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的历史性:对增长政策应考虑的问题

河村德士
顾问研究员

经济增长的历史性

  笔者的专业是经济史,所以想从稍微偏重历史的观点来阐述对经济增长的看法和近年的增长政策。近年来,对经济史的看法虽然出现多样化,但是在分析某个事物时,不能忽视该事物所具有的历史性。换言之,某个事物的性质并非绝对,应注意与时俱进。

  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经济增长一词,并非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经济增长一词出现在经济学专业书籍的书名中是在1955年前后(注1),政府机关的经济专家也立即注意到了这个词汇。1956年的经济白皮书宣告依存于战后复兴的经济活动已经结束,副标题是“日本经济的增长与现代化”,作为表述经济活动实际变化的词汇,开始使用经济增长一词(注2)。1960年公布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2年林周二的《流通革命》(中公新书)成为畅销书时,可以说,经济增长一词已经定形。

  GNP一词是表示国民经济活动的指标,通过该指标每年上升的情况来判断经济增长的概念之所以定形,是因为人们的期待总算勉强成真(注3)。增长通过劳动力人口增加和人均生产率上升,基本上能够实现。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在战后的日本经济中,机械工业化取得了进展,劳动者收入得到了提高(注4)。机械工业不仅对增加就业的波及效果非常大,而且具有实现高生产率的可能性。生产率上升带来了向企业和劳动者进行分配的资金,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并且建立了促进劳动者努力工作的协调性劳资关系的基础。商品和服务被大量生产出来,消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基础也得到完善。对于许多人来说,切实感受到了生活变得越来越好。

  然而,尽管经济增长一词已经定形,但是在人们的近旁,促进增长的经济基础却开始出现了变化(注5)。也就是说,以冰箱、电视这些不太个性化的商品为中心形成的大众消费社会,开始向进一步满足人们选择性需求的消费社会转变。这种变化的影响出现在例如汽车产业,多品种少量生产的特征开始增强,成本上升的压力不可避免,提高生产率的极限开始显现。当然,即使在70年代以后,至泡沫经济崩溃为止,日本经济仍然实现了稳定的较高增长率。不过,像经济高速增长期那样年增长率10%的数字已经成为过去。

  由此可知,经济增长对于日本人的经济活动来说,是某个时代的产物。虽然从中可以看出,机械工业的普及可能是高增长的前提条件,但是在不同的需求形态下,这种产业结构并非经常能够提高生产率。而且,人们追求个性消费的需求,在其他方面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并提高了该服务业的比重,但这些产业原本就无法过于期待生产率上升。即便如此,由于不断实现增长是社会常态这一认识广泛定形,因此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日本经济被认为是应进行治疗的异常状态。

对增长政策应考虑的问题

  现实的经济状态很难认为具有增长性质,在冷静地接受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如果认为当前仍然需要争取经济增长,就应该思考几个问题。这里只简单地指出两点。第一个是人们对经济增长一词寄予的期待。依笔者所见,人们大多是基于就业机会增加,工资增加,商机也扩大的印象来谈论经济增长。然而就就业和工资来说,即便生产率上升,也并不一定向劳动者进行分配,反而可能带来如何思考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课题。当然,或许可以听到,解决这些课题的前提是实现增长这样的意见,但是有必要一边再次追问什么样的社会才能成为有利于增长的土壤,一边思考增长政策。

  第二个是,增长未必只有通过加强市场作用才能实现。如果认为增长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提高生产率,那么生产率的作用来自于组织化的分工合作现场,因此如何认识企业活动变得尤为重要。不仅思考市场作用,而且考察带来增长的企业怎样分配资源,人们的积极劳动如何创造出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并找出作为生产组织的企业具有什么潜力,这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重要的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必要注意,成为经济增长关键的生产率上升,并不是通过加强市场原理或放宽监管,即加强市场功能就能直接实现的。

2013年8月6日
脚注
  1. ^ 武田晴人《高速增长》岩波书店、2008年、“前言”。
  2. ^ 据说在政策文件中,使用增长率多少%这一表述方式始于收入倍增计划时期。宫崎勇《战后日本经济—来自政策形成现场的证言》岩波书店、2005年、109页。
  3. ^ 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GNP统计的原型,据说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由英国经济学家创造的。吉川洋《高速增长》中公文库、2013年、“结束语”。在这个意义上,GNP也是历史的产物,由于产业革命的果实开始不断出现,需要总结创造出各种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状况。
  4. ^ 武田晴人《日本经济的战后复兴——尚未完成的结构转变》有斐阁、2007年。
  5. ^ 武田晴人《高速增长期的日本经济——实现高速增长的条件是什么》有斐阁、2011年。

2013年8月6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