视稳定的交易客户和雇用关系的传统习惯,只靠正统的制度改革,不能大幅度推动社会进步。要想真正增强日本经济,维持经济体系的政府、企业以及我们每个个人都必须统一改革方向,在各自的层面协调一致,推动国家发展。

  在半导体和平板电视等部分电子产业,日本企业的竞争力有所下降。虽然以汽车产业为首的许多日本产业都具有竞争力,但是与欧美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且,以往日本制造业赖以生存的生产现场操作能力被新兴国家的企业赶超,在国际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韩国、台湾、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赶超,走的正是当年日本赶超欧美的道路。其中,以精益求精的产品竞争能力为基础的日本企业的"产品为主模式",正在向新兴经济体的企业扩展。在这种情况下,日本要想夺回产业竞争力,就需要有新型增长模式。

科学经济时代的开放创新

  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社会,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是开放创新。日本企业最擅长、最具竞争力的产品制造的"产品为主模式",其基本点就在于生产现场的产品制造能力。依靠自力更生不断改善生产现场,利用高生产率的制造技术,打开了世界市场,并从欧美引进新技术,实际应用于产品制造,运用这种研发能力提高了出口竞争力。但是,当日本企业的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时,就反过来成为被新兴国家企业赶超的目标。要想开发新技术,构建新商务模式,就需要有开放的战略。

  从1990年代后半期开始迅速扩展的互联网、根据2003年破解的人类基因组和遗传基因功能研发的医药品等,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划时代技术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8世纪发源于英国的产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经济"模式即将结束,可以说21世纪将是"科学经济"的时代。在"科学经济"环境中,不能依靠自力更生研发特定的技术和产品,需要与技术平台(基础)的提供者及用户共同构建新型商务组合,推进商务创新的平面分工合作。

  在医药品方面,探索新医药候选品的生物风险投资企业和将其实际商品化的制药大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就是典型的事例。此外在IT产业,廉价提供高性能IT平台的云计算企业和向用户提供服务的服务商之间的分工合作也是一例。根据这种科学经济制定实施的增长战略,应在科学基础创新(科学知识→技术平台)和商务创新(技术平台→提供新商品和新服务)两方面,分为两个阶段(参见下图)。

图:工业经济与科学经济的创新过程比较
图:工业经济与科学经济的创新过程比较
(资料来源)元桥一之《太阳重新升起,产业竞争力的复兴》(日本经济新闻社)2014年2月

推进对科学部门的战略投资和产学协作

  要想活跃科学基础创新,重要的是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吸收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大多是在大学或政府研究机构等科学部门获得的。但是,在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要求企业返回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更根本性的机制,不断开展跨跃式创新。这是因为,按照以往的方针进行渐进式创新,不能根本解决以工业经济模式为基础的新兴国家的赶超问题。

  日本首先需要充实对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的资金补贴。日本的大学部门的研究资金,从2000年到2010年只增加了5%,这个数字与美国的43%、德国的41%、法国的33%等数字相比太微不足道。而且,在这10年期间,韩国增加了2.34倍,中国增加了4.35倍。即使从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上来看,日本在国际上的位置也在下降。此外,通过大学制度改革,建立有效使用研究资金的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为了把大学获得的科学知识用于企业创新活动,推进产学协作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以发现科学和追求真理为目的的学术机构与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两者的合作研究往往并不顺利。因此,大学利用研究成果创办风险投资,向大企业转让技术的模式是非常有效的。关于这一点,美国的spin-out(公司分拆)模式有一定优点。不过,日本的中坚企业和中小企业通过产学协作创造出成果的企业很多,可以期待这些企业作为大学和大企业之间的中介发挥作用。因此,在促进大学创建风险投资的同时,还应充实相关政策,支援中小企业参与产学协作。

对企业来说,与顾客共建商务创新和全球化非常重要

  在科学经济中,促进商务创新(技术平台→向用户和社会提供新商品和新服务)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关键在于以技术平台为基础,通过顾客即一般消费者与企业的互动作用,能够提高多少顾客价值。另外,以自己公司的顾客为基础,形成自己公司的优势技术平台也非常重要。掌握商务创新关键的是与顾客的协作,这不是竞争力强的产品售罄模式(产品为主模式),关键在于通过向顾客提供服务创造价值,重要的是持续创新,即通过与顾客的互动作用,不懈地提高服务质量。例如,小松制作所从建筑机械用户获取有关机械运转状况的数据,用来提高顾客服务质量。在面向消费者的商务方面,与脸书等社会网络服务连动,根据每个顾客的需求,采用一对一的市场营销方式。为了促进这种运用大数据的商务创新,需要完善法制,使数据流通成为可能,并推进把政府保管的数据向民间公开的开放式管理。

  最后,在日本市场在世界上不断边缘化的情况下,为利用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在全球层面促进开放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为此,需要构建市场特性不同于日本的外国特有的商务模式。但是日本企业总部对外国当地法人的控制严格,当地法人处于很难创新的环境。其结果,日本企业在当地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开放创新也普遍落后于欧美企业。

  在政策上,完善可促进越境M&A(并购)的环境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新兴国家,公司法等制度还不完善,很多国家实行反垄断法或限制外资。日本政府应提供各国有关法律制度的信息,或根据需要向外国建议举行投资协定等双边协商,完善制度,使日本企业容易向国外发展。

  日本有许多像汽车和工业机械这样的工业经济模式,即"产品为主模式" 的富于竞争力的产业。但是从长期来看,新兴国家的赶超很可能使日本的这些产业失去技术上的优势。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在被赶超之前,运用科学经济模式所需的开放创新战略,刷新商务模式。而对于政府来说,重要的是完善环境,使日本企业顺利推进革新。最近由于日元贬值,制造业的收益率正在回升,但这不是解决复兴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方法。我们必须认清世界经济的大潮流,促进国家和企业团结一致,为变革日本的经济体系而努力。

  本文以拙著《太阳重新升起,产业竞争力的复兴》(日本经济新闻社,2014年2月)的建言部分(第8章)内容为中心进行了整理归纳,详情请参阅原著。

2014年3月11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