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力自由化经济学
- 八田达夫、田中诚 编著
来自编者的介绍(节选自本书“前言”)
本书是一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电力自由化问题的专业性研究著作。
以欧米为中心的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从90年代起就开始积极推进电力自由化。日本也决定到2005年将零售供应的自由化扩大到所有需要高压电力的单位。另外,还准备进行一系列的制度改革,如:创立全国规模的电力批发交易市场;制定输配电部门的规章;设立负责监测这种部门的中立机构等。但是,改革只不过刚刚起步,还有很多有关详细制定制度方面的重要课题需要解决,今后的道路崎岖而漫长。
本书充分考虑到电力产业的特性,根据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系统地分析了制定自由化制度方面的重要课题。在日本关于电力自由化问题,从工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居多,但立足于经济学进行分析的专业性研究书籍的出版还很少。本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自由化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编者希望以此能够有助于解决现实制度制定中的一些争议。不过,虽然我们期待本书能够对政策的制定有所帮助,但并非想提出集约化政策。本书所收录的论文均为学术论文,主要着眼点在于提供各种见解,以帮助做出政策性判断,而不是直接对电力政策提出意见。
本书的第一章首先论述了电力市场的基本结构。在具体描绘彻底实现电力自由化时的最终情况的基础上,论述了日本推进自由化的关键之处。首先介绍了作为电力市场标准模式的挪威市场的基本结构,然后与瑞典市场和PJM(宾夕法尼亚、新泽西、马里兰等州)市场进行了比较。特别是就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供电损失和供电混乱的处理方法,明确指出了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本章的特点是:论述了这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在制度制定方面的细微差别,但同时指出它们在基本结构上存在着共同之处。尤其是明确指出了电力自由化不仅可以控制原有单位对供电网的过多投资,还可以进一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另外,本章还指出电力自由化能够敦促发电设施的有效布局,有助于削减峰值用发电站,还可以敦促需要方有效布局生产设施、控制峰值消费。结论部分归纳了日本在这种电力竞争市场的基本结构的特征中,最终实现自由化方面的重要意义。
以下各章由四部分组成。第I部分详细论述了如何规划制定有关市场控制能力、供电网混乱的管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作等这些电力市场和供电网方面的制度。第II部分从拍卖理论、实时收费以及重视质量的限制政策等角度就制度的规划制定方面的前沿性研究进行了介绍。第III部分提出了全方位服务、环境、原子能发电等问题,探讨了电力自由化时代的公益性课题。第IV部详细论述了北欧交易市场、PJM等欧米国家的电力自由化动向。
八田达夫、田中诚
作者介绍
田中诚
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副教授。1991年东京大学经济系毕业。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经济学研究专业博士课程毕业。经济学博士。曾在东京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任职,还担任过财务省财务综合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等。主要论文有《控制电力急剧需求变动的实时收费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