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可以提高物价吗——对关键的工资不产生影响

吉川洋
教职研究员

  2013年4月提出了两年之内让消费者物价(生鲜食品除外)上涨率达到2%的数值目标,而以此开始的"全新维度的货币宽松"最终失败,最近的物价下跌了0.4%,比日本银行前总裁白川方明在任末期的下跌幅度还大。

  日本银行在11月1日的货币政策决策会议上,也不得不把实现物价上涨2%目标的时期从"2017年度内"推迟到"2018年度左右"。在近三年半里,这已经是第五次推迟(参见下图)。这等于日本银行自己承认,将于2018年4月迎来卸任的黑田东彦总裁在长达5年的任期中无法实现目标。

图:实现物价上涨2%的的时间被推迟五次
图:实现物价上涨2%的的时间被推迟五次

  为什么购买了250万亿日元国债,把日本银行的经常账户存款余额增加到300万亿日元也没能使物价上涨呢?本文想针对在零利率情况下实施的量化宽松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预期"进行考察。8月27日日本银行黑田总裁在美国讲演的题目是"通过'负利率下的量与质的货币宽松'重新确定预测物价上涨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点,至今仍在使用"通货膨胀预期",即物价上涨的"预期"。

◆◆◆

  正常经济状态下的货币政策是利率政策。在零利率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呢?虽然名义利率的下限可以在零以下,但是对企业和家庭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的是实际利率。日本银行的官方见解是,黑田总裁实施的货币宽松"以压低实际利率为起点"。实际利率是名义利率减预期通胀率的差,所以即使名义利率不下降,只要通胀预期上涨,就等于实际利率下降。

  通胀预期是对物价变化的预期,所以物价如何形成当然就是最大的问题。通货再膨胀(reflation)阵营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他们的思维方式基础是货币数量论。通货紧缩(物价下跌)起因于货币供应不足。实际上,根据货币数量论,增加货币数量是阻止通货紧缩的唯一方法。

  货币数量论的理论比通货再膨胀阵营嘴上宣扬的更强大。9月21日日本银行实施的"全面验证"主张,物价没有像当初(2013年4月)预期的那样上涨的原因之一是2014年夏季以来的石油价格下滑。然而现代货币数量论的最高权威、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主张,一般物价的动向并不受石油价格影响,完全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

  由于经济陷入长期停滞,潜在增长率下降,因此货币政策很难奏效。其结果,物价也不上涨。从货币数量论来看,这种见解也是错误的。物价并不取决于实际增长率,而是由货币数量决定的。这就是货币数量论。

  在古典的货币数量论中,货币数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是黑匣子,在这里"预期"并不发挥特别的作用。预期成为关键词是在过去30年间改头换面的宏观经济学中。在通货再膨胀阵营创建的新宏观理论中,只要央行大幅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预期就会上升,物价也随之上涨。这就是已然成为世界标准的宏观经济学。

  问题在于这个宏观模型是否把客观现实的经济正确地模型化。在理论模型中,只有1位相信货币数量论的"代表性消费者"。笔者认为,主流的宏观模型并没有正确地描述客观现实。

  不过也有人指出,自从2013年4月引进超级宽松政策以来,通胀预期有所上升。日本银行自己多次提到了通胀预期的统计,但是这种统计并没有寻找到有意义的通胀预期踪迹。这是因为从货币政策的目标来看,问题仅仅在于每个企业和家庭对未来的物价变化率的预期。

  通胀挂钩债券和普通国债的回报差(=溢价)是通胀预期的一个尺度,但这也仅仅是通胀挂钩债券这一金融市场参与者互相同意的"预期",是凯恩斯选美理论(Keynesian beauty contest)的产物。

◆◆◆

  从根本上来说,在思考物价问题时,需要从严格区别石油等市场性较强的因素与构成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商品和服务价格开始。前者即农产品和石油等初级产品的价格由调节需求和供给达成一致的国际市场决定。这其中存在许多期货市场,在这里投机、也就是"预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制造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决定过程与初级产品的价格决定过程不同。价格是生产者决定的,这时生产者最重视的是"生产成本"。

  在定价时,需要制定需求方的企业和个人都接受的价格。轻易提高面包价格的面包房,如果消费者认为其价格不公平,顾客就会跑掉。买卖双方都可以观察到并接受的是生产成本。在这种微观上的价格决定过程中,货币数量论根本就没有露面的机会。没有卖方只因预期未来物价会上涨就提高咖啡或钢板的价格。

  生产成本由人工费和原材料费(如果是能源和成品,还包括直接材料费用)构成。进口原材料的日元结算价格因国际市场的初级产品价格(以美元结算)和汇率变化而不同,石油价格下滑(或上涨)、日元升值(或贬值)会导致国内价格下滑(或上涨)。

  石油价格下滑确实会导致物价下跌,但即便如此,其他发达国家并未陷入通货紧缩。作为左右日本通货紧缩的关键变量,笔者关注的是给生产成本带来巨大影响的名义工资的动向。二战后,发达国家没有经历通货紧缩,是因为战后与战前不同,名义工资没有下降过。也就是说,名义工资下降刚性阻止了通货紧缩。然而在日本,从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这个阻止通缩的障碍物被撤销了。

  在决定工资的过程中,"预期"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预期是对迄今尚未发生的未来的事情、例如物价上涨的预期。买方和卖方、企业和工会等两个经济主体对于"未来"无法达成协议,双方在决定相互对立的价格或工资的问题上发挥作用的是过去和现在。这一点与经常关注"未来"的金融、资产市场有着本质的区别。

◆◆◆

  从2013年4月开始经过了三年半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货紧缩"不是货币现象"。最初的一年有人主张全新维度货币宽松政策获得了成功,但令人生疑。如果仔细查看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个别项目,可以看到,除了"能源"以外,"煤电"及许多"服务"项目也都受到了煤电费上涨的影响。

  产生物价变化的主角并非货币数量,而是石油价格。近期以来"预期"对于物价的形成没有发挥任何作用,预计今后对消费者物价的形成也不会发生很大作用。

※本中文稿由RIETI翻译

2016年11月29日《日本经济新闻》

2016年12月15日登载

浏览该著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