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政策的角度探讨经济安全保障问题

日期 2004年1月9日
演讲者 村山裕三 (大阪外国语大学地域文化学科美国讲座教授)
主持人 入江一友 (RIETI总务部长)

摘要

何谓经济安全保障?

  今天,我将结合技术政策讲一下经济安全保障问题。

  我给经济安全保障下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定义,即"经济与安全保障重合的领域"。在学术界,各学术领域是完全分开的,而在现实中,则有相当一部分是交叉的。最典型的是技术,例如半导体,一方面应用于家电产品,另一方面则被用于高科技武器。还有GPS、车载导航系统等,它们可以从美国军事卫星接收信号,确定汽车的位置,同时也用于美军士兵确认自己所在的位置。我的做法是,不去考虑高深的方法论,只对这样的个案分析进行积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我是从美国经济安全保障问题开始研究的。克林顿政权时期由重视安全保障开始转向重视经济,其中涉及到经济安全保障,这成为我研究的开端。此后我注意到,这个问题对于日本来说应该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这是因为,日本是"在军事力量方面有所限制的贸易国家"。其他国家可以考虑运用军事力量的方面,日本则必须运用经济力量、技术力量。因此我开始思索,经济和技术对安全保障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经济安全保障问题在日本受到广泛的关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综合安全保障"这一概念。这一概念是由京都大学已故教授高坂正尧先生提出的,指日本的安全保障与其他国家不同,经济安全保障非常重要。所谓安全保障,在狭义上是指军事安全保障,在广义上则包含经济安全保障。由于石油危机已经过去,所以所谓的"经济安全保障"就是以保护日本经济为目的的安全保障。

  与他的这种想法相反,我所思考的是技术和经济能够为安全保障做点什么。我认为这关系到日本国际地位的提高,以及日本在国际上的份量。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形成了"经济"的意识。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景气的恶化,这种意识有所动摇。那么,日本在"安全保障"方面是否具有一定的意识呢,很多人认为,日本不过是在追从美国。我希望从日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的角度出发,来探讨经济安全保障问题。

其他国家是如何做的?

  冷战时期,美国国防总部动用了庞大的研究开发经费来开发武器,军事领域的技术领先于民用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产生了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也催发了各种技术萌芽。互联网等就是其中的典范。但是,自80年代起,情况发生了变化。90年代的IT革命,使得民用技术开始领先于军事领域的技术。

  [美国]
  将民用技术运用于军事,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是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开始推行RMA(军事革命)。即,利用高科技改变战争形态。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这种提法成为可能。最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海湾战争中的精确定位轰炸。已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也使用了GPS制导系统。海湾战争时的精确定位轰炸占全部轰炸的7%,而伊拉克战争则是70%。还有一个有名的事件,即侯赛因的餐厅事件。事先潜伏的特种部队获得可靠的情报后,即时与总部取得联系;该情报传给飞行中的战斗机,战斗机据此进行轰炸。这是以分钟为单位进行的。由于采用了先进的通讯技术,使得攻击速度有了极大的不同。

  现在美国被称为是军事单极化,这包括两重意思。一是民用领域的IT技术绝对强大,目前美国已建立了将民用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的体系。另一个情况是,9.11恐怖事件发生后,美国成立了国土安全部,正在推进反恐技术开发。

  [欧盟]
  20世纪80年代起,欧盟开始了国防产业的一体化。具体想法是,先将各国国内的国防产业整合在一起,然后集中到欧盟,通过民用技术的利用等来强化欧洲地区的国防产业。这是欧盟意识到了应发挥作用制止美国的单极集中化,例如在飞机方面,如果只有波音和麦道等美国企业的话,就会有所不利,因此欧盟即使勉为其难,也要发展空中客车。现在空中客车已经成为可与波音匹敌的企业了。

  [中国]
  中国非常关注经济安全保障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推行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之间的转换。现已开始与国外进行合作,能够生产出优质产品,民用技术在军事上也有所运用,正致力于降低民用技术和军事技术之间的壁障,提高二者的竞争力。

  另外,中国对美国存在着对抗意识,因此也在推进RMA,名为"有中国特色的军事革命"。

  [韩国]
  韩国的国家目标是建立一支使用"两用技术战略"——即,将民用技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21世纪先进信息技术军"。具体来讲,就是到2015年拥有与发达国家同等水平的国防科学技术,实现军队的数字化,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而背后的情况是,韩国与日本不同,其武器可以自由出口,因而军工产业是赚取外汇的重要产业。自20世纪70年代起,韩国就开始积极地出口武器,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已经成为第三世界主要的武器输出国。该国武器样式来自于美国,品质精良,交货及时,价格低廉,曾经很有竞争力。但后来,美国采取了抵制措施,规定如果武器样式来自美国,不经过美国的许可就不允许出口,韩国的武器输出因而锐减。所以,韩国需要离开美国的扶持,自行研制武器,由此才开始实施"两用技术战略"。

日本应朝什么方向发展?

  首先,日本应该从技术仅用于经济这一想法中解脱出来。大家已经意识到,日本依靠优秀的技术发展了经济,技术可以提高经济竞争力,但事实上,这些技术原本都是个人层面的技术发明,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大家也应该意识到如何在国际关系中发挥技术优势。幸运的是,尽管近10年来国际上对日本经济的评价一路下滑,但对日本技术的评价却没有降低。好容易拥有了优良的技术,却确定不了方向,这难道不成了"技术漂流"吗?

  因此,我的想法是,日本应朝着与美国等其他国家不同的方向发展。如图(非经济领域中科学技术政策的位置)所示,我们迄今为止所看到的美国等其他国家(A型)是将重点放在"安全保障"中的防卫和攻击上,在"安全"方面主要是反恐。而对于日本(B型)来说,是不应该发展"安全保障"中的攻击领域的。至于防卫,我认为是可以的,但最好是在层次有所降低的"安心、安全"领域发挥技术优势。A型的国际标准是美国,各国都紧追其后。如果日本转换方向,致力于成为B型的国际标准,则不失为一件好事。

  这已经列入了日本政府的科学技术基本规划。2001年,综合科学技术会议制定了第二次科学技术基本规划,其核心内容有三点,一是知识发明,二是以提高经济竞争力为目的的技术,三是以"安心、安全"为目的的技术开发。其中第三点目前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但随着恐怖事件的发生,以及犯罪率的上升,已在开始举办相关内容的学习会。如果在自然灾害、传染病(SARS、生化武器)、反恐(新的安全保障)、网络攻击、"防守"方面的防卫技术等具体领域研制出通用技术,日本就可以创造出国际标准。

日本的可能性

  我认为,在以"安心、安全"为目的的技术开发方面,日本的潜力非常大。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从政治上讲,只有日本才可以做到。刚才提到的各个国家,都有着必须追随美国的各自的国情。但是,日本是美国的同盟国,两国有着良好的关系,因此没有必要与美国对抗。很多人提出,不应该去追随帝国化的美国,但我觉得,与其这么想,不如思考一下战略,如何去很好地利用美国,这才是有用的。只有与美国处于同盟关系,才能够采取B型战略。

  第二,日本在这个领域拥有技术能力。例如,大田区有一家叫做GEO SEARCH CO.,LTD的中小企业,这家公司拥有一种技术,叫做空洞探察技术,就是在道路上利用机器探察地下是否有空洞。有一次,联合国负责清除地雷的负责人提出,是否能够利用一下该技术。因为只用金属探测仪的话,是无法检查出塑料地雷的。现在,该公司的社长参与了NPO,开始开发地雷探察机。

  还有获得诺贝尔奖的田中(耕一)先生,他的质量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反恐。因为该技术可以从分子的层面来分析爆炸物。最近田中先生开发出了小型的质量分析仪器,据说也可以用来分析犯罪。Ubiquitous(泛在)也是一项可以应用于反恐的技术。美国机场将登机牌和托运的行李都贴上无线IC标签,待确认持登机牌的人登上飞机后,才将行李运上飞机。因为能即时知晓持登机牌的人到底在哪里,所以尽管无法防止自杀式爆炸的恐怖事件,但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起到一定的反恐作用。因此,如果有了一种技术基础,并将之国际标准化,就能够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技术竞争力。

  第三,以"安心、安全"为目的的技术是对人、物和信息的传递起润滑作用的技术。也就是说,是能够降低交易费用的技术。我认为这样的技术符合日本理想的国家形态。日本是在军事力量上受到限制的贸易国家、海洋国家。海洋国家的使命,是建立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要降低交易费用,让国家之间的关系更顺畅。目前日本在自卫队派遣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如果他们带着地雷探察、和平建设以及与复兴经济相关、以"安心、安全"为目的的技术前往的话,我想日本给他人的感觉就会好多了。

  我认为,这对于增强日本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日本的国际地位都有好处。

实现经济安全保障所面临的课题

  首先,应将一直处于分离状态的"安全保障"与"经济"结合起来。对贯穿"安全保障"与"经济"两方面内容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是其第一步。

  其次,应将政府"在安全、安心领域的需求"与企业的"技术能力"结合起来。遗憾的是,目前企业的技术开发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规模不明,无法知晓是否能赢利。这需要政府的措施和支持。

  第三,应对产业与政府之间的技术管理(MOT)手段进行开发。目前的MOT几乎都是在企业内部、产业内部,因此需要开发产业与政府之间的MOT。另外,政府正在实施金额巨大的研究开发项目,必须对此进行管理。我认为加入竞争机制也是管理方法之一。

  在产业和政府间的技术管理方面,前通产省在某种意义上做得非常好。它有着明确的目标,即,选定某个有前景的技术,并提高其技术能力,以增强日本的经济竞争力。为此,它采取家庭型开发的方式,实施产业政策,汇集有实力的企业,巩固技术,我认为做得非常成功。但现在,实施的前提条件已不复存在。既不是奋起直追,也不再是家庭型的开发了。至于取而代之的新产业政策的可能性,我认为存在于产业和政府间的技术管理以及"安心、安全"领域。

提问与回答

问:

您提到美国建立了一种将民用技术引入军事领域的体系,那么,如果日本也要建立这样一种体系的话,您认为应当如何做呢?

答:

以前美国的军事开发是按要求进行的,做法是一个阶段结束后再进入下一个阶段,因此等到武器研制出来,其技术已经落后了。于是便建立了一种螺旋式的、按技术能力进行开发的体系。它的运作方式是,即便存在一定的缺陷,也要采用最新、最好的技术。而日本企业很早以前就在这样做了。由此,美国停止了军用研制方法,开始采取军与民相结合的技术和制造方式。这种变化在实际操作中难度相当大,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好的领导才能,而且为了使大家能够了解实际操作还举办教育讲座。从美国的例子来看,我觉得制度方面的障碍因素比制约更成问题。

演讲者介绍

  村山裕三先生1953年生于京都。1975年毕业于同志社大学经济系。1982年获得美国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任职于野村综合研究所,从事美国、欧洲的高科技产业调查工作。其后在关西外国语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等任职。2004年4月起担任同志社大学商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美国的经济安全保障战略:从侧重军事的转换及日美摩擦》(PHP研究所,1996年)、《技术体系转换的战略:产官学合作的历程》(NHK BOOKS,2000年,荣获FUJITA未来经营奖)、《经济安全保障研究:海洋国家日本的选择》(NHK BOOKS,2003年,荣获国际安全保障学会加藤奖)等。

日本语原文

*该会议记录刊载于《经济产业杂志》2004年4月号

*本记录由RIETI编辑部负责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