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光太郎个人主页: 日本经济评论

《优秀企业最佳经营者的能力》读后感
——以经济学解释为中心

1、前言

  8月10日出版的《文艺春秋》杂志中,登载了新原浩朗先生(当时任经济产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的《优秀企业最佳经营者的能力》一文(以下简称:该论文)。这是以此前该研究所发表的《日本的优秀企业研究》为基础的文章,在《日本的优秀企业研究》中曾公开过其主要观点,据说目前正计划于年内出版汇总后的研究成果。笔者阅读这篇论文(以及此前所发表的主要观点)后的第一印象,是作者在其研究的结论中,将优秀企业定义为"执着、认真、适度、熟虑、热情的企业",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个没有任何悬念、非常正统的结论,但作为一种经营理念,却透着近年来罕见的秀逸风格与新鲜感。为何会有这样的印象呢?

  第一,是出于论文所使用的分析方法。新原先生为了明确优秀企业的共性条件,先利用几个经营指标选出优秀的企业,然后对这些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细致的问答调查,从中提炼出共性因素。据新原先生讲,他在这个提精炼髓的过程中,一直留意着不要去考虑现有的经营学和经济学理论。在经营学家中,把凑巧吻合自己"理论"的个案称为"案例分析"、强行推销其"理论"的人不在少数;而在这种情况下,从客观和主观的事实中导出一个朴实的结论,即基于社会科学的经典的分析方法,反而令人耳目一新。

  第二、是由于下文中将要提到的优秀企业所共有的六个特征,每一个都非常含蓄地浓缩了各种经营"妙处"的"精髓"。包括经营学和经济学在内,学问的本质就在于如何从现实社会中提炼出所谓的"精髓"。但实际上,很多人不着眼于现实,只把精力放在单纯扩大现有研究上,从"枝干"岔向了"枝叶"。因此,新原先生的研究中所提出的六个共性因素,不仅可以对经济学和经营学中的新研究起到启示作用,而且也是对现存研究行为的巨大挑战。

  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如何看待该论文所提出的宝贵的经营"本质"。具体来说,本文并非是对该论文提出的观点从经济学的角度单纯地进行应和或批判,而是要将其作为素材和出发点重新加以研究,以缩小现实与经济学(经营学)之间的距离,为起到一丝纽带的作用而贡献微薄之力。事实上,如下文所述,这几个优秀企业的特征,初看上去与现有的经济学的结论是一致的,但依然具有较深的含义,而且,尽管其看似不属于经济学范畴,如果转换一下视角的话,也还是可以将之理论化的。

  另外,作为一种尝试,本文希望展示出贯穿了该论文所提六个共性因素的"脊梁"的企业模式。该论文并没有将六个共性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整合、明确描绘出一个完整的企业模式。这六个因素每一个都很重要,也许拙劣地将其合并解释的做法,有可能导致大家对优秀企业真实形象的误解。但冒此危险描绘出统一的企业模式,在加强对各个因素之间关联性的理解上是有益的。对由单个"精髓"汇总形成的企业模式进行论述的方法有若干种,本文谨从公司治理和泡沫经济对策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2、对优秀企业共同的六个特征的经济学解释

业务范围的集中:第一个特征
  让我们先从经济学角度对该论文提出的六个特征进行重新解释。优秀企业的第一个特征是,"最高层经营者明确了解企业应从事业务的范围"(从该论文直接引用的句子用绿色表示,以下同)。近年来在经济学中也存在着"多元化折扣(diversification discount)"现象,即,对多元化企业的评价(特别是在资本市场等方面比较先进的发达国家)相对较低,这在理论上和现实中都得到了证实。该论文的这一提法是与此相一致的。但在现有理论中,多元化的问题多集中在企业内部资金分配的 "非效率性内部补助"——也可称为社会主义性——上。该论文强调,企业进行"选择与集中"、不搞过分的多元化,是由于经营者自身所理解的企业"理念"自然地起到了"凝缩公司应从事的业务范围的作用"。并指出,经营者重视现场感觉(掌握商品需求的真实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集中对经营的判断,可以形成一种"将业务和规模控制在可以完全把握的范围内"的状态。一般来说,经营者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扩大业务规模或范围的行为,即"营造帝国(empire building)",属于对经营者的管理问题,在这种激励机制下,无论怎样强调"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也是很难做到"选择与集中"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该论文提出的理解企业"精髓"、重视现场感觉以及集中对经营的判断这三个方面与业务的规模和范围息息相关的观点是非常新颖的。

有推理性的最高层经营者:第二个特征
  该论文指出,优秀企业的第二个特征是"企业的最高层经营者具有推理性",换言之,"经营者能反复动脑思考去得出结论"。也就是"应该只看到顾客,应该独立形成经营设想并在实践中加以印证"(7-11便利店铃木会长)。笔者的理解是,作为经营者,不仅要有实践,更重要的是应拥有基本的经营理论和经营模式。为什么需要具备独特的经营理论呢?这是由于在经营上需要有别于他人。为了做出与同行不雷同的事,单纯模仿他人是行不通的,而且也没有榜样可学。在形成独特的经营模式过程中有一个阶段是必经的,这就是在对该模式进行实践验证前需要透彻地思考其实现的可能性。独特的"理论"必须源自"实践",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实践"与"理论"之间是具有互补性的。新的经营模式多与既往的常识不同,要说服对其创新性持反对态度的人,以便走向成功,就必须具备经过了深思熟虑的经营理论。一流的经营者独创出 "理论",然后进行实践,且经常进行从"实践"到"理论"的各种反馈,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也是一流的经营学者、经济学者。在该论文中介绍过的大和运输会原会长小仓先生就是很具代表性的例子。

支流的经历:第三个特征
  第三个特征是,"很多优秀企业最高层经营者在其职业生涯中有过'支流的经历'"。这从经济学角度该如何解释呢?就日本大企业的人事制度来讲,在最高层经营者的选拔方面,几乎都是土生土长的内部提拔。对一个人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的评价的标准,是历经长期的岗位评价。例如,优秀的职员将被分配从事俗称"明星岗"、"主流岗"的工作,如在这些岗位上做出成绩,将在这一级别中达到"精英岗"。一个人如此这般经历过多少"明星岗",将使其得到的评价长期积累起来形成个人"鉴定",企业最终凭此选拔出总经理。这种选拔方法的好处在于,由于是将长期的"鉴定"作为选拔标准,因此很容易成为"众望所归"的选拔。

  当然,这种基于是否拥有"主流岗"经历的选拔,有时也难以很好地发挥作用。如,企业周围的技术和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时。这时,以往的"主流岗"与现在的"主流岗"不一定会相同,从过去的"主流岗"获得的经验对于从事现在的领导职务也不一定有益。在发生这种巨大变化的情况下,当选择公司总经理时,重要的不是看他是否有"成功轨迹",而是应该不囿于其本人过往经历、大胆任用与时代相适应的经营者。很多拥有在任何时期都能顺应时代要求灵活选用经营者这一体制的企业,在近年来企业经营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最终选出的并不是有"主流轨迹"的人,而是具有"支流"经验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下面的这种解释是行得通的,即,好的企业拥有一套不拘泥于既往经历、灵活选拔出与时代相适应的经营者的体制,结果使得现在出现了很多拥有"支流"经验的经营者。

  另一种解释,是在"支流"经验当中寻求积极作用。在该论文中,强调只有经历过"支流"的人,才能从旁观的、客观的角度看出本公司不合理的地方,同时,能够不受企业当时核心业务及既有业务的羁绊,做出果决的判断。我们知道,这与通常通过接管("take over")企业来达到企业重组的作用非常近似。在接管企业的情况下,经营者来自公司外部,而我们所说的这种情况,是通过让具有"支流"经历的人 "夺取"经营权(控制权的转移),从而达到与前一种情况相近似的效果。这种由"支流"经营者进行的"拟接管"、以及前文所述的按照时代要求选拔经营者等,需要该企业具备相当的灵活性和能够使之付诸实践的危机意识。

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第四个特征
  第四个特征,是企业最高层经营者具有'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不屈精神。经济学在对国家、而非企业的研究中,有若干个关于抓住时机改变危机的观点(参考文献,请见Drazen(2000))。例如,在发生危机的情况下,延缓改革的相对成本将增大,改革推进派与反对派容易妥协,因此,应以政策手段积极引导改革,使改革尽早得以实施(Drazen and Grilli (1993))。但是,正如罗德里克(Rodrick(1996))所指出的,对危机与改革的关系不应过分评价。其原因在于,如果危机深化,改革就成为一种必然,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这是很自然的事。以企业为例,不能度过危机的企业就必然要倒闭,可以说,现在经营状况良好且曾经历过危机的企业,一定是以某种方式摆脱了危机,才有当前的地位。当然,过于强调能够做到化危机为机会是优秀企业的特征的话,未免有赘言之嫌。我们在第三个特征当中也可以看到,经历过危机的经营者能够坦率、客观地审视本企业的缺点,做出不受羁绊的判断,这种经历(由经营者内在的另一个"自我"所进行的拟接管公司)难道不是非常重要的吗。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可以理解,该论文中强调的所谓"不满足于现状、经常近乎神经质地煽动起公司内部的危机感的企业文化",目的也是使"拟接管公司"的威胁经常表面化。

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成长:第五个特征
  第五个特征,是"谋求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发展,正视业务风险"的经营方针。该论文中具体列举了依据现金流进行投资决策、增加自己持有的流动性资产等做法。根据公司财务理论中一个非常权威的理论——"融资选择理论"(Myers(1984)),包括现金流在内的内部资金比因信息不对称而发生代理成本的外来资金要便宜,并且,内部资金的雄厚也可以起到消化各种冲击、内在缓解与外部资金提供者之间信息问题的作用。

  但本文强调的是不依赖外部资金、确保企业经营自主性的好处。如果削弱外部资金提供者的控制,就很容易发挥经营者的积极性,这在最近的公司治理理论中也有强调(Aghion and Tirole (1997))。但另一方面,如果经营者手头拥有较多流动性资产,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主要是经营者会将之据为己有、进行并不为公司产生利润的投资,即,容易产生詹森教授(哈佛大学)所言的自由现金流问题(Jensen(1986))。因此,对这样的企业来说,来自外部资金提供者以外的制度约束绝对是有必要的,并且,我们可以预测,实际上这样的制度约束是很有效的。

深植具有制度连续性的企业文化:第六个特征
  优秀企业的最后一个特征可以对上述预测进行佐证:"经营者把具有连续性的制约文化深植于企业内部"。这表现在,"优秀企业拥有使命感、道德观等金钱之外的制约","企业治理的关键在于使命感"。其含义是,优秀企业拥有不靠外来制度制约的、深植入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

  在该论文中,道德观和使命感具体来说就是"为人类、为社会而工作的意识",表现为"持久贡献社会"。但在此须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贡献就是将利润置之度外的经营行为。所谓企业的社会性贡献,应是致力于"以较低的价格提供较好的商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满意",而利润必将随之而至。为使公司职员都具备这种道德观、使命感,如同该论文中也有若干提及的那样,最重要的是在经营者和公司职员之间都理解企业是一种"命运共同体"。这种"命运共同体",不是仅存在于某个时期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如同王朝一样,从过去到未来、永远持续存在下去——也许这种看法更容易理解。在经济学中一提到王朝模型,多是阐述其与遗产动机、李嘉图等价定理等的关系,但对于企业来说,在同一企业的员工之间,老员工能够理解比自己资历浅的员工、资历相对较浅的员工既能顾及到老员工、又能为企业的长久生存而努力,就是道德观、使命感的基础。上述将王朝模型应用到企业组织中的做法,也是与经济学的一种沟通,这是非常令人感兴趣的。该论文也提到,"在这一点上,受创业者影响大的公司比较容易做到",丰田公司里 "那种'丰田家的人在看着呢'的意识对于员工服从制约也是间接地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对此,如果是把企业当作王朝模型的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3、贯穿了优秀企业共同特征的企业模式:从公司治理结构与泡沫经济对策的角度

  以上,笔者逐个分析了该论文所提出的六个特征,在分析当中我们可以知道,各个特征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的。为了明确其彼此间的互补性,同时展现出贯穿上述特征的企业模式,下面拟从公司治理结构与泡沫经济对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正如第五、第六个特征中所论述的,优秀企业要形成基本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是依靠外部资金提供者,而是凭借一种内在制约,这种制约基于企业既要做出社会性的贡献、也要长久生存下去的强烈使命感。从这个观点来看,我们可以知道其他特征同样强化了企业的内部制约。例如,业务规模和范围的集中(第一个特征),可以事先抑制在企业成长中孳生的经营者对私人利益的追求,同时,活用"支流"(第三个特征)和应对危机(第四个特征),如前所示,都是在企业内部所进行的"拟接管公司",是一种自内而发的制度约束体制。

从泡沫经济对策的角度
  这些特征也可以整理为不易受到泡沫经济"煽动"的企业的特征。泡沫经济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宿命。只要是在有限责任的股份公司体系下,泡沫经济迟早会发生,而且最终必将崩溃。这与市场经济体系是美国式还是日本式无关。一旦泡沫经济崩溃、出现各种不利的事情或问题,人们多将其与该国固有的体系、制度联系起来,这其实是误解。归咎于"泡沫经济的教训"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很重要的一点,是在泡沫经济时期,大家都沉浸在陶醉之中,多把泡沫错当成企业、经济的"实力",即便知道"此为泡沫经济",人们也很难抗逆大的潮流。因为采取与潮流相逆的行动,虽说是特立独行,却伴随着很大的风险。例如,如果与其他企业采取"并肩行动",即使失败,也不会有损自己(经营者)的名誉,但如果只有自己的企业采取了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战略而导致失败的话,将会使经营者的声誉大大降低。也就是说,不采取"并肩行动"的风险很大。在绩效评价成为相对评价的前提下,即使有违自己的判断,受雇的经营者只要采取与其他公司同样的"并肩行动" ,就是(事前性的)最佳策略(Sharfstein and Stein (1990))。

  泡沫经济时期趋同的理财行为及房地产投资等,从事前来看是正常的;但如果泡沫经济崩溃,从事后来看,这些投资是没有效率的。如果把泡沫经济的产生、崩溃看做是一个系列,我们很容易预测到,在泡沫经济时期企业经营不受"煽动",对于长期维持企业良好绩效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上述几个优秀企业的特征,也可理解为是不易受泡沫经济的影响、"坐标轴"稳固的企业的特征。具体来说,业务范围明确(第一个特征),投资只限于现金流范围内、不过度依赖外部资金(第五个特征),是不被卷入泡沫经济的重要条件。并且,从本质上来说,不毫无批判地采纳常识或其他企业的成功案例(第二个特征),就是否定作为泡沫经济本质的"并肩行动"。

  由此可见,具备上述六个特征的优秀企业,凭借企业内部深存的强大制约,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泡沫经济产生、崩溃、以及随之发生外部制度空洞化(主办银行的治理功能低下)这一巨大的经济环境变化下丝毫没有动摇,并成功地度过了危机,从而在经济环境非常严峻的时期体现出良好的绩效。

(2002年8月22日)
参考文献
  • Aghion, P. and J. Tirole (1997), “Formal and real authority in organization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5(1), pp 1-29
  • Drazen, A. (2000), Political economy in macroeconomic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Drazen, A. and V. Grilli (1993), “The benefit of crises for economic refor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3, pp 598-607
  • Jensen, M. (1986), “The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6(2), pp 323-329
  • Myers(1984), “Capital structure puzzle”, Journal of Finance 39, pp 575-592
  • Rodrick, D. (1989), “Understanding economic policy refor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4, pp 9-41
  • Sharfstein, D. and J. Stein (1990), “Herd behavior and invest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80, pp 456-479

2002年8月22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