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方看人才供给的课题

德井丞次
教职研究员

从地方看人才战略

  怎样培养全球化人才的讨论空前热烈,就在笔者撰写本文的今天,在同一天的同一张报纸上,刊登了两篇报道,一篇是介绍该报社主办的以全球化人才为题的研讨会,另一篇是介绍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为在理工科领域培养全球化人才进行的教育改革措施。这些热烈的讨论也带动了大学的教育改革,笔者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与这些讨论息息相关。不过,与任何事情一样,人才战略受到媒体关注也偏重于从大企业的角度提出问题,缺少从地方观察的视角,或者在地方努力拼搏的中坚企业的视角。因此,笔者想从这一立场出发,指出几个最近发现的问题。

地区培养人才能力的重要性

  笔者的研究小组使用《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按照性别、学历、年龄、就业产业等多个属性,制作了各都道府县之间的人才质量比较指数,分析了从1970年到最近年份的地区间人才差距的变化及其原因。结果显示出,在1970年时,除了各地区就业者的学历结构外,地区产业的选址也是人才质量差距的重要原因。但是在其后的大约40年间,产业选址的因素逐渐褪去,只剩下就业者的学历结构成为重要的决定因素。此外,还评估了年轻就业者跨越都道府县的移动,对地区就业者的质量及包括质量在内的人才总量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年轻就业者的移动,在人才总量方面,虽然存在人才进一步向以首都圈为中心的人才丰富地区集中的趋向,但是在人才质量方面,却观察不到这种趋向。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决定地区人才供给质量的是该地区内部的培养人才的能力。这是第一点,对这一点感兴趣的人,请参阅笔者研究小组的RIETI工作论文(以下称DP)“地区之间的人才资本差距与生产率”。

正确认识地区人才供给的现状

  在第一点已经提到,在人才总量方面,年轻就业者的移动确实导致了人才从地方向大城市集中,这是纵观整个日本时不可否定的趋向,但是当然也有例外的地区。在NTS的开头,提到了笔者任职的大学所在地长野县。读者或许会误认为长野县也是日本的缩影,然而仔细观察一下数据会发现,实际上长野县是一个极少的例外。从表示年轻劳动者移动给人才资本总量带来影响的指标(DP图9)来看,人才基本上是从地方不断流向城市。不过,长野县在1970年代后半期,虽然20岁的这一代人才流出,然而在其后的10年期间转变为人才流入地区。现在日本整体人口开始减少,令人忧虑会带来地区社会衰退乏力,只要有一点人才吸引力,就可以称之为该地区的优势。(我们对人才流出流入的定义是,设想该地区初中毕业时的人口继续升学,留在当地,以这时的人才量为基础,与20年后该地区的实际人才量进行比较,后者多于前者时为流入,反过来为流出。因此需要注意,流入流出并不是指该地区的人才绝对数量)

  继而笔者想指出的第二点是,认真分析人才供给方面的地区特性,发现并加强该地区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当我说“长野县是人才流入县”时,连许多长野县当地人听了都感到惊讶。因为与其相反,认为“长野县是人才流出县”的人很多。这是一种不进行统计,只依靠日常感觉而产生的错觉。比如有几个自己的高中同学去东京上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东京就职等等,只关注流出一方,就会产生这种错觉(如果这样计算,日本全国任何地方都成为人才流出地区)。因此需要计算流出和流入两方面,得出两者之差。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地区优势,就不能探索优势的原因、制定充分发挥地区特性的策略、对外宣传本地区的优势、进而吸引人才,就有可能自我消灭优势萌芽。

地方中坚企业的全球化人才战略

  不过,一般来说,虽然对自己地区的人才供给来源缺乏认识,但是在地方安营扎寨,在全球积极拼搏的企业并没有袖手旁观。一位经历了从小工厂起家,二战后飞跃发展,成为上市企业的繁荣时期的人士对我讲述过他的回忆,当时为了招聘人才费尽千辛万苦,跑遍了全国。现在,即便是在地方安营扎寨的中坚企业,也有许多勇敢地向业务环境全球化挑战的公司,这些公司已经开始积极聘用海外人才。

  前些天,笔者在平时多受关照的长野县企业家协会主办的研讨会上担任主持人,和县内的两家中坚企业的总经理及上市企业的人事部长一起,以人才战略为题进行了讨论。中坚企业中的一家公司是产业机械制造商,另一家公司是软件系统承包开发公司。虽然行业不同,但两家公司都在生产业务和招聘人才两方面向全球化积极拓展。而且,由于两家公司的总经理都是公司所有人,因此为了避免所有人兼总经理的弊端,他们一致认识到培养人才尤其重要,有意识地致力于培养人才。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大企业业绩低迷,似乎已无余力向公司内部培养人才分配资源,对此中坚企业形成鲜明对照,使人感到鼓舞。

  另一方面,当我问起有什么担心的事情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在全球化人才战略中,如果从比较国内人才和海外人才的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就会感到国内人才不能令人满意。这就是说,正如本文开头提到的,日本的高等教育不能充分回应社会对全球化人才战略的要求,两人的话似乎与最近经常听到的这一批评产生共鸣。不过,这些中坚企业由于在公司内部培养人才的愿望强烈,所以对国内人才缺乏回应社会要求的挑战精神和知性好奇心,或者缺乏在异文化中进行竞争的灵活性和坚强意志等,似乎感到不满意。这种情况与教育的根基部分相关,对于现在各大学等推行的“快餐式”全球化人才教育计划,是否能够真正回应企业的期待,笔者感到怀疑,各位读者认为如何呢?

2013年10月22日

2013年10月22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