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东亚供应链的国际化:包容性与风险

  本研究摘要根据分析结果,以政策意义为中心进行了大胆的论述,并非工作论文的组成部分。关于分析内容的详情请阅读工作论文。另外,在此论述的见解由执笔人个人负责,不代表(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的见解。

地区经济研究项目(第三期:2011—2015年度)
"关于地区经济的复兴和增长战略的研究"研究课题

  由于信息、通讯、运输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以及多边、地区及双边贸易自由化的进展,全球化使物品、资本、信息在国际间的移动成本下降。在这种环境下的生产活动,从采购原料到把商品送进消费者手中,形成了数次跨越国境的供应链。

  迄今在经营学领域,供应链管理(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研究的是为企业利益最大化而构建最佳供应链的经营方法,并积累了大量的成果,但是供应链的国际化也为经济学提供了几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第1,向当今世界市场出口许多高科技产品的出口国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有必要重新审视以产品为基础构建起来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paradigm)。目前以国际机构为中心,已经在尝试以供应链中的任务(task)为基础,构建贸易理论和数据。通过供应链可以飞速扩大中间产品贸易的贸易总额,加强地区化。而且,如果考虑到在国际供应链中,大部分附加值未必属于按Made in···所表示的国家,就有必要探讨扩大贸易给获得生产要素的国际差距带来的影响。

  第2,以前曾认为,如果产业结构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即便发生局部性供给危机,也会由于对替代产品的需求增加而抵消,在宏观上基本上没有影响。然而现在改变了看法,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供应链都会传播影响,局部危机可以给宏观带来影响。在经历了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和泰国发生的洪水之后,我们切身感受到了这一点。

  第3,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入国际供应链是走上工业化的有利条件,但是廉价劳动力一旦枯竭,就会陷入无法进一步发展的"中等收入陷阱"。在中等收入阶段,需要努力将低技能劳动积极地转移至发展阶段较低的国家,通过技能升级向供应链高端迈进。

  第4,生产工序被分割为多个任务,立地分散,国际供应链的地理距离延长,物流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产业立地重新配置改变了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知识密集型的总公司功能向世界少数地区集中,而生产功能则向利用廉价劳动成本、参与国际供应链的多数国家分散,不过在这些国家内部,加强了产业集聚。在日本的地方,量产型工厂向外国流出,受到就业不充分的困扰,但日本作为世界供给源正在加强发挥作用的差异化零部件和原材料的生产,却依然留在地方,让地方融入国际供应链的构思是空心化的必须对策。

  例如,在日本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日本制造商的影响力很小,美国苹果公司的市场份额很大,但实际上苹果产品的组装是在中国进行,日本的制造商作为苹果公司的供应商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苹果公司网页上公布的Apple's supplier2014中包含了792家业务点,其中日本企业最多,占276家。苹果公司的日本企业供应商集中在东京、京都和大阪,从事生产的企业中有130家业务点在日本国内,分散在全国各地,另外140家业务点设在东亚地区。位于东亚的业务点中有74家在中国,66家分散在东亚其他地区,位于各国的主要产业集聚地,日本的这种立地布局特点与把最后组装集中在中国的台湾供应商的做法不同。即使制造商的国籍和最后制造出厂地不在日本,日本企业以日本地方为基础构建的国际范围供应链发挥了关键作用的产品也能得到日本消费者的支持,而且如果大量出口到全世界,就可以对日本经济做出重大贡献。

苹果公司供应商的立地
总部国籍业务点立地
总部数向苹果公司供给的业务点数总部所在国东亚欧洲北美其他
中国其他
美国452205271622078
日本432761307466420
台湾44138221122011
韩国124323172010
中国1625-250000
新加坡9242191011
香港8200200000
其他1446101111941
业务点所在国总计239349144331611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Apple公司Supplier List 2014制作

  如前所述,国际供应链的发展不仅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收益,而且给迄今发展滞后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工业化的机会,或许还可以带来阻止日本地方空心化的包容性(Inclusive)全球化。不过还必须意识到,供应链也存在不利因素,会成为传播局部危机的渠道,增加各地区经济的不稳定性(Vulnerability)。

  带来不稳定性的原因之一是在SCM(供应链管理)研究中被深入分析的牛鞭效应(bullwhip effect),比喻终端需求中的需求概率变化沿着供应链越溯源而上,变化幅度越大,就像挥舞长鞭,手的动作虽小,鞭梢的波动却很大。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灾害等意外使局部断链,而导致整个供应链的功能瘫痪。根据本研究的分析,东亚供应链对于贸易额的稳定性,在电机产业与欧洲没有差异,但是在汽车产业,东亚则比较稳定,而且在东日本大地震和泰国洪水后短期内得到恢复,显示出了复原能力。今后的研究课题是探讨要想在享受国际供应链好处的同时控制不稳定性,应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政策。

2014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