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目标论将使日本经济走向失败

藤原美喜子
经济产业研究所 客座研究员

部分政府官员和学者在就短期决战方案和“特效药”进行探索

  至今为止,日本的经济问题不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且更趋于严重和复杂化。以至于希望改变这种状况的人们,一旦面临现实,也会只求维持现状罢了(笔者在“外务省变革会”上提出ODA改革建议时,也遇到了重重困难)。不仅如此,有时还会因为付出努力也未必能解决问题而只好断念或丧失信心,由此而趋向于寻求短期决战方案或改变现状的“特效药”。最近,通货膨胀目标论受到关注,笔者为日本将闯入无奇不有的世界而深感不安。日本政府官员和学者正在向并不精通金融和经济的小泉首相施加压力,提出下届央行总裁最好能采取积极措施,根除通货紧缩问题。这种观点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难以理解的是:这种观点为何会变成通货膨胀目标论?笔者认为,金融政策无法解决结构性通货紧缩等问题。尽管日本央行的基础货币比上年增加了30%,但是,货币供应量仅仅提高了2~3%。这说明金融政策并没有收到相应的效果。

零利率政策是错误的

  维持资本主义制度的日本,有时会采取一些令世人惊讶的举措。比如日本央行实行的“零利率政策”。据说因为通货紧缩、经济负增长,所以采取“零利率政策”是理所当然。尽管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状况,但是,作为先进国家之先锋,还是应该避免采取零利率政策。因为我们知道“流动性陷井”之可怕。英国伦敦金融市场的银行家朋友们最近很少到日本出差,他们认为“日本无法以自己的力量恢复经济”。以前他们在访问日本政府机构的时候,经常问到“日本为什么会把利率降到零呢?”他们认为日本的零利率政策是错误的。政府机关给予他们的答案是“日本曾多次调低利率,试图摆脱通货紧缩的萧条状况,不过恢复经济景气的效果并不佳,由此只好采取量的缓和政策,诱导性地实行零利率政策。希望通过该项措施,恢复经济景气。另一方面,采取零利率政策还可以避免大型企业的破产,与通货紧缩经济不振的严重性相比,还可以避免日本失业率的上升”。再者,“国债由政府发行,因此,降低利率对降低资金筹措成本有利。背负着过多债务的企业也能享受到同样的好处。这样将有利于恢复企业的效益”。长期从事金融市场研究工作的笔者认为,对投资家和银行来说,零利率政策是致命伤。因为投资风险和投资回报将难以平衡。人寿保险和养老金机构多年来为结构性运营困难而苦恼。保险公司不能提高效益的原因是通货紧缩和零利率政策。另一方面,日本的短期贷款市场已经失去其机能。利率一旦变成零,短期市场的资金将失去流动性。不管有多少充裕的免费资金,资金需求也会不断减少。日本已陷入流动性陷井已是世人皆知。实行量的缓和政策的结果是∶股票价格低于票面额的、有倒闭风险的企业几乎都不会破产。从2001年3月开始已连续实施两年的量的缓和政策,最近其作为“失业对策”的意义更大,道德风险也进一步加强。当零利率恢复到普通利率的时候,是相当危险的。因为倒闭企业将增加。

为何会出现通胀目标论

  即使实行零利率政策,大把大把地撒资金,也无法根治通货紧缩。于是,通胀目标论作为摆脱通货紧缩的“特效药”引起了媒介的关注。通胀目标论的基本主张是:由日本央行制定通货膨胀目标(比如2~3%),无限制地购买国债以操纵金融市场,或者积极购买股票·不动产,以达到通胀目标。其目的是∶通过日本央行提出实现通胀的强烈愿望,以提高企业和日本国民对通货膨胀的期望;通过激活投资,以摆脱通货紧缩。即通过央行积极购买土地和股票(比如ETF:上市投资信托),以提高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由此,改善国家、企业乃至家庭经济的贷借平衡,加快解决不良债权问题。

  设定通胀目标原本是用于控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的措施。不曾用于摆脱通货紧缩。日本央行对此表示反对,其理由是:在政府没有保证为提高对今后实质经济增长的期待和提高生产率付出努力的条件下,仅仅提高通胀率是一种“莽撞的赌博”。

  假若通货膨胀能够成为根治通货紧缩的良方,那么,对陷入巨额财政赤字的日本政府来说,或许是一种合适的选择。减少财政赤字一般有三种方法:1)恢复经济景气。2)减少年度支出。3)增税。其中,2)和3)不受政治家和政府欢迎。而1)呢,日本即便实行零利率政策也没有实现。采取通货膨胀措施,要是货币贬值,那么,政府则不用号召增税,就可以收到和实施增税措施同样的、减轻债务的效果(并且还可以节省征税的人力和时间)。

  由此,我们认识到,通胀的优点是有可能减少国家负债和企业不良债权。据说恶性通货膨胀解除了二战后的财政危机()。但是,通胀目标论还是有许多难以理解之处。比如,

  1. 怎样才能诱导通货膨胀?怎样控制通胀(提出通胀目标论的学者强调这种通胀不同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实行的、用轮转印钞机不断印制钞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失去控制之时该由谁承担责任也不明确。
  2. 如果过多地期待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当然也会上涨,因此新发行债券的筹措成本也会上涨。已发行债券的价格则会下跌。这时,国债·地方债·“财投债”(财政投资贷款财源)的发行计划和承兑情况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持有已发行债券的投资家或许会因为将蒙受损失,而不买进新发行国债)?是否可以保证即便国家的评级下降,利率急剧上涨,也不会招致财政失败呢?
  3. 发生通货膨胀(比如通胀率为5%)时,雇用状况又将怎样呢(由于劳务费上涨,失业率可能也会上升。企业或许会采取将雇员改为钟点工的方式)?频临倒闭的企业是否能起而复苏呢?中小企业的企业价值是否会上升呢?产业的供给过剩问题又将怎样呢?国家税收是否能增加呢?
  4. 通货膨胀引起的货币贬值将会降低依赖养老金生活的部分国民的生活水平。他们的不满情绪是不是会影响到自民党支持率的下降呢?选择自杀的老年人是否会增加呢?等等。

通货紧缩对策没有“特效药”

   难道通胀目标政策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归宿吗?对此,笔者总有点想不通。笔者认为,通胀目标论不是“通货紧缩摆脱论”,而是使日本经济走向失败的论调。宏观经济学者提出的通胀目标论中,就一旦通胀目标政策失败,1亿2千万日本国民也许会陷入不幸深渊这一点,没有作出充分说明。笔者认为,既然有勇气提出通胀目标论,那么,通俗易懂地向国民宣布国家财政的危机状况和不良债权处理问题的严重性,并就摆脱危机的几种选择、以及需要国民承担什么等进行充分说明,似乎才是明智的选择。日本国民缺乏危机感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获取真正的信息。笔者认为,与其采取通胀目标论,倒不如在增税措施方面寻求国民的理解(为此,应该透露国家的还债计划)。另外,笔者认为,实行国有财产的完全民营化和制度改革,中央·地方政府引进公共会计制度,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取得更大效应。这次的通胀目标论看似是摆脱通货紧缩、恢复需求的政策,但其真正目的也许是在于减少不良债权和财政赤字。政府部门和金融部门都处于亏损状况,几乎无法通过自力而获得新生,因此,很自然地想到了利用国民家庭收支的1400兆日元,以振兴日本经济。国民家庭收支是唯一处于赢余的部分。据说1400兆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大部分都是退休老人的储蓄存款,他们的生活来源是养老金。或许有人试图将老人们的这些储蓄存款用于振兴日本经济。对二战后的存款冻结措施尚记忆犹新的这一代人,对政府的不信任感也很强烈。自民党采取通胀目标论,或许会使支持自民党的选民成为自民党的敌人。

2003年2月25日
脚注

井掘利宏在《财政重建不容延误》一书(东洋经济新报社)中阐述到,1945年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日本原有的约2000亿日元的实质债务,在1年之间就减少至1/3。并且,日本的债务余额由于其后的通货膨胀而最终消失。不过,这是在实行统一管理·经济封闭时期所发生的事情。

2003年2月25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