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著者对本书的介绍(选自本书"前言")
从基础研究到实践性政策建议,本书帮你加深对"经济复活力"的理解
"resilience"一词具有"强韧性"、即"柔软而坚固"的意思,就像谚语"雪压柳枝弯而不折",是一种柔软的恢复"能力",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危机,都不折断不毁坏,忍耐坚持。
当然,"复活力"一词对于许多国民来说,也许至今还没有听惯。
不过,在2013年的今天,在全世界的经济界,尤其是在去年底执政的日本安倍政权中,"复活力"的概念正在成为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例如,在本书序言中,笔者介绍了全世界超一流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支撑和牵引世界经济的各发达国家的政府首脑集聚一堂的"世界经济论坛"(通常称"达沃斯论坛"),今年的主题定为"复活力(resilience dynamism)"。
在日本,"复活力"在安倍内阁的各种政策措施中也受到特殊重视,设置了专门负责构建复活力的部长(国土强韧化部部长古屋圭司),同时还成立了下属的有识之士特别会议(国家复活力(防灾、减灾)恳谈会),而且国会预定于最近制定相关的基本法(国土强韧化基本法)。在此基础上,正准备举国上下推进复活力建设。
世界各国、尤其是日本的安倍内阁如此重视"复活力",是因为包括安倍内阁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各种危机的存在。
经历过雷曼危机以后,世人终于开始发现,"全球化"带来的不只是好处,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灾难这一"现实"。因此,达沃斯论坛把复活力作为会议的主题。日本不仅经历了伴随全球化而来的世界规模的新型经济恐慌,而且经历了东日本大地震,知道了日本的经济、社会、以及国土有多么"脆弱"。正因如此,安倍就任总理后,把自己组建的内阁命名为"突破危机内阁",并精力充沛地致力于构建为突破危机所需的"复活力"。
构建复活力,在微观层面也是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使用的概念,而且在宏观层面,不仅在经济领域,在社会和国土等领域也使用,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其中重要性特别突出,而且多年来在学术界和实业界一直展开讨论的是经济领域中的复活力,即"经济复活力"。
基于这种认识,笔者从东日本大地震之前,就在独立行政法人经济产业研究所与本书的各位执笔人一起开展了关于"经济复活力"的研究( 注1 )。当时我们关注的问题除了大地震,还有"雷曼危机"。雷曼危机刚发生后,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其对日本的影响很有限。然而现实是,日本遭受的损害在发达国家中也是非常大的,而且在世界各国中,恢复的水平也非常低。也就是说,日本经济离"复活力"="强韧"还差得很远,它的"脆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如果对这样脆弱的日本经济放置不管,一旦爆发更大危机时,日本经济很可能将面临可怕的严重状态。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必须使日本经济本身强韧化,即构建"经济复活力"。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开始了各种各样的讨论和研究。
正在这时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非常遗憾,日本经济因此遭遇了更严重的灾难。
笔者经过反省认识到,到下次危机发生前,必须在所有方面使日本"强韧化",把迄今在经济领域反复讨论的"强韧化"向日本的社会、国土和全体国民扩展,并把它发展成"列岛强韧化论",以地震后在国会陈述和出版新书的形式,把建议诉诸于国家政治和社会舆论。在这个建议的影响下,现在政府正致力于推进国土强韧化="经济复活力"。与政府并行,我们也在经济产业研究所的研究小组对"经济复活力"进行了认真的探讨。
本书整理归纳了我们的研究小组从各种各样的视点,对如何确保经济复活力进行的讨论和研究。关于经济复活力的研究,是世界各国今后都将认真推进的领域,但是在大学却至今没有整理归纳出讲课用的"教材"。不过,目前围绕经济复活力的各种论点,已经展开了充分深入的讨论。
鉴于此,为了让世人了解我们经济产业研究所研究小组的讨论,笔者在设置于京都大学内、对复活力进行综合研究的研究所(京都大学复活力研究组合( 注2 ))的帮助下,策划出版了本书。
首先由笔者在序言中介绍实证和理论上的探讨,构建"经济复活力"不仅可以保证安全,而且可以带来"经济增长"。不但这些探讨,而且为构建经济复活力的"强韧化"措施还直接意味着,它应该成为目前正在热烈谈论的"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的重要支柱。
接下来在第1章和第2章中,中野先生和柴山先生从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和凯恩斯等人的经济思想的观点阐明,要构建经济复活力,不能只靠运用市场机制,必须有在某种形式上以治理即统治的力量为前提的"计划"能力。进而还阐明,以通过这种计划构建的复活力为基础的"稳定性",可以成为带来巨大经济增长的源泉。
今天的日本经济变得"脆弱"的根本原因是多年来的通货紧缩型经济衰退,因此,要想构建经济复活力,最重要的就是旨在摆脱通货紧缩的"安倍经济学"获得成功。江口先生在第3章中论述了可以作为安倍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的、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江口先生在介绍这个领域的各种理论的同时,通过论证现实中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从理论上阐明第二支箭(机动性的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及其与第一支箭(积极的货币量化宽松)的正确"合作"的不可或缺性。
包括上述讨论在内,迄今在"经济学"领域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有关"复活力"的研究。久米先生在第4章中对丰富的既往研究文献进行了调查,概要论述了这些经济复活力研究的各种派系,因此我建议立志研究经济复活力的研究人员和各位学生务必阅读本章。
以上是题为"对经济复活力的思考"的本书第一部分,接下来第二部分的题目是"以'实现'经济复活力为目标",记录了更具体且具有实践性的讨论。
在最初的第5章中,神田先生和森先生报告了对"国土强韧化投资"的有效性进行实证性检验的结果。在这一章中,他们使用宏观经济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 Carlo Simulation)显示出,由于巨大地震,日本的GDP在不久的将来会下跌至(平均值)470万亿日元左右,降幅高达约60万亿日元。而且其后还将持续遭受后遗症之苦达10年以上,10年间蒙受累计500万亿规模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计算结果显示出,如果适当地进行国土强韧化投资,那么第一,通过利用投资摆脱通货紧缩;第二,通过构建经济复活力,不仅可以使灾害最小化,而且尽管遭遇巨大地震,经济仍然可以强有力地增长。
继而在第6章中,经济产业省的松永先生从实践的视点,论述提高复活力的"经济政策"。在思考江口先生或神田先生论述的财政政策时,经济政策上的重要问题是"究竟如何使用金钱"。这种思考方式一般被称为"明智支出(wise spending)",本章将把创新纳入视野,对明智支出战略进行探讨。
另一方面,要想构建强韧的经济,还必须在实施上述各种宏观政策的同时,关注每一个地区共同体。这是因为,如果每一个地区共同体缺乏复活力,宏观经济就不可能充满复活力。鉴于此,在第7章中,社会心理学家矢守先生从理论和实践的两个视点,论述地方共同体的复活力及构建这种共同体究竟需要什么。
接下来在第8章中,发生东日本大地震时还在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担任所长的冈田先生,对包括生存危险对策在内的具有复活力的"国土和地区体系"究竟是什么,构建这种体系究竟需要什么,在充分关注各种微观情况的基础上,从大局和综合的视点,提出了社会体系论的政策论。进而把社会视为遭遇生存危险的生命体,论述了通过事先有战略性有节奏地激活社会活力的方法,来确保社会体系整体复活力的动态性和适应性。
继而在第9章中,作为更具体的措施,小池先生运用东日本大地震的经验和应用一般均衡模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结果,论述了从确保复活力的视点推进"社会基础整备"时,应采取什么样的指导方针。
接下来在第10章中,中尾先生、中野先生及笔者介绍了关于BCP(灾后继续生产计划)的讨论。要想构建具有复活力的经济产业结构,在产业界推进BCP是必不可少的。在讨论中,首先弄清了推进BCP时的课题,然后充分运用社会困境研究的知识见解,提出了实际上在全社会普及BCP时的实践性政策。
以上10章构成了本书的"经济复活力宣言",内容不仅限于以上介绍的所谓狭义经济学,还横跨了政治哲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领域,而且包括了从基础研究到实践性政策建议的广泛内容。
这些章节贯穿了共同的启示,作为结论上的重要论点,可以举出下述几点。
(1)为"非常事态"做准备的复活力措施可以带来"平时"的"竞争力增强"和"经济增长"(参阅序言、第5章、第6章、第9章)。
(2)经济复活力只靠"市场原理"很难得到保证,必须认真考虑(广义的)基础设施,根据正确的"统治=治理"制定"计划"(参阅第1章、第2章、第4章、第8章)。
(3)要想确保经济复活力,必须制定与货币政策密切配合的充分的"财政政策"(安倍经济学"第二支箭")(参阅第3章、第5章、第6章、第9章)。
(4)要想确保经济复活力,只论述经济体系的方式还不够充分,必须运用与其相关的人们的"社会心理"、"地区共同体的力量"和"组织力量"(参阅第7章、第8章、第10章)。
本书可以从序言开始阅读每一章,如果在各种结论中有您特别关注的部分,也可以挑选阅读与其相关的章节。我认为无论哪种阅读方法,都可以使您加深对经济复活力的理解。此外,在整理出版此书的工作中,得到了日本评论社斋藤博先生的大力支持;在为此书所做的研究中,得到了经济产业研究所和京都大学的各位同仁的宝贵支持。在这里笔者再次表示衷心感谢!
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各国,正面临着以希腊危机为代表的全球经济危机,而且日本更面临着预估损失达几百万亿日元规模的"首都直下型地震"和"南海海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危机。既然日本处于这种客观状况下,就必须构建突破这种危机的力量"复活力"。正因如此,日本政府目前正在推进本文开头介绍的"国家复活力"(或称"国土强韧化")措施。本书就是介绍在国家复活力中尤其重要的"经济"复活力的各种讨论。
包括世界恐慌和大地震在内,无论发生任何危机时,"复活力"都可以使我们避免遭受致命伤,并能够继续强有力地增长。笔者衷心祝愿本书能够为日本以及组成日本的每个企业和地区共同体获得这种复活力做出贡献。
2012年4月27日
藤井聪 于京都大原
脚注
- 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Trade and Industry)是2001年成立的政策智库,在从事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同时,发挥与政策实务人员的互动效果,以重证据的政策提案为使命,通过迄今已有10年以上的活动,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在经济产业研究所,笔者小组正在开展特定研究项目"为构建强韧的经济(经济复活力)的基础研究"。
- 为了提高地区、城市和国家的社会"复活力=强韧性",必须把考虑硬件方面的工程学因素和考虑社会复活力的人文社会科学因素融合起来。出于这种认识,作为京都大学跨学科融合教育研究推进中心的一个研究项目,我们成立了由京都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人与环境学研究科、防灾研究所组成的"复活力研究组合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