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TI电子信息 No.125(2013年11月)

提高工资的条件,不能只靠提高生产率

  本月的电子信息,介绍从生产率动向的视点,对安倍政权正在推广的增加工资课题进行分析的深尾京司教职研究员的见解。

  安倍晋三政权为了提高工资正在积极地向经济界施加影响。那么从生产率的动向来看,提高工资是否可能呢?如果可能,需要什么呢?

  整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由单位劳动时间能够生产多少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来计算。在单位劳动时间的实际GDP(例如1小时5000日元)中,单位时间的实际劳动成本部分(例如1小时3000日元)分配给劳动。因此,简单地说,如果实际工资的上升率高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率,劳动分配率(上述举例为60%)就会上升。

  如果劳动分配率持续上升,就会带来资本收益率下跌,设备投资减少,因此工资上涨不能持续。这就是考虑工资上涨时,劳动生产率的动向受到关注的主要理由。

◆◆◆

  下表的最上面一行把1970-2011年以大致10年为单位分开,下面显示了用日本经济整体的单位时间劳动成本(企业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加上社会保险费中企业负担部分等)除以消费者物价的结果(以下称“实际工资率”),以及劳动生产率(实际GDP除以总劳动时间)的变化。

表:劳动生产率、工资率与劳动分配率
1970~80年80~9090~20002000~11
实际工资率(单位时间劳动成本╱消费者物价)上升59.2%23.8%16.8%0.4%
劳动生产率上升51.3%45.4%20.8%16.4%
GDP平减指数╱消费者物价上升-12.5%-4.4%-5.7%-11.5%
劳动分配率(按GDP计算)变化19.4%-9.5%3.1%-2.9%

  主要数据源于经济产业研究所和一桥大学的“JIP数据库2012”及“消费者物价统计”。劳动成本和劳动时间中分别包括自营业主的劳动报酬和自营业主·家族员工的劳动时间。

  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在70-90年期间,每10年大约上升了50%。但是在90年以后的被称为“失去的20年”期间,每10年大约只上升了20%。另一方面,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带来了多少实际工资率上升来看,各时期之间有很大差异。

  在70年代和90年代,劳动生产率上升带来了基本相应的实际工资率上升,而在80年代和2000年以后,实际工资率上升远远低于劳动生产率上升。尤其是2000年以后,发生了异常现象,劳动生产率上升了16%,实际工资率却基本上没有上升。

◆◆◆

  为了解2000年以后实际工资停止上升的原因,我们进一步思考一下劳动生产率、实际工资率以及劳动分配率之间的关系。

  如果把劳动分配率定义为:以要素费用表示的名义GDP(“员工报酬”、“营业剩余及混合收入”、“固定资本消耗”的总合)中的总劳动成本(包括自营业主的劳动收入),就可以把它分解为下述近似公式。

  总劳动成本╱以要素费用表示的名义GDP=(单位时间劳动成本╱消费者物价)×(消费者物价╱GDP平减指数)÷(实际GDP╱总劳动时间)

  这里的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除以实际GDP的商值,大致可以认为它表示了日本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如果在这个公式的两边乘上GDP平减指数╱消费者物价和劳动生产率,就可以发现,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基本上等于劳动生产率的上升、GDP平减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上升、以及劳动分配率的上升的总和。也就是说,表中最上端的实际工资率的上升基本上等于下面三个项目的总和。

  从该表来看,2000年以后,实际工资停止上涨的主要原因在于GDP平减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下跌,劳动分配率下滑也产生了部分影响。GDP平减指数反映了包括出口在内的国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整体价格,而消费者物价只涵盖国内消费的对象,也反映了进口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

  今后需要进一步详细的分析,正如2013年版劳动经济白皮书所指出的,GDP平减指数╱消费者物价的下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的贸易条件(出口商品和服务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恶化。

  与经历过两次石油危机的70年代同样,2000年以后,由于出口价格比进口价格相对下降,日本整体收入流向国外,这导致16%的劳动生产率上升大部分化为乌有,使实际工资率停止上升。

  此外,使实际工资率停止上升的另一个因素是劳动分配率下跌。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分母的名义GDP中的“固定资本消耗(折旧费)”成为主要起因。由于以非制造业为中心的设备投资积累了资本存量,信息通讯器材等消耗快的资本所占比例增加等原因,“固定资本消耗”也扩大了。

  如果把向资本的分配限定为不包括“固定资本消耗”的网络“营业剩余”,用总劳动成本╱(“员工薪酬”+“营业剩余·混合收入”)计算劳动分配率,那么从2000年至2011年劳动分配率只下降了0.5%。

  一部分大企业内部保留了庞大的利润,或许有能力通过提高工资来提升劳动分配率。但是从日本企业整体来看,资本收益率低迷,没有在今后大幅度提高劳动分配率的余地。

◆◆◆

  如上所述,要想提高实际工资,不能只靠提高生产率,还需要降低贸易条件恶化的速度。像日本这样的进口初级产品,出口技术快速进步的高端机械和材料的工业国家,随着技术进步,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在某种程度上是无法避免的。例如,德国在2000年-2010年期间,GDP平减指数╱消费者物价也下跌了6.8%。不过,日本从2000年以后下跌了11.5%,跌幅确实太大。

  长期左右贸易条件的是日本的出口商品和服务与进口商品和服务的相对供求关系。要想阻止贸易条件恶化,重要的是增强在国外购买燃料的谈判能力,同时抑制向国外转移生产。为此,必须通过缔结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使日本生产的商品和服务更容易出口,并通过减少法人税提高国内选址的优势。向国外转移生产,将导致在外国大量生产与日本国产同等水平的工业产品,恶化日本的贸易条件。

  包括笔者的研究在内,对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表明,向国外转移生产可以使该企业收益增加,国内雇用也未必减少。但是,在国内减少采购会成为交易伙伴减少雇用和技术外流的原因,这些因素对于国内整体劳动力和其他企业来说,无疑有很大的负面效果。

  所谓向国外转移生产,可以理解为企业拥有的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国际上移动。根据标准的国际经济学,生产要素向国外移动,使该生产要素(经营资源)的所有者(以股东为主,如果是大企业,则包括许多外国投资者)受益。但另一方面,也使移动困难的生产要素(劳动力和土地)的所有者受损。

  经济产业省把支援中小企业,争取再有1万家企业向国外发展作为2014年度的重点政策。这样的政策有促使生产向国外转移的危险。

  在全球化不断进展的今天,日本在亚洲所处的状况很像日本国内的大阪和爱知县,如果大阪政府或爱知县政府促使企业向本地区外转移生产,能说这是正常的政策吗?现在,美国和法国都在推进制造业返回国内的政策,日本政府如果不理解把制造业的产业集群留在国内的重要性,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原载于2013年11月1日《日本经济新闻》“经济教室”栏目

2013年11月21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