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教兴国”的中国学习——引人瞩目的大学“风险企业”

角南笃
经济产业研究所 研究员

  继“平沼计划”出台之后,政府又推出了“远山计划”,日本以真正的“科技创新立国”为目标,最近连续公布了包含多项根本改革措施的方案,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扶持“大学创办的风险企业”。迄今为止,作为这种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典范,人们经常提到美国加州的“硅谷”。但是,实际上美国加州的硅谷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这和日本考虑的政府主导型的改革模式在社会背景上有根本的差异。另一方面,过去二十年来,中国政府积极地建设中国式“硅谷”。因此,对日本而言,与其着眼于美国,不如着眼于中国的改革经验更有意义。

  过去,中国重点进行了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最近中国已经开始积极制定政策,旨在吸引海外的中国科技人才回国,不仅在硬件,而且在软件——人力资源问题上也开始真正采取行动了。“中国硅谷”的发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1) 政府迅速地进行自上而下的制度改革,从而调动创业者和研究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
(2) 始终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心,通过制定明确的政策等推进技术创新的环境建设。
(3) 在重视基础环境建设、完善法制的同时,注重确保人力资源,尤其是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的政策。

中关村里的“大学企业”

  位于北京市西北角的中关村地区、作为“中国的硅谷”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关注。经过约二十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当今的中关村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一个象征。在该地区,有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三十多所高校,集中了中国科学院等两百多个科研机构,还有许多从各大学和科研机构独立出来的企业。

  中关村的历史始于1980年,当时受美国硅谷发展的影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陈春先博士以产、学、研一体化为目标,在该地区创立了第一个科技孵化企业。之后,相继诞生了一系列代表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从中科院独立出来的四通公司、联想集团、北京大学的北大方正、清华大学的清华紫光集团等。特别是象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由大学提供种子(创业)资金的企业在全国有两千多家(奥野志伟[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和企业])。而且,包括其它私营企业在内的高科技企业仅在中关村周边地区就达到四、五千家,销售额超过一千亿元(中国社会统计资料2000年)。

  自从1985年作出“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政府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开发制度的改革,为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的结合而不断努力。具体措施有:(1)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引入了争取研究经费的竞争制度。(2)成立TLO(技术转移组织),完善知识产权等法律法规,促进产、学、研之间的技术转移。(3)采取政策促进人才流动,允许在大学和各机构工作的研究人员兼职。(4)此外,改革制度,放宽对研究开发机构的限制,使产、学、研的共同研究进一步活跃(桥田坦[北京的硅谷])。代表性的国家级研究项目有:“863计划”(重点高新技术领域开发计划)和“火炬计划”(全国性科技实验区的建设计划)等。中关村1988年被正式认定为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999年国务院决定把该地区作为“科教兴国”的支柱之一。这些振兴政策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志在该地区创业的科研人员提议的。从表面上看,很多人认为中国政府实施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但实际上政府深受硅谷的影响,正在加紧跟上时代潮流。

确保人力资源是一大课题

  中关村今后的课题之一是进一步确保人力资源。特别是为了吸引海外的中国研究人员和留学生回国,该地区在研究经费、迁移经费、居住环境等各方面采取了优惠政策。去年,从海外回国的留学生在全中国范围内超过了七千人,中关村地区就达到一千人,其中的三百五十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今后,为了变“头脑流失”为“头脑循环”,随着各种政策性的努力,人们期望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中关村文化”向着硅谷文化进一步接近,形成一种由研究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宽松的网络。

  日本也在“第二期科技基本计划”中提出,为了产生更多的科技成果和更好地运用这些成果,必须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并且强调了政策的重要性:促进知识的新创造和通过知识来搞活经济。在考虑二十一世纪的科技体制时,为了达到“平沼计划”、“远山计划”的目的——让硅谷文化在日本生根发芽,我们从“中国硅谷”的发展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2001年7月17日

2001年7月17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