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研讨最前线(2004年5月号)

日本的产学合作与高校改革进展情况

矶谷桂介(※)
文部科学省研究开发局地震防灾研究课课长

前言

  目前,产学合作引人瞩目,政府的建议书和报告书也常提及,并将其与"高校改革"相提并论。例如,内阁府三年前开始召集产学官三方峰会,会上"推进产官学三方合作,高校改革势在必行"、"实现国立大学非公务员化,产官学三方合作才能顺利进行"等论调随处可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产学合作"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政府对国立大学的改革(本文称高校改革),2001年以后,政策上产学合作与高校改革已经并为一体。今天所说的"产学合作"涉及进行合作的企业和大学以及对其有影响力的政府和中介机构,而"高校改革"则指"政府"对"国立大学"的"制度"和"监管"方面进行的改革。

何谓产学合作

  在日本,产学合作是一个语义非常模糊的象征性用语,对其含意的解释因人而异。例如在产学官合作峰会上这是一个口号式的用语,而在地方公共团体及中央政府那里意义又有所不同。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针对研究领域使用"产学协作"一词,90年代政府报告书开始采用"产学合作"的说法。这里,我把产学合作定义为"分属产业界和学术界这两个不同领域的组织或人才,跨越领域界限,就知识和技术在一定时期内有目的地进行合作的互动过程或促进此种合作的计划安排。<

知识社会的产学合作

  随着知识社会(即把"知识"看做经济竞争力的源泉,由终生学习的知识劳动者所支撑的社会,这里是与"学习社会"合并起来而言的)的到来,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倾向,各个领域内参加、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日益高涨。

  首先,由于产业结构、企业经营上的变化,即(1)产业界"知识"价值提高(如"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出现);(2)经营上"企业联合型"的普及,即产学合作这一方法使得创造和活用"知识"成为可能,人们对"产学合作"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

  同时,在学术领域,学术研究、高等教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大力提倡将"产学合作"作为研究形式的理论和模式,教育界也认识到产业界是学生就业的去处,为了应对拥有大量知识劳动者的产业界对大学教育的需求,大学也积极努力,培养技术革新所需的人才。也就是说,大学(创造知识,培养知识性人才的组织)作为一种组织比从前更重视"对社会做贡献",从教育、研究过程到输送人才各个层面都与社会(特别是产业界或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

  还有,在政府的政策方面,中央政府为确保知识社会中日本的国际竞争能力,提出要"建立国家技术革新体制",通过产学合作促进"科学技术主导型的技术革新",大力推进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活用;地方政府则提出了建立高科技园区、产业集团化等举措。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的产学合作与高校改革

  下面回顾一下历史。

  战前以政府为主导对"大学"进行了整顿。战后在占领军的统治下高等教育实行一元化,几乎所有的高等教育机构都改为"大学"。20世纪80年代设置临时教育审议会(临教审)以后,成立了专门研究大学的问题大学审议会,文部省依据其研究结果进行高校改革,改革得以逐步实行。

  原来大学的学术研究由文部省分管。1959年设立的科学技术厅负责大学以外的科学技术行政方面的调整及部分实施工作,但实质上通过相关的事业团体也插手大学的研究管理。1974年以后,文部省内部将大学行政和学术行政分开管理。

  20世纪80年代,以通商产业省或文部省为中心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例如,依据高新技术社会的构想和国立大学共同研究制度,大学和企业可以利用民间资金开展共同研究,并将其成果转移到企业。起初有人批判这只是内部整顿,但确实培养了一批能够支持产学合作的人才。90年代前期十八岁人口减少,泡沫经济开始崩溃。在这种情况下,私立大学和各个地区开始广泛开展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相关措施迅速推广并与"高校改革"靠拢、并轨

  我认为,1995年的科学技术基本法及1996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促成了"产学合作与高校改革并轨"。据此,各省、厅特别是通产省出台了产学合作相关措施,与文部省的高校政策及高校改革逐步靠拢。

  具体来说,1995年通产省设立了高校合作促进室,1998年以技术转移机构法TLO(Technology Licensing Office)的形式实现了技术转移观点下的一个构想。资金方面推出了地域联合融资。这些举措属基本计划的第一阶段,可见此计划已切实执行。科学技术厅以大学和地区为对象开展业务。文部省也推出了有关"产学合作"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触及教师兼职、研究合同、知识产权的处理等制度性的问题。因此"高校(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1995年以后,向"开放型高校体制"发展的势头明显,并引进了第三者测评体制。当时提出要脱离所谓"护送船团方式"(对以旧帝大为首的所有国立大学的关照)的管理,创造"竞争性环境",就必须采用以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为主要途径的资金分配方式。

  依照科学技术基本计划,通过"产学合作"的方式最终将"科学技术"与"发展经济"联系起来,这一逻辑成为政策相关人员的共识,有关省厅纷纷加入"基本计划",竟相采取措施促进产学合作。结果使产学合作措施得以扩大。实际上"科学技术"的大部分是由"大学"来承担的,从利用产学合作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来看,大学已经加入了基本计划实施的过程之中,产学合作的措施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与高校改革靠拢。这一点在2001年后的第二阶段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得以明确,并在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体制下得到强化,其实施速度也加快了。第二阶段的基本计划指出,为实现具有国际竞争力并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目标,必须强化产业竞争能力,而强化产业技术能力,则产官学合作体系的改革必不可少,同时也提出了高校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

  在综合科学技术会议体制下,召集有关省厅的负责人,向专门委员会等有识之士就某一主题讲解各自的政策措施。这在分享创意、展开激烈竞争的同时,也相当程度上打破了各省厅间的界限壁垒。

  那么90年代后期,产学合作与高校改革开始相互靠拢的背景是什么呢?第一是日本政治行政情况的变化,即实现了在竞争和透明(信息公开)的原则下,以变化为前提,从上至下的迅速决策。第二是日本产业结构和企业经营的变化。泡沫经济崩溃后,企业被迫放弃论资排辈制(由工龄和年龄决定的工资制)和终身雇用制所支撑的教育(人才培养)、研究方面的自我承担主义(自己负担费用)。第三是大学的外来压力。劳动力人口减少、毕业生就业难、国家财政恶化等要求大学进行生存竞争和谋求社会的理解。

日本地区的变化与产学合作

  各个地区振兴文化、产业的思路与手段发生了变化。地方公共团体原来只是吸引企业,现在从扶植本地区产业的需要出发开始重视协调型的活动,并积极建设理工类公立大学。由于居民对新型"公共"概念抱有期望,也有"产学公民"合作的提法。

知识社会指示今后产学合作发展的方向

  以1995年为界,政策方面日本的产学合作迅速发展,基于规则和合同的产学合作势头渐增。从产业界总体来看,产业界给大学提供资金等方面尚未走上正轨,但企业已逐渐对产学合作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需要注意的是,从搞活经济的观点来看,研究方面对产学合作期望过高,甚至进行"产学合作"仅仅为了证实"高校改革"的合理性。

  下面就今后日本产学合作和高校改革的发展方向作一提示。(1)以搞活经济为目标的产学合作;(2)服务于企业技术合作战略的产学合作;(3)为实现知识财产的创造、活用、储备、继承而开展的产学合作;(4)为具有社会性的"大学"的教育、科研服务的产学合作;(5)为建立知识社会的基础和文化而进行的产学合作。这几种趋势将相互关联,同时发展。另外,今后的"高校改革"也会继续受其影响。

  目前,基于上述的观点(1)提出的"产学合作→贡献于知识的创造与活用→实现技术革新→经济增长"命题,各个领域的活动将会继续。必须注意的是,计划的实施和资金的援助要符合不同专业及其研究特点的需要。如果说知识社会中知识可以创造价值成为财产的话,那么观点(2),也就是说,从促进创造知识(性)财产的个人和组织的创造活动及活用"知识财产"的角度来看,今后产学合作的重要性会进一步增强。只是,大学的学术性知识财产和产业性知识财产既有一致的部分也有并非如此的部分。这需要今后不断摸索。但是,大学必须很好地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

  从大学经营的角度来看,为确保大学的自律性、发展教学和研究而开展"产学合作",有必要建立产学合作政策(包括知识产权政策、利益相悖政策)、整顿产学合作组织、培养和确保相关方面的人才。大学在"产学合作"中发挥作用使得大学自身在社会上的位置更加明显,这必然会促进大学向多种形式和类别分化。

  另外,关于日本传统的社区结构已经衰退、崩溃的说法流传已久,然而建立地域社区仍非常重要。大学参与建立支撑知识社会的"平台",正可以发挥大学(中立的和先导的)的作用和优势(同时也有抑制知识社会发展失控的作用)。

构筑"产学合作多元模式"

  在知识社会里,人们希望大学起到的作用是,一方面通过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从长远意义上为社会做贡献,另一方面则通过经常参加产学合作在中、短期内为社会做贡献。使两方面保持平衡十分重要,这需要充分考虑到"大学"的特性。

  总之,产学合作的本质是在包容"异质、多样性"的"场"里进行的互动过程,因此包括上述的五个方向性(1)为广义的知识财产的创造、活用、继承、储备做贡献;(2)为企业的技术合作战略做贡献;(3)对活跃经济做贡献;(4)对确立支持良好的教学、研究活动的"大学经营"做贡献;(5)对文化基础的形成做贡献)的"产学合作多元模式"是今后发展的目标。发展经济和发展文化的观点是可以兼顾的,不能只通过活跃经济谋求知识社会中国家社会的发展,而要各方各有侧重共同前进。

  现在的日本,已经经过"课题的共有"、"对各个课题进行讨论"的阶段,正处于从"摸索尝试、检查"到"建立新模式"的阶段(口号性的对策已经不再合适)。另外,政府主导的"高校改革"在各个大学的组织管理层面如何得以体现?这种改革能否引爆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主导的大学改革"?这些是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总结

  从"明治维新(美国黑船打开国门:走向国际化)"、"战后(盟军占领:走向民主主义和经济大国)",到"21世纪(走向IT革命、全球化)",再到知识社会,日本社会、日本的大学如何应对这一变化过程十分重要。虽然现在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但这也是大学可以自主设计组织和方针,进行自我改革的机会。也许有人会说现实没有这么容易,但却有可能性。我认为,充分施展日本在偶然中成就大事的才能(serendipity)、发挥日本优势的"产学合作多元模式"大有可为。

(※)4月1日起任东北大学总长主任助理

本稿根据在3月16日召开的BBL论坛上发表的演讲添改而成。

>> 日本语原文

2004年8月24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