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研讨最前线(2002年6月号)

东北亚地区合作的意义与战略

深川由起子
经济产业研究所教职研究员

  日本前首相小渊惠三在世时曾提出希望与中国的江泽民主席和韩国的金大中总统一起探讨东北亚的经济交流问题,由此而引发的大型项目,今天我要讲的就是有关这个项目的报告的部分内容(这里所说的东北亚,指的是日本、中国、韩国和台湾)。在这里,我想提起的问题是能否可以将东北亚的经济增长活力看作是日本摆脱危机的契机?日本是否可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效地利用该地域的经济增长活力?这种做法与产业空洞化论点是否有所区别?等等。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经济的中心已经从东南亚转到了东北亚。如果看一下东亚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图1.)就可以知道,金融危机之后韩国和香港的经济复苏速度远远地超出了除中国、韩国、香港、台湾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东盟。东盟各国及地区的情况无论如何也好转不起来。此外,在仅仅3、4年的时间里,包括从日本和台湾的产业转移,中国的产业集结迅速展开。日本的媒介充斥着产业空洞化的论调,但是在韩国却很少听到类似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进展造成韩国产业空洞化的说法。究其原因,可以举出这样的现象:目前韩国正在与中国之间建立起分工体制,在其调整过程中它摈弃了求全的产业结构,所以韩国面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仍然具有信心。

  东北亚与东南亚相比,具有其显著的区域性特点。其一是该地域仍然存在着冷战,因而需要建立完全自立型的产业结构。结果形成了产业基础庞大、本国企业比重大的特点。在中国和韩国,本国企业在销售额和在上市企业中占较大比例,而东盟国家中外资企业占了多数。据认为,这是因为东北亚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教育水平较高,特别是理工科人才资源丰富等原因所致。如果以这样的地域性特点为前提,则可以考虑该地域存在着各种可能性,例如作为生产基地、作为销售技术的市场、作为获得人才的市场等等。

  首先,作为生产基地来说,日本、韩国和中国的产业结构很相似。如果考虑到作为起主要作用的本国企业根基很稳固这一点,则今后在产业调整之际,企业并购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比起来自未开发地区的直接投资的作用更加重要。

  其次,产业基础牢固这一点表明,作为技术市场是很有前途的。例如,90年代起日本的技术出口对象中,亚洲已经超过了美国(图2.)。因此,以东北亚各国的本国企业作为交易对象,可以有多种可能性,比如技术销售合作、OEM(使用委托方商标的委托加工生产)采购、提供品牌、共同研究开发、战略性合作等。但另一方面,存在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这个大问题,因此虽然该地区作为技术出口的对象国很有前途,但若不采取有效措施,则会出现许多麻烦。

  最后,作为人力资源市场,日本尚未充分加以利用。东北亚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较近,人员移动成本低;而且除日本人之外,外语能力较强,易于交流沟通,从这些方面来看,也将是人力资源较大的潜在市场。无缘无故地抛弃能够达意的汉字文化"也实在可惜。

  至于消费,可以看到非常相似的模式:高速经济增长使中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消费兴旺,发展速度快。该地区的人口动态亦呈雁队型,在人口老龄化大浪中日本率先,其他国家和地区接踵继至。将来若以日本为中心形成老年人的成熟市场,发展到市场的一体化,对日本来说是也许是一个易于进入的市场。

  然而,要实现经济上一体化,必须要有大的变革,目前只有日本才具备为达到前沿技术彻底改变产业结构的能力。如果日本发挥其在成熟的高端市场方面的特长,顺利实现产业结构的变革,这本身就可能成为东北亚一体化的突破口。1)在传统制造业体制的软硬件之间的连接上日本依然是强项;2)在感受型的软件产业方面,尽管亚洲各国有所分工,但是日本式的感受性将依然会留下来;3)从人口动态来看,日本走在老年化的最前列,适应老年化需求的市场大部分集中在日本国内,存在着许多潜在的服务需求;4)关于环境保护,同样地,在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之际,优先考虑的是明天的富裕生活而并非环境,在机械技术方面也要求达到更高的水平,因此日本并非轻易地会被其他国家追赶上。结果,日本实际上在上述1)至4)方面还保持着自然优势,而且几乎不存在足以构成威胁的进口。如果日本将重点转移到这些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就会取得进展,亚洲其他国家与日本的差距就会拉开,亚洲的市场就会扩大。

  此外,日本在储存媒体等高精度中间产品方面仍然具有竞争力,汽车和机器人的系统产业部门、电子货币、交通系统、GPS(地球卫星定位技术)等也是日本的强项。东北亚的生产基地得到充实从而具备赶超先进的能力这一点,从能够灵活地采购价格低廉的零部件这一意义上来说,是日本受益匪浅的一项条件。即,如果参与到东北亚的分工体系之中,建立起日本式的分工体系,强大的竞争对手则会成为强大的同盟军。例如,从九州经由釜山直至中国的东北地区,将成为世界五大汽车厂开设工厂的大规模产业集结地。如果这类要素能够很好地组合,日本和中国的市场规模很大,就有可能实现相补型的产业分工。

  为了不至于产生所谓的"空洞化",日本应该强有力地推行产业分工,在某个方面建立起日本的优势。笔者认为,这优势可能是在整体设计与模块化生产单元之间的接口技术方面,或许可以分为模拟性的精致熟练技术和开口型总体结构化技术这两个领域。

  日本由于在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产业和数码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因此与韩国和中国相比,大约处于相同水平上。特别是数码技术的人才,韩国和中国的年轻人口多,具有强烈的创业精神,因此希望这些人才在作为高端市场的日本进行实验并取得成功,然后将业务模式带回自己的国家加以发扬光大,也是很不错的战略。若通过这样的方式在东北亚有了更多的通用模式,地域一体化也会相应提高。

  东北亚的物流结构在今后的10年里将发生彻底的变化。韩国和中国,都在大规模地向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求在这些设施的周围形成自由贸易城市之类的区域。例如,釜山港不仅做到了24小时通关,而且还精简了报关程序,缩短报关时间,在这些软件方面积极采取措施;由于中国没有深水港,因此釜山港发挥了枢纽港口的作用,将货物从大型货船上卸下装在小船上运往中国。韩国还增加了汇集优秀人才的力度,最近决定实施特别签证制度,即突然来到韩国的外国商人,从觉得"这可以做",想亲自从事那项工作的一瞬间开始,就可以得到在韩国居留5年的签证。

  在这样的形势下,虽然日本依然保持着高技术水准和拥有前沿技术的优势,而在适应全球化发展方面则大大地落后了。关于通信和生物工程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无论从事实上,还是从法律上,都必须考虑自己在标准和技术方面扮演的主要角色达到了何种程度。如果在地域中尚起不到积极的制度上的主导作用,则将被淘汰。换言之,为使日本的基础设计能够在东北亚通用,变革制度的战略,比起临时应付性的防止"空洞化"措施将更胜一筹。

  我们还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经过这10年的时间,亚洲对日本的期待降到极低。如果日本自己不对产业结构调整下大决心,则无法发挥其主导作用。日本自身对东北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FTA)和地域合作持有怎样的远景设想,在结构调整中需要取得怎样的共识,日本自身不明确表态的话,信息就无法传达到对方国家。自由贸易协定的内容和结果,将取决于该协定将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制度化的地域合作框架。此外,是否可以单纯搞"人民友好"?从历时性角度应该如何考虑?在适应全球化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许多课题。

答疑

问:

海外似乎有这样一种期待,如果在亚洲建立起欧洲联合体那样的自由贸易协定,或许可以看到一线光明。您对今后10至20年是如何预测的呢?

答:

现在首先要确定究竟是日中韩三国同时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还是先在日中、中韩、日韩的两国之间缔结协定。首先,日本和韩国在制度上相似,因此除了政治和农业问题之外,韩国是比较容易打交道的谈判对手。中韩之间如果根据"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满足世贸协定第24条的话,也能打开出路。这样,日中之间最为微妙,将留到最后解决。

实际上,日中韩三国一次性解决的话,会给世界贸易带来很大影响,因此非同小可。最大的问题在于作为空白地带的日本是如何考虑的,但在日本国内尚未认真地就此进行认真地讨论。

最后,还有台湾的问题。台湾对此颇为关心。但在经济方面,只要是以国家为单位考虑谈判对手的话,现实情况就很严峻。日本不会违反这个原则在政治上采取主动的。

本稿根据在2002年4月12日召开的BBL论坛上发表的演讲添改而成。

>> 日本语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