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开发援助在发展中国家减贫事业中的作用

作者 澤田康幸(教职研究员)、戸堂康之(教职研究员)
发表日期/编号 2010年12月 10-P-021
研究课题  
下载/链接

概要

  本文根据RIETI的研究课题“开发援助经济学”研究会的成果,概要考察政府开发援助与经济增长和减贫的关系,并对今后进行展望。关于国际资金向发展中国家流入的情况,一般来说可以观察到,随着受援国的经济发展,从政府开发援助(ODA)向增加直接投资(FDI)或银行贷款转变的趋向。例如,即使在政府开发援助依然占有很大比重的南亚地区也可以看到,在1980年初期印度实施经济自由化以后,银行贷款、直接投资和股份投资在不断增加。本文从这种国际资金流动大趋势的观点出发,论述政府开发援助为实现减贫所需要的三个必要条件。第一个条件是,作为提供援助方的决策问题,必须把援助分配给贫困成为重要课题的各个国家,而不是援助已经相对发展了的国家。第二个条件是,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援助,政府开发援助必须具有能够有效促进受援国经济增长的机制。在这种机制下,通过经济增长实现减贫。第三个条件是,在政府开发援助这一国际资本的流动中,与其相关的交易费用必须控制在适当的水平,否则,政府开发援助的效率性会受到妨碍。尤其是关于第二个观点,在已有的实证研究中,肯定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效果的研究较多。但是另一方面,未能明确观察到开发援助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效果的意见成为主流。不过,从我们研究会的研究成果来看,与第二个必要条件相关联,可以观察到优惠借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和技术合作援助对改善生产率的效果。另一方面,关于第三个条件,实证研究表明,援助泛滥会成为增长的制约。东亚各国和南撒哈拉非洲各国的政府开发援助的不同效果,或许可以从这些因素中得到解释。进而关于第二个必要条件,从日本的开发援助可以观察到促进从日本直接投资的“先头部队(vanguard)”。这些研究成果从实证上验证了援助、直接投资和贸易形成三位一体的日本经济合作,即所谓“日本政府开发援助模型”。本文不仅梳理了这些模型和假说,而且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整理了与三个必要条件相关的各种各样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