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引进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效果:根据地区间投入产出表对引进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分析

作者 石川良文(南山大学)、中村良平(教职研究员)、松本明(X城市研究所)
发表日期/编号 2012年7月 12-P-014
研究课题 建设可持续发展地区:新产业集群与功能分担
下载/链接

概要

  本论文利用把地区间投入产出表加以扩充的模拟分析,研究如果在遭受巨大地震灾害的东北地区(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引进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可以产生的恢复地区经济的效果和减排的现金效果。分析方针是将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引进量纳入分析因素,同时分别分析为复兴制定的各项能源政策规划在各灾区的经济效果(产值、引发收入金额)及二氧化碳的排放影响。在分析中,以震灾前的电力供给和产业结构为基础,分别设定震灾后这些电力供给的电源种类和电力用户的前景预期,根据结果的差异探讨电力供给的最佳方式。本论文按前景预期推算了关闭福岛县的核电站带来的电力短缺分别以火力发电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加以补充时的地区经济效果。具体来说,赋予所有前景预期相同的最终需求,分别推算了在每种前景预期推算的投入产出结构下产生的各前景预期的经济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优先全国的经济效果最大化,还是优先复兴东北和缩小差距”、“重视对整体经济的影响(生产波及金额),还是重视对被雇用者(被雇用者的收入)的影响”等问题上,存在顾此失彼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考虑在东北地区引进可再生资源的形式(本地区消费型还是向关东地区转移型)和比例时,需要政策上的判断。结果还显示出,从复兴东北和缩小差距的观点来看,基本上向关东地区转移型占有优势。另一方面,即使是本地区消费型,通过将环保方面的效果(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换算为环境价值(排放权信贷化),也会有助于复兴东北,缩小差距,说明环保经济政策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