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光太郎
RIETI研究项目主任、教职研究员
在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的应有方式时,为了让员工为企业目标付出努力,应施加什么样的诱因,以及在什么层面上做出重要决策,对于企业来说是既老又新的问题。也就是说,这是对由首席执行官(CEO)层面决策的“集权化”和现场员工层面决策的“分权化”,哪种形式更为理想而展开的讨论。
◆◆◆
本研究特别对过去25年里,信息通讯技术(ICT)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99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詹森(现名誉教授)等对以下2点进行了分析:(1)虽然企业决策应依据只有现场才能获得的信息,但信息传递到CEO时需要花费“信息传递成本”;(2)如果在接近现场层面做出决策,那么就有可能与CEO的目标和意向相违,致使发生“利害对立成本”。
虽然有效利用ICT可以降低两者的成本,但信息传递成本的下降可能引起集权化,而利害对立成本的下降可能引起分权化,其效果未必是同一方向。
另一方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教授路易斯·加利卡纳在2000年的论文里,从获取知识的视点,把企业组织决策的应有方式进行了理论化。具体是指,通过劳动者自身为了获得必要知识的“获得知识成本”和依靠上司来解决问题的“传递信息成本”的大小,来决定最佳决策层面。ICT虽然能降低两者的成本,但传递信息成本的下降仍然引起了集权化,而获得知识成本的下降引起了分权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模型里,不管哪个成本下降,如果上司的能力有富余,通过增加下属人数,就会出现管理职务范围扩大、组织平面化的结果。
加利卡纳教授和同研究所的约翰·法里纳教授、及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尼古拉斯·布卢姆等在2014年的论文里,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证明上述理论的结果。他们使用了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8个国家、约1000家公司的数据,分析了利用ICT对企业决策产生的影响。
具体步骤是,首先着眼于总公司与工厂长的关系,发现使用能提高工厂长自身的获取信息能力的统一基干业务系统(ERP)软件,能促进对工厂长的权限下放。另一方面,使用可以降低企业内部传递信息成本的内联网的企业,工厂长的自律性较低,在决策上更倾向于集权化。
其次,从工厂内部工厂长和劳动者之间的决策关系来看,使用被认为可以提高劳动者获取知识能力的CAD、CAM(由计算机设计并制造)的企业,劳动者的自律性较高,直接向工厂长进行汇报的劳动者人数也较多。另一方面,内联网的存在并没有对工厂长的集权化产生非偶然性影响。
哈佛大学副教授朱里·沃尔夫在2012年的论文里,以300多家美国大企业为对象,对19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的企业组织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平面化有了进展。例如,废除了位于CEO与部门经理之间的首席运营官(COO)等职位后,从1986年的1.6降至1998年的1.2,阶层有所减少。而且,对CEO直接汇报工作的干部人数在同一时期也从4.4人增加到8.2人,管理职务的范围有所扩大。
不过,他们也强调像这类由于平面化而在世间宣传的组织内权限下放并不一定会发生。
论文指出,向CEO直接汇报工作的干部里,增加的并不是普通的部门经理,而是以功能分工的各部门经理。尤其是越有效利用IT的企业,首席财务官、首席人力资源官等管理部门经理的职位就越多(请参阅下图),形成了在接近企业最高领导的层面进行决策的现象。
(向CEO直接汇报工作的干部的职位数、样本平均)

◆◆◆
形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信息通讯成本急剧下降,位于展望整个企业的各功能部门经理调整相互之间有较强关联的业务、追求互动效应变得容易。
另一方面,该研究发现,对于CEO自身的决策来说,企业组织的平面化是为了CEO加强与下属的联系,“进一步深入基层”。但这并不一定是为了加强与部下的纵向联系,而是为了活跃高管层的讨论,重点在于团队内部信息的横向流动和合作。
并且,从CEO的时间分配来看,企业越平面化、直属部下越多的CEO,为事前策划、跨部门、有各种人员参加的会议占用的时间也越多,个人独处的时间减少。这说明,时间紧缺的企业最高领导加强了出席会议并亲自决策的倾向。由此看来,可以说通过有效利用ICT来降低信息传递成本的效果超过了预想。
◆◆◆
进而看一下日本,软银的孙正义总裁在IT革命的黎明期就把ICT有效地运用于集权化,这是很少见的例子。孙总裁让部下彻底收集信息的方法在90年代被称为“魔鬼训练”,其后,对1万件以上的财务数据(每天结算)进行即时分析,为经营判断做出了贡献。
ICT的影响甚至扩展到劳动者的工作方式,例如无需考虑场所的灵活的工作方式“远程办公”就令人深感兴趣,可以削减办公场所和上下班所需要的成本,对员工来说也是一种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节奏进行安排的工作方式。
但另一方面,潜在的问题是,在同一场所·同一时间工作才能获得的交流、信息共享、团队合作等互动效应得不到发挥。并且,没有上司监督可能对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产生影响。当然,通过电子邮件、内联网、云计算等实现了信息共享,促进了远程办公,这是毫无疑问的。
其中,有些企业虽然居家办公成为主流,但由于ICT的进步,他们在网络上制作了与实际职场完全一样的假想办公室。以居家办公形式开展咨询业务等的远程办公管理(北海道北见市)就是一例。在该公司的网站,只要点击一下员工在假想办公室里的座位,就可以多人通过视频举行会议,面对面地讨论问题。远程办公迫使易于权限下放的工作成为中心,北见市的新尝试就是为了广泛发挥远程办公的潜在优势。
◆◆◆
对日本大企业至今尚未充分利用ICT的批评很多。以往认为,向员工下放权限和调整员工层面的横向信息传递已经得到充分发展,所以把ICT用于集权化、强化高管层时的余地和好处反而更大。因此还需要大家转换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