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日本大地震对谈系列

第1回 战胜震灾,将日本产品制造的优势传给下一代

  本系列针对东日本大地震过后2-3个月这一时间点,邀请产业界的有识之士,就(1)震灾发生后的状况;(2)今后的前景与复兴工作;(3)大地震带来的教训;(4)意见和建议等发表看法,并与RIETI理事长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进行讨论,掌握最新情况,就今后产业复兴的具体策略和课题等,并根据相关调查研究的结果展开深入讨论。

  第1回对谈,我们邀请了日本汽车工业会的志贺俊之会长(日产汽车首席运营官)参加讨论。

中岛厚志中岛厚志(理事长):
  东日本大地震后,受灾地区的恢复成为头等大事,产业界,尤其是汽车行业,由于供应链的多处中断给全国性生产带来了重大影响。

  因此,今天我们请日本汽车工业会的志贺俊之会长(日产汽车首席运营官)就大地震的受灾情况,尤其是供应链多处中断造成的全国性影响,以及迅速进展的恢复状况谈一谈看法。

震灾后日本的生产方式也不会发生变化

志贺俊之志贺俊之(日本汽车工业会会长,日产汽车首席运营官):
  首先,因自然灾害的影响致使工厂停产一个月这种事态,在日本是史无前例的重大灾害。而且,据说各汽车生产商完全恢复生产要到10月以后,生产难以完全恢复的重要原因也还是由于东北地区供应链的断裂。

  几家供应商工厂被海啸冲走,或者工厂在避难区域内等,灾情十分严重。此次汽车工业会也积极展开支援恢复活动,通过与会员各公司总经理谈话,根据受灾的程度,决定还是优先对人员的救助支援。于是,在汽车工业会内部成立了灾害对策总部,保证信息的共享。

  由于供应链多处中断而造成生产恢复滞后,有人提出,多少持有一些库存的"以防万一"方式比以往采用的日本式"无库存"生产方式更好。人们还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或分散生产地,或构建多种多样的供应渠道。

  但是,我想没有人要改变作为根本的日本生产方式。日产也不会改变。不仅不会改变,而且日本产品制造对抗风险的能力还会进一步增强。我觉得如果汽车产业能够成功地加强对抗风险的能力,那么经过此次地震,还会起到强化日本产品制造的作用。

中岛:
  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政府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援助呢?

志贺:
  日本产品制造能力的根本是每一名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知道"自己必须做些什么",这样,在整体上产生了好的结果。这就是现场工作能力。我认为,这种现场工作能力,不仅在汽车产业,在此次所有的复兴工作中都在发生。

  我在公司里常说,想一想此次地震的规模,作为经历了3月11日地震的汽车产业就业人员的责任,必须将日本产品制造的优势传给下一代,决不能因为此次地震而决定离开日本,或者认为日本的产品制造已经穷途末路,决不能举白旗投降。战胜大地震,将日本的产品制造变得更强大,这才是对受灾群众的最大安慰。

  提到对政府的期待,为使灾区首先复原到地震前的水平,希望政府向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部件生产厂商提供复兴支援。现在,没有人想以此次地震为借口将工厂搬到海外,反而重新认识到应该"努力将日本的产品制造留在日本"。

  另一方面,我认为,重新开工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是因为日本的生产方式已经穷途末路等说法过于自虐。有人说,如果此次地震没有发生在日本,而是发生在其他国家,也许一辆汽车也没造出来呢。我们必须重新拾起自信,与政府一道,进一步深化日本的生产方式,建立更强大的汽车产业。

  此外,我们感到痛心的是,有人提出,由于日本的经济过于依赖汽车产业,或者过于依赖出口产业,因此应建立新产业。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否定迄今一直作为日本经济增长基础的汽车产业和产品制造业,那么即使创立了新产业也无法发挥日本的优势。

  例如,现在人们时常议论的再生能源问题,在重建受灾严重的东北地区时,给所有住宅都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或锂离子电池,并使用电动汽车,使用循环型自然资源。我热切期盼能以这种形式实现复兴。

  为实现这些愿望,首先要求经济产业省牵头,由国家拨出一些预算,将分散于日本各地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以及锂离子电池工厂等集中到东北,筹建一座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工厂。以大型联合企业的形式将各企业的技术全部融合进去,在这里创造就业机会。要在日本推广太阳能电池板,按目前情况必须从中国大量进口,否则供不应求。因此,在灾区建太阳能电池板工厂,既可创造就业机会,创造新产业,又可以创造可再生能源。我们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愿景。

野原谕野原谕(顾问研究员,经济产业省经济产业政策局调查课课长)
  供应链的复原正如志贺先生所讲的那样。有两点我们需要确认一下。

  第一,现在工厂复工是使用库存零部件,到了秋季,复原的供应商预计可以提供零部件,但是目前的过渡时期是否能够连续提供零部件?人们担心如果在这期间内库存零部件用光了,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您对此怎么看?

  另外一点,根据工业生产指数的预测调查,3月触底,4月有所恢复,比上月增加3.9%,其动力就在于汽车产业。据经济产业省调查统计部的调查,经济触底后反弹的主要原因是轻型汽车大幅度增产,然而汽车方面的分析人员则对此表示怀疑,因为轻型汽车也使用微机。所谓的3月触底4月反弹,从感觉上来说确实如此吗?请您谈一谈看法。

减产是所占份额减少,从供应链复原看日本的实力

志贺:
  关于微机,正如已经公布的数字,6月份左右库存将被用完,因此人们担心到10月份的全面恢复生产之前,在6月份至8月份之间会出现低谷。

  但是,没有人明知日本汽车产业将迎来二次触底,却袖手观望,大家都在采取各种手段来避免二次触底。

  有一点可以告诉你,大家事后都会感到震惊,大家都在24小时昼夜拼命工作。在这种状况下,美国已经减产一半,中国今后也将减产。这期间,我们的份额被抢走了。

  进而,世界各国的汽车厂商意识到"今后只依靠日本的零部件会有危险"。因此,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尽快实现复兴,不这样的话,即使工厂复工,也可能出现没有可制造的东西的局面,所以我们在拼命工作。日前的记者招待会上提出的"5月份恢复一半,6月份恢复到7成",现在已经改为8~9成。

  这就是日本汽车产业的实力。

中岛:
  眼下,不仅有震灾,还要限制电力。

志贺:
  电力受到限制,假使节电15%,还能与过去一样进行生产,就说明日本的产品制造水平还能进一步提高,从而也会增强在海外的竞争力。以往一直就是这样反复提高。看来必须转换思考方式。

中岛:
  请问野原课长,关于今后如何展开工作,应根据经济产业省制定的新增长战略,但是由于大地震的影响,在产业方面也会考虑到各种变化,您对此怎么看?

座谈会照片

如何面对空洞化的风险和财政风险?

野原:
  由于此次震灾,使我对日本崩溃风险抱有强烈的危机感。我个人认为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风险,一个是空洞化的风险,一个是财政风险。

  首先,就财政风险而言,在地震发生之前,有人测算,日本国债的95%面向国内售出这一现状可再持续五年。然而,为处理此次震灾不得不动员财政,致使可持续时间缩短了1~2年,因此在剩下的3年左右时间里,如果不能设法解决财政问题,按照现状就会出现依靠海外投资者购买日本国债的问题,会出现与欧洲各国同样的市场冲击,导致日本非连续性地崩溃。

  另外一个是空洞化的风险。日元升值已成常态,法人税减税5%的法案尚未通过。原定六月份做出是否加入TPP的决定也被搁置下来。在电力限制方面,由于电源结构将向火力发电和自然能源发电转变,今后电费有可能上涨。粗略计算一下,如果电费上涨10%,换算成法人税,负担增加额相当于增税15%左右,如果电费上涨20%,换算成法人税,则负担增加额相当于增税30%左右。虽然电费涨价目前尚未成定论,但是这些因素给在国内选址建厂可能带来不利,十分令人担忧。

  日本经济是通过出口产业盈利,增加财富,再渗透到内需型产业中,以此实现增长和富强的。出口产业存在于国内是极为关键的,迄今汽车产业处于核心地位。此外,日本经济强于他国的优势还在于产品制造与技术立国,如何保持和强化这些优势,关系到商务的优势,并能增加优势领域。

  政府要做的工作主要有,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上,菅直人首相在26日开幕的法国峰会上提出了"日出(sunrise)计划"。本省的产业结构审议会竞争力分会和政府的实现新增长战略会议,正在积极探讨强化供应链,以及今年夏季以后电力供求的追加对策。

中岛:
  根据野原课长的谈话,请问志贺会长,您在报刊等媒体中也提出了"六重苦",日本的汽车产业原本就面临日元升值、法人税、自由贸易协定(FTA)的滞后、劳动力限制、地球变暖对策、电力不足等各种风险和障碍,由于地震又导致供应链多处中断,事态极为严峻。您认为,在与海外的竞争中,或者在向海外的发展中,怎样发挥国内的现场能力?

战胜六重苦,全民合作

志贺:
  将生产留在日本,从政府来看是解决包括就业问题和劳动问题在内的空洞化问题。另一方面,从我们民间来看,并不是因为思乡而非要留在日本,作为跨国企业的经营者,出于保持国际竞争力的考虑,在日本进行产品制造也是十分重要的。

  此外,由于我们一直积极克服六重苦的困境,因此我们已经锻炼出足够的体力。现在如果去工厂看一看,那里张贴着"战胜日元升值"、"汇率即使升到80日元,也要留住日本的生产"等标语。为了在1美元兑80日元的情况下维持住在日本的生产,各工厂都在精打细算。在要求政府提出日元升值对策的同时,企业已经为即使汇率升值到80日元也要生存下去而不断努力,并在这种环境下实现创新。

  总之,官民在危机意识上达成共识,积极合作,努力重建处于若干逆境或趋向保守的日本经济。日本的汽车产业并没有放弃日本。现在日本还有力量重新站起来。通过此次大地震,日本能够再次渡过难关,留下这样的结果十分重要。为此,日本汽车制造商全体员工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致力于震后恢复。

中岛:
  非常感谢您鼓舞人心的谈话。

志贺:
  谢谢!

2011年5月26日召开
2011年6月21日日文版刊载

2011年7月20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