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平成21年)版通商白皮书

日期 2009年6月30日
演讲者 佐分利应贵(经济产业省通商政策局企划调查室主任)/ 伊藤公二(经济产业省通商政策局企划调查室课长助理,RIETI顾问研究员)/ 高盐淑之(经济产业省通商政策局企划调查室课长助理)
主持人 山田正人(RIETI总务部副部长)
下载/链接

摘要

第1章 迎来考验的全球经济的现状与课题

高盐淑之的照片高盐先生:
  《2009年版通商白皮书》作为发生金融危机后的第一部白皮书,在第1章中对金融危机进行了总结。要正确理解本次金融危机的发生原因,有必要把美国住房市场膨胀的原因和美国住房市场崩溃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原因分开进行论述。下面首先整理美国住房市场膨胀的原因,然后阐明其崩溃导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原因。

1.美国住房市场的膨胀及其原因
  世界的投资资金从2002年起五年间增加了大约一倍。在美国的债券发行金额中,增加最多的就是住房贷款担保证券,从2006年起一年就增加了两万亿美元以上。美国的年金、保险和投资信托对住房贷款担保证券的投资(2007年)最多,其次依次是美国的银行和外国投资机构及政府系统住房金融机构。

  从外国对美国债券和股票的购买差额(Buying on balance)变化来看,在这10年中投资机构债(债券及住房贷款担保债券)急速增加,对外国投资家来说,投资机构债的地位变得非常重要。其结果,美国的债券发行金额中外国持有金额所占的比例,国债达到近50%,投资机构债也增加至20%左右。

  在美国,为了防止住房市场升温,从2004年以来逐步提高了短期利率。但是其效果并没有波及到长期利率,这是因为国外的资金流入没有停止。可以认为,这是住房市场升温的一个原因。

  以住房贷款为原债权的证券化商品开始出现的一个背景是,美国的债券和股份的投资收益率从1980年代以来处于下滑的趋向。另一方面,美国住房市场由于从国外流入的资金而膨胀,利率在低位浮动也推波助澜,使美国国内已购置住房的比例急速增加。

  面向高收入阶层的贷款,从已购置住房比例达到顶峰而不断减少,其背后出现的是“结构债券”。由于运用了这一方法,以前不能成为优良资产的次级房贷债券得以进入了优良资产的行列,自2004以来,次级房贷的份额急剧增加,填补了高收入阶层房贷减少的部分,以此得以满足了投资家的需求。

  归纳起来说,只把美国的泡沫归结于世界经常项目收支不平衡这一以往的议题是不充分的。在年金等美国国内的资金占世界资金的一半的状况下,对美国国内资产的需求非常大。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和欧洲的年金资产也正在扩大,而且,中国等亚洲各国的外汇储备也正在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安全的保值储藏地(安全的资产运营地)只有美国。

  在美国的国债发行金额难以增加的情况下,投资便向AAA级住房担保证券集中。于是,巨额资金持续流向供应量比较稳定的住房市场,引发过剩需求。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住房价格持续上升。由于已购置住房比例上升,面向高收入阶层的融资急剧减少,为了填补空白,面向低收入阶层的债权被制作成新的证券,并被评为AAA级,出售给了投资家。但是,这个AAA级与面向高收入阶层的贷款不同,是以住房价格上升为前提的。

2.美国住房泡沫的破灭是导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原因
  从欧美10家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来看,无论总资产急剧增加与否,风险资产都基本上没有增加。而且,存款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在贷款减少的同时投资不断增加。其结果,如果以稳定的存款为基础的银行运营,转变成利用易受市场环境影响的商业票据、公司债、住房担保证券等组成商品和转卖来进行集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会变得不稳定。这样,在欧美大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发生重大变化时,由于发生了次级房贷问题,以高评级的债券为中心,级别突然大幅度下降,短期金融市场出现了紧迫情况,致使这些金融机构一下子陷入了经营危机。

3.金融危机向世界经济波及
  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的工矿业生产、零售业销售额、商品贸易急剧衰退。但新兴国家的零售业销售额依然维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在进口下滑最大的美国和欧洲,向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的国家的出口也大幅度下滑。

  从金融危机发生前后的世界资金流量的变化来看,在欧洲各国从美国撤回资金时,亚洲各国在金融危机后仍然从美国购买了大量的金融商品。购买方的绝大多数都是公共部门。不过,欧洲各国也在继续购买美国国债。

4.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平息的条件
  通过对日本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原因进行分析(1994年4月~2008年3月)发现,资金过剩的日本对美国进行了投资。这种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背景是,在日本等经济增长率低于美国的国家,国债和公司债等国内优良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可能出现相对较低的情况。在各发达国家,通过扩大内需等带来的持续性经济增长如果能够提高国内优良资产的投资收益率,那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2章 日本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应采取的发展道路

伊藤公二的照片伊藤先生:
1.战后最长的经济复苏过程是以出口为主导的
  在日本,从2002年1月到2007年10月,在日元贬值的总趋势下,出口一直主导了战后最长的经济复苏过程。在此期间,日本对出口的依存度持续上升,与各国相比虽然依然偏低,但2007年时上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2.金融危机发生后的日本经济动向
  日本的出口和工矿业生产的增长率从2008年10月以来急剧下降,大幅度减少创历史记录。其结果,2008年第四季度的实际GDP增长率与上季度比,换算为年率下降了13.5%,在主要发达国家中为最低。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实体经济也带来了重大影响。

3.经济衰退的背景:出口减少
  对于2008年第四季度的实际GDP增长率下跌,外需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是由于出口大幅度减少的缘故。

  日本出口结构的变化对本次出口的大幅度减少产生了影响。进入2000年代后,日本大幅度扩大了向亚洲出口半成品。另一方面,亚洲各国特别是中国正在扩大向欧美出口成品。可以认为,日本企业去中国等国家发展,把中国等国家作为生产据点有效利用的结果而产生了这样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欧美的经济一旦衰退,日本的出口不仅向欧美的出口,而且(为制造向欧美出口的产品而)向亚洲的出口也相应减少。可以认为,这是日本出口大幅度减少的一个原因。

  出口大幅度减少的另一个原因是日本的出口产品的高附加价值化。作为日本主要出口产品的汽车、电气机械、一般机械等是耐用消费品或资本商品,原本就具有经济衰退时期销量容易减少的倾向。加上日本的企业在进入2000年代之后,将重点进一步转移至出口高附加价值产品,反映在出口价格的出口产品高附加价值化取得了进展。因此,世界经济一旦衰退,附加价值也比较容易减少。实际上,比较一下日本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可以看出,生活必须品占出口比例较大的中国,没有日本出口减少得那么多。

4.经济衰退的背景:向以出口为主导的生产结构转变
  作为出口减少对国内经济衰退产生重大影响的背景,进而还可以指出,日本经济向以出口为中心的生产结构的转变。在日本,在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复苏过程中,出口与国内设备投资的时差相关系数上升了。而且进入2000年代以后,出口引发的生产额与消费引发的生产额出现了逆转,出口对国内生产的影响增大。因此,欧美经济衰退导致出口减少时,国内的设备投资和生产也会遭受重大打击。

5.变危机为机遇
  对于这种严重的状况,作为短期对策,需要采取各国已经采取的经济刺激方案。下面谈一下中长期对策。

  第一,需要致力于开拓依然可望保持高增长的亚洲各国和新兴国家的市场。在发达国家已经丧失了需求的状况下,中国和印度等各国预计2009年仍将保持坚实的增长。亚洲的中间阶层市场从1990年起,在18年中迅猛增长了约6.2倍,不能忽视这一阶层的消费能力。

  在开拓亚洲各国和新兴国家市场时,重要的是向外国介绍日本的先进技术(环保、节能、水处理等)和出色的文化(卡通、时装、旅游资源等),宣传日本的魅力,为解决世界课题做出贡献。仅提供与以往相同的产品和服务,只能使与新兴国家的竞争更困难。另一方面,近年日本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上升率停滞不前。从与新兴国家开展竞争,创造有魅力的产品和服务等观点来看,提高生产率也是重要的课题。

  另一方面,转过来看看国内,在日本有大约300万亿日元的消费市场和大约1500万亿日元的个人金融资产。在这个意义上,充分利用消费者的需求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处于经济危机中,也有很多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办法保住了收益。

  但是总的来说,即使在战后最长的经济复苏过程中,内需也没有扩大多少。在内需中最大项目的居民消费,受到了收入增长停滞不前的影响。2000年代以来,在主要产业,工资没有增长甚至减少。这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进口扩大,特别是从新兴国家的进口给就业带来了影响。今后要想谋求扩大内需,就需要根据全球化潮流转变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在各行业之间顺畅地移动。

第3章 日本的全球经济战略与对外经济政策

佐分利应贵的照片佐分利先生:
  日本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呈现长期低落的趋势,日本的人均名义GDP(2007年)在OECD各国中也是处于最低水平。首先,重要的是创造新兴国家不能制造的商品和服务,以差异化进行竞争。此外,在低生育率老龄化和人口减少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不有效地利用人才就无法摆脱长期低迷。

  出于这一基本认识,日本今后的发展道路将是“开拓未来战略”和“全球经济战略”。

  对未来的不透明性感到不安而加重了消费低迷。因此,在“开拓未来战略”中,应描绘的未来预测图,即光明的未来由全体国民共享。具体来说,作为2020年的未来目标,该战略描绘了一个迎来安心而充满活力的健康长寿社会,发挥日本的魅力,同时在世界上领导低排碳革新的国家。

  对外经济政策的“全球经济战略”有三个关键点。第一,开拓国内外的新市场。第二,需要构筑应对变化的强韧的经济。第三,争取成为解决世界课题的国家。该战略进而提出下述四个重要支柱。

1.内外一体的经济对策
  有效运用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ERIA),通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支援东亚的市场统一。对此应推进官民协作(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此外,日本要想吸收亚洲的动力,就必须推进自由贸易,抑制保护主义。

2.推进面向中间阶层市场的创新
  作为日本的目标对象而受到关注的是新兴国家市场的中间阶层(volume zone)。如果不掌握住这个阶层,日本企业擅长的中上阶层(upper middle)消费者和高档商品,很快就会被在这个市场中壮大力量的新兴国家的企业夺走。作为政府也应积极推进对低成本化技术研发的支援,缔结投资协定和保护知识产权。

3.在全世界扩展低排碳社会
  日本应成为解决世界课题的国家,建设一个低排碳社会的样板国家。如果能向国外扩展在建设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技术和知识经验,就能以日本强势的优秀技术等为主轴,推进国外市场战略。

4.向资源国家展开多重产业合作等
  资源的价格一上升,转移收支和交易收益就会恶化,失去获取的利润。为了克服日本的这个弱点,资源对策今后仍然非常重要。

  在推进这些对策时,我认为极其重要的是日本特有的官民协作,是包括市民、企业、大学、政府、大众传媒在内的全体社会的协作。

日本语原文

*本记录由RIETI编辑部负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