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良债权问题,最近经常听到有人议论“确实,我们知道类似加快处理不良债权措施的结构改革政策会带来‘阵痛’,但是,在经济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这些措施未必能激活日本经济”。有的人提出“加快处理不良债权的步伐,经济景气也未必能恢复”,还有人认为“即便银行处理了坏帐,但如果金融机构不采取新的商业模式以摆脱现有的低收益体制,其前景也将非常渺茫”。如果在“患者”(指日本经济或银行)体力不支的情况下,实行结构调整这样的“大手术”,“患者”不仅难以保全生命,甚至还有可能遭到被“秃鹫”(指外资)吞食的结局。
不能以前景不明朗作为延误解决问题的理由
确实,如果坚信“病情”一定会好转,也就有勇气忍受这份“痛苦”了。从理论 (现实取舍理论) 上说,在“前景预测”不明确的条件下,如果不确定因素较多,那么选择“等到不明朗因素消失”将更有价值。由此,推迟采取(伴随沉入成本的)无法返工的行动会更具有经济性和合理性。
但是,我们不能以“前景预测”不明朗、不确定为由而回避“阵痛”。因为即使是微观主体的合理行动,但如果所有的经济主体都实行“等待”体制,那么在宏观上也会产生负面的外部效应(协调化失败的例子),经济将会长期停滞,各主体则会陷入“等待”的恶性循环之中。另外,在采取依赖外部力量的“等待”过程中,现有资本的质量下降问题也会趋于严重。
在难以“预测前景”的今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为什么要强调“前景预测”呢?二战后截至80年代,日本经济尽管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外部危机,但仍然维持了较为稳定的高速发展。这一时期,对企业来说,需求的“馅饼”在不断膨胀,因此只要各产业采取“稳健”战略,企业就能够得到发展。至于那些享受政府保护措施的产业,从一开始就有需求“馅饼”的保证,所以就更不用说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前景预测”展望产业的发展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只要和同一产业“步调一致”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前景预测”一直都是以行业团体为桥梁,由政府和产业界协调而形成。
另一方面,在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和崩溃、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结构改革举步维艰之时,美国的IT泡沫也破灭了。对宏观经济和个别产业界来说,“前景预测”都变得很困难,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心领神会地取得一致。那么,面临这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应措施呢?
让我们先看看以下的寓言故事吧。假设某学校的学生(企业)分班级(产业)在老师(政府)的带领下去爬山。对于80年代以前的日本经济来说,山顶(目标)和达到山顶的登山道路(企业战略)都很明确,大家都能安心地攀登。只要各班级以老师(政府)高举的旗帜为目标,步调一致,就能够较为简单地登上山顶。特别是在有的班级(受限制的产业),那些不擅长登山的学生,在全班同学的协助下,也能够顺利地登上山顶(护送船团方式)。
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面临登山道路变得崎岖险要(追赶西欧国家的政策的结束)、气候剧变(经济景气低迷)、浓雾迷漫视野模糊(不确定因素的扩大)等严峻局面。当然,既看不到山顶,又不知道哪条道路可以通向山顶。可以说90年代趋向于在同一地点等待,盼望着天气转晴、迷雾消散。而现在的状况是,尽管等待了许久,可事态却并不见好转,大家面临有可能同归于尽的危机。那么,这时我们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利己行为在前景难以预测的时期有可能挽救整体危机
遗憾的是,上文所说的老师(政府)对目前这种状况无能为力。即使他勉强率领全班同学出发,也只会迷失方向,整个班级(产业界)都有可能遇难。在这种时候,关键的是,不管所在班级如何,学生们要有“无论如何也不愿同归于尽!”“我一定要找到正确的道路,一定要活下去!”的精神,哪怕是采取极为利己的行动(企业家精神)。唯有这种“只要自己得利就行”的“利欲熏心的劣根性”,才有可能使许多学生去尝试走不同与众的登山道路。其中,有的人可能会因为迷失道路、或者由于天气恶劣被滚石砸伤、或者由于滑落山坡而丧失生命。另一方面,如果许多学生采取行动,肯定就会有人找到通向山顶的正确道路。这样,其他学生或许能够沿着先驱者开拓的道路(新的商业模式)攀登,以摆脱当前的危机。“为使自己获救,选择与众不同的道路”的观点,乍一看是利己主义行为,可它存在挽救整个危机的可能性。由此,要求老师的思惟方式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如果以前老师说过“登山时要考虑到班级的其他同学”的话,那么,现在要求老师对同学们说“考虑自己怎样生存下去就行了”。老师能够做的事情是,当学生陷入困境时,向学生提出摆脱困境的建议,或者鼓励学生自己努力,老师要有勇气让学生自己去闯天下。在这种时候,为稳定学生情绪,而提出并不完整的“道路选择”指南,是有害无益的。
通过以上的寓言,笔者想要说明的是,在宏观经济增长率低、前景预测不明朗的时期,“只要自己获利就行”的旺盛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在这种企业家精神得以发挥的过程中所做出的各种尝试和试行错误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应该摒弃“整个产业界协调‘前景预测’、步调一致”这一陈旧的行为模式,彻底改变以往的思惟方式,要有“采取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方式以决胜负”的精神。政府首先要有勇气让民间企业自己去闯,采取有助于民间企业改变思惟方式的援助措施。
为使“依赖于外力的企业”转变为“自力更生的企业”,必须改变市场参与者的观念
作为对采取不同于其他企业战略的企业进行客观评价的评估机制,股票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这些企业的发展前景,谁也无法做出确切的预测。市场参与者的意见难以取得一致。而股票市场的重要作用在于它能够将这些“不同意见”集中在股票价格这一指标中。不过,日本的股票市场,却并没有起到集中“不同意见”的作用。日本企业的股票价格,首先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其次还得经过各产业内部调整,最后才反映出各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经营状况。在过去采取“步调一致的战略”时,或许这种股票价格的决定方式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但是它与股票市场应有的机制是相违背的。当然,“为他人所不为”的策略,在充满朝气的中小企业和风险企业并不稀罕,只是由于那些影响力大、依赖于外力的企业的存在,而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使那些永远都在等待经济环境改善的“依赖于外力的企业”,在强烈的企业家精神鼓舞下,转变为具有创新意识的“自力更生的企业”,企业、政府、市场(股票市场)都有必要实行大规模的观念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