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研讨最前线(2006年1月号)

国际石油市场展望

小山坚
财团法人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综合战略部门研究理事

高涨的原油价格

  目前,原油市场的价格非常高涨。过去油价上涨一般都是由于阿拉伯石油禁运或伊朗革命等大规模的石油供给中断所造成的。然而这一次不仅没有发生类似事件,而石油价格却升至破记录的高位,我认为这种情况是由于与供需因素及跟供需没有直接关系的非根本性因素,如地缘政治问题及形成石油价格的机制问题等复杂地交错在一起而出现的。

  这一复合性问题的根本在于供给余力的减少。不仅是OPEC的剩余供给能力,全世界的石油提炼系统以及库存的供给链整体的剩余供给能力也在减少,因此,导致任何事态的发生都很容易引起市场的波动。

  目前,这种结构性的剩余供给能力降低的状况难以得到改善。为了恢复剩余供给能力,投资是必不可少的。到投资生效,问题得到解决为止,这一结构性问题一直会支撑石油价格,或成为石油价格大幅波动的原因而存续下去。

  WTI原油期货价格到2005年8月终于突破了70美元大关。现在已经看不出来"价格峰值",在市场参与者中以什么价格为上限进行交易为好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要点。2004年油价超过50美元时,当时感觉似乎已经涨到"峰值"了,但今后如果发生某些不测事件会出现怎么的事态,很难预测出任何方向性。

  造成价格如此大幅度上涨的一个因素是存在于需求方面。2004年的需求比上一年增加了约300万桶,这是时隔20年的一次大规模需求扩大,2005年的增幅虽降至一半以下,但在2004年时剩余供给能力已经降低,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此外,导致石油需求增长的主要是中国和美国。

中国的状况

  通过考察中国的石油供需关系可以发现2004年的需求增长了16%。中国是世界第二位的石油消费国,如果将其换算成实际数量就是一下子增加了80万桶,从而造成OPEC的增产。在原油进口方面2004年中国也达到了250万桶,与上一年相比增加了约三成。在进口方面,中国仅次于日本排在世界第三位,这样的一个国家如果需求增加三成当然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中国的原油进口大体上有一半来自中东。在中东国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沙特阿拉伯,接下来是伊拉克。原来中国是从阿曼及也门购买硫磺成分含量低的轻质油,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间,中国的石油公司加大了设备投资力度,逐渐转为购买中东的重质油。此外中国还从非洲及亚洲进口石油,最近引人注目的是从俄罗斯的进口,已经占到第五位,成为重要的石油供给来源。

  但是,最近中国的供需状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由于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同时在价格机制上存在国内限制价格,使出口石油更为有利可图,所以国内供给有减少的趋势。根据2005年1到7月份的统计,原油的进口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6%,与2004年增长30%相比降低了很多。另外,石油产品的进口减少了20%。对市场影响最大的中国供需动向今后将如何发展成为考察未来市场走向的要点。

美国的状况

  下一个要点是美国。从卡特里娜飓风带来的灾害就可以明显看出美国是能够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非常大的市场。美国的石油需求占世界总需求的四分之一,仅汽油的需求就约为中国的1.5倍。

  在美国市场上已经发生了供给瓶颈的问题。瓶颈指的是几乎满负荷运转的炼油设备和严格的质量标准等。由于这次飓风,汽油价格突破了每加仑三美元。在美国,原油价格与汽油价格通过期货市场联系在一起,可以说这是推动这次原油价格上涨的一个因素。现在美国炼油厂的运转率已经达到90%多,几乎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而且由于这一瓶颈似乎难以得到缓解,从而成为导致价格波动的另一个因素。

  卡特里娜飓风灾害之所以会成为问题是由于它袭击了墨西哥湾沿岸一带的美国石油产业的心脏部位。这里的石油生产约占美国总量的三成,天然气产量约占两成,提炼能力约占五成。飓风导致八个炼油厂停止运转,也就是说有145万桶(全美的8%)的日产量停产,这还只是因炼油厂停止运转而直接导致的减产,如果再加上因向输油管供应迟缓而导致的炼油厂运转速度的减缓,有人认为会达到每日300万桶。之后虽然逐渐有所恢复,但又受到飓风丽塔更大的破坏。通过IEA(国际能源机构)等的协调性释放储备,市场虽一度稳定,但结构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石油供给方面的动向

  从石油总体的供给来看,非OPEC产油国的动向又是如何呢?从2000年左右开始一直稳步提高产量,其间支撑产量提高的主要是前苏联,其中主要是俄罗斯。但是2005年根据IEA的预测,增加的产量只有上一年增产量的一半。这是由于俄罗斯增产量减少以及飓风带来的损害。这样一来,为了因应需求的增加OPEC就必须增加产量。

  但是,OPEC10国(不包括伊拉克)中,最近存在无法达到生产额的情况,除去部分国家,产量几乎已经达到极限。OPEC在最近这些年并没有在提高生产能力的根本上投资,最近的增产不过是灵活运用剩余生产能力,2002年时日产量约在700万桶,现在为200万桶。从国别来看,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伊拉克,OPEC的其他国家几乎已经没有剩余生产能力。

  而且,美国的民间石油库存以委内瑞拉的罢工为导火线,自2003年后一直低于过去五年的平均水平。石油库存的降低是努力削减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结果,从库存期间的缩短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

  在国际石油市场上,为了对应供求的变动,"剩余供给能力和缓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剩余供给能力的降低导致了市场"脆弱性"的增大。在这种情况下,2004年以后,发生了供给不安。之所以是"不安"是由于存在伊拉克形势的不稳定化、沙特阿拉伯发生恐怖活动、俄罗斯的尤科斯问题等种种问题,但这些并不必然意味着供给量的减少。真正是飓风灾害降低了供给量,这种相继发生的事件导致了不稳,进而造成市场价格的高涨。而在油价波动性(价格的变动率)较高的情况下,投机性交易就会增多,从而会进一步加速原油价格上涨和油价的波动性。

2006年的前景

  首先在需求方面,IEA最近调低了石油需求预测,认为未来石油需求会更平稳地增长。如果像目前这样的下降趋势一直持续下去,石油需求的增长速度或许还能够进一步放缓。OPEC、EIA(美国能源资料协会)也在过去的两、三个月调低了预测。

  另外,在生产方面,非OPEC国家增产的部分在IEA预测中也只有日平均50万桶。EIA的预测也较低,虽然前苏联国家的产量有所增长,但因为其他国家减产,所以只有30万桶。由于现在俄罗斯的增长放缓,不可避免地要少于2005年度增产的50万桶。但是,2006年度阿塞拜疆的输油管改建后可以全力进行生产,同时由于可能出现飓风影响后的反弹,能够预见到有相当程度的增产。

  关于OPEC,我认为近两、三年以沙特阿拉伯为中心,如何为提高生产能力进行投资是最大的课题。我们研究所与OPEC进行定期的意见交流,OPEC内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必须进行投资。沙特阿拉伯将原油生产能力的目标设定在日产1250万桶,在什么时机下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说是观察今后市场的要点。

  另外,还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将市场不稳定的可能性考虑在内,因此让人担心的是美国的供给瓶颈的问题。

  关于2006年,考虑到世界的石油需求的增加,其中中国、美国的动向,以前苏联为中心的非OPEC国家增加石油产量的动向,以及剩余供给能力、供给缓冲的恢复等,石油问题的前景并不容乐观。此外,目前IEA预测2006年的石油需求与上一年相比每天会增加160万桶。非OPEC国家的产量大幅度增长,日产量增加110万桶。其中伊拉克的石油产量与现在基本持平,为日产190万桶,OPEC10国的原油产量从2005年的日产2720万桶逐渐增加到2800万桶,考虑到这一点,供需平衡中供给只比需求略高,并不能说是从根本上得到改善。2004年、2005年的石油供给虽超过了需求,但原油价格还是如此高涨。因此,2006年的WTI平均值也肯定会在50美元到60美元之间浮动。

  从短期来看,可以说在目前的供需环境下石油价格会继续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上。但是,国际石油市场今后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需求的增加是否会减慢,非OPEC国家的生产是否真正能够增加等,同时影响市场心理的地缘政治因素等也很重要。2006年也会以高价为中心,高波动性也一定会持续。

围绕石油价格的长期展望

  最后,我想谈谈长期石油价格问题。我自己虽然也不能完全肯定,但我觉得对今后石油价格的认识将会有所改变。

  迄今为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80年代,石油价格必定上涨的观点是主流。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尽管价格很低,但由于开发石油的成本降低及产油国引进外资使OPEC及非OPEC国家都增加了产量,人们认为供需将稳定地发展,价格也会稳定在低位,EIA长期石油价格预测的变化从80年代到90年代虽呈上升趋势,但上升幅度很小。然而,最近的原油价格高涨给价格预测带来了影响。与2004年的预测相比,2005年的预测升高了。

  这其中还存在有关国际石油市场安定化的新的风险、威胁。比如,以中国为中心的石油进口的激增与对供需紧张的担心、不断强化的为获取能源资源而导致的竞争、地缘政治方面的风险等等。而且还存在迄今为止没有考虑过的制约能源供给方面的担心。即使有资源,但开发中投资风险的增大以及能源运输与海上航线安全等也成为问题。

  从长远来看,虽然存在对资源的各种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到2030年,存在因应能源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潜在供给能力。但是问题在于使潜力转变为生产能力的投资及供给链整体的剩余能力与如何回避障碍。消费国与产油国双方主要参与者展开的策略及政策也会影响到油价,这种状况今后还将持续下去,同时受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而无法进行适当的投资也有可能导致石油供求的不均衡。在这种意义上,应该时时警惕油价波动的持续及不稳定化的可能性,并以此基础来制定政策。

※本稿根据10月5日举办的研讨会内容整理而成(文责:RIETI编辑部)

>> 日本语原文

2005年2月16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