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亚区域内的资源循环

日期 2005年6月7日
演讲者 细田卫士 (庆应义塾大学经济系教授)
主持人 田边靖雄 (RIETI副所长)
下载/链接

摘要

前言

  虽然大家都希望对资源进行再生使用,但错误的使用方法会引发种种问题。今年1月1日起日本开始实施汽车回收法。根据该法律,废旧汽车顺利地挥手回来了,但其循环过程在发生着异常的变化。废旧汽车历来是从维修厂商及经销商流向拆卸厂商,在那里被处理。然而,最近却有相当一部分的旧车流向了拍卖市场。由于拍卖出去的车大部分都出口到其他国家,所以资源流向海外而没有留在国内。而且,资源本身具有使用方法与拆卸方法不当很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侧面。今天,我就资源开采到产品设计和生产、经过流通直到被消费的“动脉经济”,与回收使用完了的制品与残留物、使其回到资源或进行适当处理“静脉经济”的结合点上发生的种种问题,围绕E-Waste(电气、电子废弃物)为中心进行探讨。

  资源·再生资源是不断循环的。比如在日本国内,PET瓶可以重复再生为容器瓶,采取了半永久性地循环利用措施。但是,也存在再生的PET资源流出到中国,从而无法使用日本出色的回收技术进行再利用的状况。而且,PET瓶还可以再生为纤维,但由于回收利用化学纤维非常困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的再利用仅经过一个循环就停止了。资源的顺利循环是非常困难的。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过度控制市场机能是不理想的,但与资源循环相关的问题,如果任由市场来解决就会引发环境问题。资源·再生资源的循环形成了复杂的层次结构,各层次都有各自的界面。特别是东亚的资源循环应该以什么方式进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动脉经济的背景

  我首先来说明一下动脉经济的背景。

  (1) 日资企业向海外发展
  1985年的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升值,日本企业开始寻求在亚洲设立海外基地。特别是在中国,自邓小平1992年的“南巡讲话”以来,日资企业的当地法人开始增加。日本企业向海外转移生产基地,结果导致了海外生产比重从1993年度的7.4%迅速增加到2002年度的17.1%。

  (2) 亚洲区域内贸易的增加
  在整个1990年代,在亚洲区域内,一般机械及电气机械的贸易量在不断扩大。亚洲区域内普通机械的总出口额从1990年的359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204亿美元,电气机械的总出口额从1990年的436亿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1929亿美元。

  (3) 作为大国的中国
  中国作为能够影响国际市场行情的大国,持续着经济增长与发展。消费水平显著地提高,是牵引世界“有效需求”的火车头。同时,在供给方面,中国的高生产力增加了工业产量,使需求及供给两方面保持均衡的增长,这种情形让人想起昔日日本的高速增长。由于原材料需求也在增加,从而给原材料的行情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状况估计会一直持续到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

  (4) 中国经济实力的推移
  中国GDP的增长率,1997年是8.8%、1998年是7.8%、1999年是7.1%、2000年是8.0%、2001年是7.3%,一直维持着高经济增长率。另一方面CPI(综合物价指数)的上升率,在同样的5年里分别为2.8%、-0.8%、-1.4%、0.4%、0.7%,物价的上涨率被抑制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上,可知其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

静脉经济的背景:E-Waste的现状

  接下来,我想就与今日的中心议题资源循环相关的静脉经济的背景来做一下说明。

  (1) 日本家电回收利用的状况
  2001年4月以前,废旧电器在各市、町、村作为大型垃圾及产业废弃物而被处理。诸如氟立昂、铅、不易燃塑料等有害废弃物也没有被适当地处理,也几乎没有进行循环利用。

  (2) 家电回收法的实施
  从2001年4月起,日本开始实施“家电再生法”,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四种产品由家电生产商负责回收再生。现在的回收质量很高,回收率也高于预定的比率。由于处理费用在废弃时由用户来支付,所以非法丢弃电视机等电器现象有所增加,尽管如此,也可以说得到了顺利的实施。日本一般废弃物每年大约要排出500万吨,1998年度4种家电的总排出重量为65.4万吨(引自:1998年度通商产业省委托事业《废弃物处理重新资源化推进事业》)。

  (3) PC回收的现状
  商用PC的回收有四种途径,分别为生产商自己回收、通过租赁公司回收、通过销售公司及销售店回收以及由专业回收厂商来回收。现在根据《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由生产商自主设定目标回收率进行回收。2003年度的目标回收率为台式电脑主机50%,笔记本电脑20%,显示设备55%。可以说,在日本国内,终于开始了有效率的回收利用。

  (4) 移动电话的回收
  移动电话至今还没有确立一种有效的回收循环机制。通过销售店回收到通讯商手中的废旧手机约占废弃量的40%。除此之外的废旧手机一部分保存在用户手中,一部分虽然被回收但却流出到了海外。另一方面,在日本国内如果交给有色金属冶炼厂商,几乎可以实现100%的回收利用,有害物质能够被合理地处理,金·银等原材料也能分别被回收。

E-Waste的潜在资源性与潜在污染性

  终于进入正题了。以E-Waste为主的再生资源,一方面含有有用的贵金属,但如果不适当进行管理,也含有污染环境的有害物质。也就是说再生资源具有潜在的资源能力与潜在的污染能力这两种正相反的性质。这是静脉经济所特有的性质,比如PET瓶本体是资源的集合体,但在大量回收时,只是PET瓶本体干净地集中在一起是很少见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混有其他物质,或是被果汁等的腐败物、香烟等污染。还有铅,由于最近国际行情看涨,所以只注意到了其具有资源性的一面,而一旦行情看跌,废弃量就会增加,就会出现铅电池等导致污染的问题。所以静脉经济与动脉经济不同,如果任由市场处理就会无视其污染性,只着眼于其资源性开展业务。

  关于潜在资源性,首先来看看四种家电的主要原材料成分,铁含量冰箱是49%、空调是54.0%、洗衣机是52%、电视是12%,铝含量较多的是空调占9%,洗衣机占4%等,铜等金属空调占18%,冰箱占4%,都充分达到了作为再利用资源通用的水平。此外塑料的含量,冰箱占43%,洗衣机占33%等,作为资源在发展中国家有大量需求。另外,电视机的53%为玻璃,但电视机显像管的玻璃中含有铅。这些铅在资源回收的过程中有混入其他原材料中的可能。如何对铅与铜等有色金属进行适当的处理是一个问题。

  关于PC的潜在资源性,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CRT(电子显象管)显示器,LCD(液晶)显示器,打印机各自都含有铁、铝、铜及其他金属,还含有塑料、玻璃、印刷电路板,单元电路板等资源。此外,每台移动电话的有色金属含量为金0.028g、银0.189g、铜13.71g、钯0.014g。如果能够大量回收废旧移动电话,就有可能有效利用贵重的金属资源。

  让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关于潜在污染性这一方面。在四种家电中,冰箱及空调中含有氟立昂类,电视中含有特种溴化物类阻燃剂。如果对这些物质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对环境产生相当大的不良影响。移动电话中则含有铅和砷、镉、六价铬、溴化物类阻燃剂等物质。

  这样,在处理既含有潜在资源性又含有潜在污染性的E-Waste时必须谨慎。像铅这种受国际行情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果委以市场交易,则价格低时废弃量就会增加,从而导致环境问题。而且,即使像小型2次电池等具有由行业自主回收途径的物品,据估计仍有相当多电池没有被回收。现在依然在生产的镍铬(Ni-Cd)电池会引起镉扩散,对这一问题也必须加以注意。

E-Waste流出海外

  那么没有被回收的E-Waste都到哪里去了呢。废旧家电的回收率为50~60%。剩下的部分也有被作为二手货进入日本国内二手市场的,大部分则作为二手货,或以废铁等杂货的形式出口到以东亚为中心的国外。如果在海外这些废品能够得到适当处理那当然好,但现状却并非这样。可以说大量E-Waste流入发展中国家,非常有可能引发污染。

  我2000年前后数次在中国进行考察,实际上,日本及美国的大量的E-Waste都出口到了中国。其中包括大量的破碎电路板。2002年时,二手货多用集装箱运入,现在则大都通过平底船作为杂货运入。

  那么,日本都向中国出口过哪些废旧产品呢,通过在中国的港口设施中所看到粉碎物来推测,包括电视、空调、PC、配电盘、变压器、仪表类、电池、钢轨、OA机器、压缩机、经拆卸的车辆等物品。从这些物品中可以回收铁、铜和铝等有色金属、金等贵金属、塑料等。然而,日本优秀的产业废弃物处理厂商,在处理场入口大门处都设有放射线探测器,对变压器还要调查型号,同时还会拒绝含有PCB(多氯联苯)的物品进入。那么被拒绝的物品都到了哪里呢,要是流入中国,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中国虽然在努力促使地方政府注意产业废弃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但直到最近,从日本进口的PC及OA机器、游戏机的残渣还露天堆放在田边及荒山上,有时还在野外焚烧。有害物质被雨水冲刷,或者因在野外焚烧而产生有害气体,污染扩散的状况不难想象。

  本来,包括破碎电路板类在内的多数杂货,是《巴塞尔条约》的适用对象。但是,无法认为它们是遵照《巴塞尔条约》而从日本出口的。也就是说,很明显,带有潜在污染性的杂货,在没有被管理的情况下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可以预见,作为污染物质出口国的日本及美国今后将会受到国际上的批评。美国的市民团体BAN(巴塞尔行动网络)已经发表了非常优秀的报告,对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等E-Waste输出国进行了批评。

东亚的资源循环

  然而,以E-Waste为代表的再生资源,只靠日本进行合理的回收是很难的。比如,由于供需平衡的问题,CRT(显象管)等在日本的生产非常有限,已经不可能在日本国内进行回收利用。为了有效利用资源,有必要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资源循环。而且,铁与有色金属等不可能不流入经济持续增长、原材料需求旺盛的东亚地区。一方面,由于在海外回收潜在污染性很高的废弃物质非常危险,所以日本应该考虑进口这些废料来进行回收。如何综合考虑资源性与污染性的两方面来确定管理体制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从日本出口的废塑料,2002年已经超过50万吨,几乎是中国香港各占一半。现在中国本土已经禁止进口废塑料,但经由香港转口的进口量则持续增加。日本废塑料总量与出口量的比率,从2002年就超过了4%,现在估计已经超过5%。

  关于日本废纸的出口量,2002年有不到总量10%的废纸被出口到海外,其中一半出口到中国其余则主要出口到泰国、台湾等地。同样废铁的出口量占到2002年总量的20%以上,主要出口到中国和韩国,其次则出口到台湾。废铜的出口量占2002年总量的不到30%,几乎全部出口到中国,废铝的出口量占总量的1.8%多,同样是几乎都出口到中国。刚才已经提过,动脉经济中实现了引人注目的增长的中国,正走在生产与需求两方面均衡增长的道路上。这样,作为派生需求,对原材料的需求自然会不断增加,对废料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中国也必然对原材料具有吸引力。因此,虽有必要注意潜在污染性,但再生资源流入中国的势头是无法阻止的。

广域回收的可能性

  中国禁止进口经过压力加工的汽车及废塑料,由于害怕与静脉贸易相伴而来的污染的明显化,才会进行这种针对再生资源的进口限制。目前,关于静脉贸易只有《巴塞尔条约》可以依据。然而,作为经济的一个要点,问题并非只要限制就好那么单纯,如果限制过严,反而会流向废料市场,从而难于控制。

  如果将来《巴塞尔条约》的修正条目得以批准,不管对方国同意还是不同意,日本都不能进行E-Waste的广域回收。这样一来,一方面更加助长了废料市场,同时经济上也不合理,所以我并不赞成。然而,只是反对并没有什么意义,无论如何资源循环都是有必要的,但必须将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为此,还是应该采取以透明方式管理的E-Waste的流动,以期在分担任务的同时在东亚地区内进行资源循环。日本迄今为止,根据国内的情况建立了高质量的回收系统。如果在日本国内循环,就可以做到将污染性限制在最小、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但再生资源还是逃向海外。关于逃走的部分如果不明确日本的定位,今后就会产生大问题。今年5月,日本主导召开了关于3R(Reduce:减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再资源化)的国际会议。我认为应该进一步强化这种流动,在东亚尽早创造出废旧产品的合理的资源循环流通系统。由于这项工作通过民间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应该以政府为主导来建构东亚地区内的资源循环体制的框架。这项工作的关键是信任和透明。为此,作为厂商与工厂的交接的静脉物流的界面必须透明,不能使资源外流。为了建立能够保证良性竞争的制度,或许有必要对参加到这一体制中的国家进行限制。比如也有必要考虑包括日本、中国、韩国、台湾,就某一特定的品种制定并实施实验计划的方法。总之,如不尽快制定健全的资源循环体制,污染性就会扩散,而且还会有明显化的可能。日本污染海外的环境,有可能出现与中国产生摩擦的危险。

结论

  最后还想重复整理一下要点。东亚的经济增长引人注目,有效需求大幅度增长,资源需求(再生资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从广域资源循环·利用的角度来看将大量的再生资源,从日本出口到东亚地区可以说是值得期许的。然而,流向海外的再生资源具有潜在的污染性,有导致污染明显化的可能。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出现,必须形成透明的对再生资源流动的管理。而日本应该成为东亚合理广域资源循环体制的领导者。

提问与回答

问:

在以东亚地区回收为目标之前,是否还是应该向在国内完成回收的方向努力。国内也存在非法抛弃的情况,这些废弃物流向国外时,我担心合理广域资源循环体制是否还有可能实现。

答: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从什么样的层面上来考虑回收呢,比如是从废旧产品的层面,还是从所提取的原材料的层面。比如废纸,如果不考虑包含国外在内的资源循环,就不可能实现供需平衡。一方面,在废旧产品的层面,应该以国内资源循环为第一位来考虑。比如某有色金属冶炼所冶炼金条,其中三分之一的原材料是从废品中提取出来的黄金。特别是移动电话中含有金,燃料电池中有铂、汽车三元催化剂中含有铂、钯、铑等,这些流向海外,在考虑贵重金属的长期资源战略时作为原材料也是问题,在考虑污染性时作为产品也是问题。并且,我认为对于有必要进行国际化广域循环的废弃物,必须建立稳定的透明的废品物流。

问:

以前通产省在经济增长时期,不管环境问题怎么样都是以增长为优先,结果如果不富裕起来则空气也不新鲜。中国也一样,在引人注目的开发进程中,虽说采取资源对策,但在膨胀的需求的背景下,与道德理想相比还是要优先考虑日常生活。对于认为“发达国家不都是污染了世界才发达起来的么。”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您所说的“作为合理广域循环体制的领导”,日本能做些什么呢?比如说即使为了实现亚洲地区分工体制的系统而进行经济协作,日本有为了全人类的共识而行动的度量吗,还是在符合日本利益的范围内行动呢?此外,日本的OA机器生产商中还有将能够覆盖自己产品市场的回收工厂设在泰国的值得钦佩的企业。这样任由企业去做可不可以,政府应该参与到什么程度。还有关于《巴塞尔条约》的修正可以提出什么建议,能不能更为具体地就日本作为领导能够做的事谈谈您的看法。

答:

作为贡献的一个例子,某一有色金属冶炼企业,以传播日本技术为前提,在中国吸收当地雇员,同时顺利地作为静脉企业而展开业务。还有一家处理废纸和废塑料的商社,在中国投资,一边与当地企业协作一边展开静脉业务。只是关键在于,必须注意与当地已有的静脉企业的关系。这样,在保证“日本的静脉企业,是行政支持的优良企业”的政府的间接支援下,向当地传播技术,做出贡献的方法,我认为是有效的。

主持人:

今天的讲话的要点在于,首先,以日本政府所支持的优良企业来扩展最佳实践。当日本的企业第一次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投资时,如果有日本政府的保证,将是很好的支持材料。也就是说,使用将日本循环业务中的“日本品牌”通过官民联合的方式在亚洲推广的途径。

答:

是这样的。由于在几年前,日本具有使用有色金属冶炼等技术,将难以处理的原材料提取出来进行处理的经验,所以觉得日本成为废品进口者也没关系。这种双向的努力我想也有可能。

问:

我认为和亚洲各国构筑双赢关系非常重要,但对中国及越南来说“赢”到底是指什么,希望您能指教。

答:

由于经济环境完全不同,比如对家电进行回收时,日本是谁扔由谁付费,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无法做到的。另一方面,对日本而言的废弃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却是有价值的。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双赢关系,当然还是必须和商业联系在一起。在此意义上现实中能够考虑的,也仅仅是进行一些技术上的支持了。这是个非常难的问题。

日本语原文

*本记录由RIETI编辑部负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