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会出现缺少劳动力的现象?

日期 2013年9月20日
演讲者 内川秀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新邻域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人 青木幹夫(经济产业省通商政策局南西亚室长)
下载/链接
导言

  [本月话题]介绍BBL会议内容,根据调查结果,对印度为什么会出现失业和半失业问题进行考察。

摘要

从长期观点看经济增长

内川秀二写真  印度从1991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从进口替代工业化逐渐向全球化转变。从GDP增长率(1991-2011年度)来看,这20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为6.7%。如果今后20年继续保持这个增长率,实际GDP将增长4倍左右,尤其是服务业增长迅速。而且增长率最高时达到9.6%,最低时也达到4.0%,可以说一直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经济增长。一提起印度的第三次产业,就会想到以IT为中心的商业服务,但实际上其面向国内的服务非常多。

  从2011年度起,印度的经济增长出现了阴影,印度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度GDP增长率为5%。从主要产业的每季度GDP增长率来看,制造业的变化尤其剧烈,2011年第3季度以来的增长率接近0%。2005-2007年度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9%时,以制造业为中心,投资出现了过热。2010年左右,印度经济的投资热冷却,尤其是制造业的投资过剩日益显现。

  服务业虽然还保持着比较顺利的经济增长,但也在逐渐下降。包括贫困阶层在内的收入上升,随着国内物流扩大,商业和运输业也实现了增长。此外在这20年期间,城市近郊的开发也正在迅速发展,在大城市或地方城市,以前的野地建设起了公寓群和购物中心等,诞生了新城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医疗的支出也在增加。在全球化的浪潮中,IT和IT相关产业通过印度向全世界出口服务取得了迅速增长。

各产业GDP结构的变化

  比较一下1993年和2009年的各产业GDP结构,可以看出,农业的比例从29%下降到18%,而服务业的比例占据了GDP的一半以上。另一方面,制造业的比例为16%和15%,没有什么变化。制造业在20年期间稳定地保持了年均增长7%,但是这个增长率说明,在印度经济整体增长中,制造业所占GDP比例相对来说没有增加。

  下面再比较一下1993年度和2009年度各产业的就业人数结构。2009年的农业人口比例为53%,仍然很高。也就是说,占GDP比例只有18%的农业,在就业人数结构中却占了一半以上。这意味着,农村还有过剩的劳动力。虽然服务业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就业需要达到一定教育水平的部门较多,因此就业人数没有大幅度增加。制造业从10%增加到11%,几乎没有变化,建筑业从3%增加到10%。

制造业为什么发生劳动力短缺?

  据日资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印度劳动力短缺,而且地方城市的服装制造企业的负责人也指出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不过从印度整体来看,半失业问题严重,其原因在于贫困。对于这种矛盾的现象应如何解释呢?

  劳动力短缺包括"技能劳动力短缺"和"简单劳动力短缺",导致前者的主要原因是迄今的教育水平低,企业内部培训不够;而后者是由于农民工的流入追赶不上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印度的统计分为"组织部门"和"非组织部门",所谓组织部门是指使用动力系统的,就业人数在10人以上;不使用动力系统的在20人以上的工厂,适用工厂法。在服务部门,基本上员工在10人以上的公司都被视为组织部门。

  在制造业的就业人员中,有80%在非组织部门就业,教育水平比较低,工资也比较低。由于劳动合同也不稳定,因此以农民工为中心,不得不在恶劣的条件下长时间劳动。非组织部门中还包括传统的家庭手工业。从附加值来看,组织部门远远高于非组织部门,在1994-2005年期间增长了2倍多。

组织部门的无就业增长

  可以说,拉动印度制造业增长的是组织部门,而实际上吸收劳动力的是非组织部门。在印度,组织部门的就业停滞不前,有人指出,原因是员工在100人以上的企业适用劳动争端法,受该法影响,就业被抑制。此外还有意见认为,原因在于印度企业为了避免工资上涨而选择了资本集约型技术,或是由于产业结构向资本集约型产业转变。

  不过,劳动争端法的影响未必会成为劳动者整体人数不增加的原因。而且工资也并非长期持续上涨。从就业和实际工资的动向来看,1990年代中期的投资热使劳动者人数增加,但其后随着投资热冷却,劳动者人数也趋向减少。

  继而在2004年度以后,第二次投资热又带来劳动者人数急剧增加。特别是2000年代后半期,劳动者人数急剧增加成为印度组织部门的特点。随着经济增长,工资一路上涨,2004年以后,不但工资上涨,劳动者人数也不断增加。由此可见,为了避免工资上涨,企业选择了资本集约型技术的说法不能成立。

  另外,印度也放宽了限制,派遣劳动者的比例在2003年为24.6%,2009年上升到32.8%。对德里近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进行调查的结果,许多企业为了节约经费(躲避社会保障费负担)和避免劳资争端(罢工),除了需要技能的工序以外,在其他工序积极采用了派遣劳动者。派遣劳动者在OJT(On the Job Training)期间学习最低限度的必要技能。在城市近郊,包括制造业在内的非农业就业机会越来越多。

简单劳动力的来源

  我们在印度的两个地区对简单劳动力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查。旁遮普邦(Punjab)卢迪亚纳市(Ludhiana)是服装产业集群地,同时也是自行车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方兴未艾的地区;泰米尔纳德邦(Tamil Nadu)蒂鲁巴市(Tiruppur)主要是服装产业迅速发展的地区。为了分析比较简单的劳动力供给来源的服装产业集群地及其工业化的影响,我们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选择了中等城市作为调查地。

  在印度,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种姓制度与收入分配在某种程度上成正比。雇农在农忙时期帮助自耕农或佃农耕作,以获取收入,被称为"贱民(Untouchable)",无论社会地位还是经济地位都处于农村的最底层。

  不过,这种结构随着时代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种姓地位高的地主,他们自己不劳动,子女们拥有高学历,如果找到工作,就从农村移居到城市,然后把自己的土地出售给比较富裕的自耕农。结果,自耕农的比例升高,印度的农村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在以前地主势力强大的地区,出现了属于自耕农的人们开始拥有政治力量的现象。另一方面,雇农依然属于贫困阶层,种姓地位低的问题延续至今。

  在城市近郊的农村,没有土地的雇农成为工人,去工厂上班。受过教育的人则从事收入高于一般工人的服务业工作。在远离城市的地方,无法去工厂上班的雇农仍然务农,但农业机械化取得进展,对雇农劳动的需求不断减少。在卢迪亚纳市近郊农村进行调查的结果,无土地者从制造业获取的家庭年收入为47358卢比,大面积土地所有者从制造业获取的家庭年收入为83060卢比。大面积土地所有者的子女们受过高等教育,作为经营决策者或工程师从事制造业工作,收入水平远远高于作为简单劳动力就业于制造业的原雇农。可以认为,在城市近郊的农村,就业于制造业的简单劳动力的供给来源以雇农为主。

农民工调查

  对于来自比哈尔邦(Bihar)的农民工来说,在工厂就业比务农或建筑劳动收入高、工作稳定。不过,贫困地区农村的最底层雇农没有能力负担外出打工的风险,因此,佃农中的低收入阶层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

  在卢迪亚纳市的调查发现,拥有土地的农民工家庭占78%,农民工一般在卢迪亚纳打工10-11个月,其他时间回农村。而且去卢迪亚纳的农民工中有46%的人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在蒂鲁巴市,与家里人从邦内各地来此定居的农民工很多,由于种姓间的暴力争斗或务农过于辛苦而离开村庄,来蒂鲁巴市定居的人也很多。

劳动市场的供需不匹配

  简单劳动力短缺是怎样发生的呢?比较一下在农村务农的收入和外出打工的收入,就可以发现,原因在于留在农村有几个好处,印度各邦政府都在实施低价格供应粮食的贫困对策。日本曾经实施过粮食管理制度,印度也有政府收购大米和小麦后,低价提供给贫困阶层的制度。政府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比哈尔邦等贫困邦的建筑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增加了。在泰米尔纳德邦,包括农村地区在内,也发生了劳动力短缺。

  也就是说,劳动市场发生了供需不匹配,所以导致简单劳动力短缺。来自贫困邦(比哈尔邦等)的农民工的增加不能满足急剧增加的劳动力需求,而且雇农和佃农文化水平低,只能从事简单劳动。另外,要想增加工业劳动者就必须提高工资。

结束语

  作为印度经济的长期课题,需要为劳动力人口的增加创造相应的就业机会。在部分地区和产业,虽然被指出劳动力短缺,但是印度整体的失业和半失业状况依然严重。劳动力市场被细分为地区、社会和经济的不同阶层,例如,种姓地位高的人还保留着厌恶像制造业这种脏累工作的意识。虽然收入和文化水平较低,但种姓地位高的人们不愿意在工厂就业,这种情况成为社会性制约。

  农村地区最底层的人们至今没有能力负担外出打工的风险,为了获得低价格粮食而选择留在村里。另一方面,印度中央政府和邦政府出于选举的需要,必须开发农村和采取贫困对策。随着农村开发取得进展,给农村带来了非农业就业机会,吸收了剩余劳动力,人们不用再外出打工,因此加重了劳动力短缺。

日本语原文

*本记录由RIETI编辑部负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