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会不会代替美元成为下一个世界货币?随着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高,这个问题也逐渐成为了当下讨论的热点。日前,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教授Jeffrey FRANKEL寄稿本网站,在与历史上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种货币的国际化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展望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本月话题]将介绍该文的内容。
几乎是突然之间,人民币被宣传为下一个世界通用货币。就在近两年,人民币已经在多个层面上迈出了国际化步伐。在香港,人民币债券和银行储蓄市场已经迅速地发展起来。一些中国的国际贸易已经开始用人民币结算。以马来西亚为首的外国央行从2010年8月起已经可以持有人民币。
有人认为,在今后十年内,人民币有望代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货币(注1)。这种预测的依据是:第一,中国经济有可能在规模上超过美国。第二,鉴于一战后美元超过英镑成为第一大世界货币的先例。
也曾有观点认为,某种货币的国际性地位会呈现出惯性现象(Krugman,1984)。比如美元超过英镑成为首要国际货币的时间要远远滞后于美国经济在规模上胜过英国的时间。然而,以Eichengreen为代表的“新观点”则认为,这个滞后期是相当短的。直到一战后,美元才达到标准,成为了世界货币,而美元开始对英镑造成威胁的时期则是20世纪20年代中期。上述第一点是正确的。如果以贸易水平来度量经济规模,那么美国经济第一次赶上英国是在一战期间。随后,另一个主要标准出现了:即国家的债权地位;对该货币保持币值坚挺的预期,以及广阔的、流动性的、开放的金融市场等其他重要指标(注2)。第二点则指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区分“开始威胁英镑”/“与英镑并驾齐驱”这个概念(1920年代)和“超越英镑”/“取代英镑”(1945年)这种明显的现象。无论基于哪种理解,都可以看到,一旦具备了相应的条件,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崛起速度都是相当迅速的。因为,在1913年以前,美国甚至还没有一个常设中央银行。
美元是20世纪以来获得世界货币地位的三种货币之一。另外两种是日元和马克,它们都是在1971-1973年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成为主要世界货币的。(当然,1999年后,欧元也是如此。)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这两种货币都被认为是美元作为第一大世界货币的潜在竞争对手。当然,现在这种说法早就被淡忘了,因为日本从那之后很快就失去了竞争实力,而马克也被取代了。然而回顾当初,这两种货币在各大中央银行货币储蓄中的份额都在90年代初达到了峰值。
当下的人民币现象与之前三种世界货币相比存在着一些很有意思的差异。中国政府正在有意地使本国货币走上国际化道路。而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甚至是美国,都没有采取过这种措施,至少开始时没有。在这三个国家的案例中,出口产业部门 (随着货币的国际需求增加,出口竞争力会受到削弱)都比金融部门(有望促进货币的国际化)强大(英国和瑞士金融部门的势力更为强大)。在中国,对人民币升值及其对制造业出口造成影响的担心将左右最后的决策。
1973年后马克和日元的案例中,虽然德国和日本两国政府态度消极,但是他们的货币还是开始了国际化进程。在1914年后美国的案例中,美国民众从整体上对这种地位并不关心甚至持反对态度,只不过是一小部分精英人士促成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同样,就是这些以纽约联邦储备银行首任总裁本杰明•斯特朗为首的部分精英创建了联邦储备制度。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努力使其货币国际化的热情是否出于以下考虑:尽快结束国内金融体系的萧条局面,解除跨国资金限制,促成人民币升值。也许这些目标也会由某些精英组成的小集团来实现,就像一个世纪前斯特朗所做的一样。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政府所做的只是在海外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在国内金融体系中并没有相应的措施。想要使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这样做还是远远不够的。
参考资料
- Chinn, Menzie, and Jeffrey Frankel, 2007, "Will the Euro Eventually Surpass the Dollar as Leading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y?" in G7 Current Account Imbalances: Sustainability and Adjustment, edited by Richard Clarida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Eichengreen, Barry, 2011, Exorbitant Privilege: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ollar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Eichengreen, Barry, and Marc Flandreau, 2010, "The Federal Reserve, the Bank of England and the Rise of the Dollar as an International Currency, 1914-39," BIS WP no. 328, November.
- Frankel, Jeffrey, 2011, "Historical Precedents for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RMB," written for a workshop organized by 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and the China Development Research Foundation, October.
- Krugman, Paul, 1984, "The International Role of the Dollar: Theory and Prospect," in Exchange Rate Theory and Practice, edited by J. Bilson and R. Marst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61-78.
- Subramanian, Arvind, 2011a, "Renminbi Rules: The Conditional Imminence of the Reserve Currency Transition," (Peterse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September.
- Subramanian, Arvind, 2011b, Eclipse: Living in the Shadow of China's Economic Dom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