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俊哉个人主页: 津上文摘

用新思路为中日关系的“新干线”铺轨

弘 岩

  今年9月29日,中日迎来了两国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日子。为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时刻,两国先后展开了一系列规模空前的大型友好交流活动,努力营造“友邦”“睦邻”的亲善气氛。

  然而,尽管纪念活动丰富多彩,煽情的溢美之辞余音绕梁,一些权威媒体和研究机构进行的多项民意调查的结果却显示中日民众对两国关系的评价普遍唱衰,无心烘托中日“一衣带水”的卿卿我我。

  中日友好“外焦里嫩”、“曲高和寡”,以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喜悦气氛最终只能停留在几处由达官显贵或明星佳丽攛掇而成的“欢乐孤岛”之上的现象,让人不能不陷入沉思。

挥之不去的“历史阴影”

  众所周知,中日恢复邦交后的前十年,两国关系基本正常发展,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问题。只是从1982年第一次教科书事件以来,两国关系才总免不了一些磕磕碰碰。

  如果翻一翻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旧报纸就会发现,无论是胡耀邦、中曾根秉政还是江泽民、小泉当权,中日关系的主要麻烦和障碍可谓坚持二十年不动摇,始终离不开“钓鱼岛”、“教科书”、“靖国神社”等。

  几个看起来单调的老话题,而其最核心的部分,是让年轻一代感觉枯燥无味、陌生遥远的“历史”一词。在已经很少以二战时的国家关系看待今日外交问题的欧美人眼里,以中日两国目前的经济合作潮流之汹涌,文化交流范围之庞大,挥之不去的历史阴影居然还在两国间游荡,的确令人费解。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主要是双方政治家和学界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存在的巨大差距。但不能回避的是,中日两国政府在具体的政府操作上,显然也有不妥当之处,进而影响到一般民众的心理。

  1972年周恩来与田中角荣共同签署和发表了两国政府建交联合声明,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对于这个声明,人们当然可以有不同的评价和看法。但是作为两国政府通过的法律文件,可以认为它以独特的方式为两国过去不幸的历史划上了句号。事实上,在日本文部省审查和通过有争议的历史教科书,特别是中曾根首相公式参拜靖国神社之前,两国舆论也未觉得彼此之间还有悬而未决的历史问题。

  可以说,正是日本政府自己引爆了“历史问题”这一原本已经被两国睿智的政治家拆除撞针的“废弹”。同时,由于中国官方媒体在相关报道和批评中没有把握客观尺度,夸大了日本右翼思潮的社会影响,缺乏对日本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的全面介绍及具体分析,最后导致中国民众群情激愤对日本反感日甚。

还彼此一个“公道”

  中国普通国民的“反日情结”在朝日新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共同实施的最新舆论调查中得以充分展示。在接受调查的中国人里,53%的人表示“讨厌日本”,86%的人认为日本在战争等过去问题上没有对中国给予充分的补偿。这表明实际上之所以有过半数的中国人“讨厌日本”,根本原因就在于多数人觉得日本对过去战争给中国人造成的损害既不道歉也不赔偿,甚至不认账。

  其实,把日本政府描绘成一个滑稽的“历史赖账户”是有失偏颇的。拿道歉问题来说,除了1995年村山首相就日本侵略向亚洲国家道歉之外,1989年李鹏访日时,刚刚即位的明仁天皇在会谈中亦曾以对过去历史“表示遗憾”的说词作出道歉;而1998年小渊首相也对来访的江泽民再次赔罪。作为中国人,在感情上自然希望能从日本得到态度更为诚恳的谢罪,但在首相、天皇已经多次低头的情况下,今后再要求日本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道歉”,恐怕都只能让日本方面觉得强人所难。

  关于战争赔偿的问题,虽然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放弃,但实际上日本对中国采取了对韩国同样的、以经济援助代替战争赔偿的方法,通过ODA援助等多种经济支援方式,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大量宝贵的资金。据统计,1979年以来,日本政府以日元贷款、能源贷款、无偿援助、“黑字还流”贷款等形式,向中国累计提供资金384.2亿美元。日本向中国提供的政府贷款占中国与外国官方资金合作的40%,是中国政府最大的外来财神。而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累计协议金额亦达386.3亿美元,和政府资金合作项目总额恰巧持平。

  有理由说,在中国经济腾飞过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政府钱包最瘪的时候,慷慨解囊、带来启动资金和先进技术的日本功不可没。正是中日结束战争状态,恢复邦交30年来中国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带着惭愧之意为被自己欺负过的邻居花了大把金钱修屋盖房,结果仍然挨骂,他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日本已经有学者说与其像现在这样费力不讨好,还不如省下ODA援助这笔钱,当初以支付战争赔偿的方式把钱花在明处的好。

  历史和现实无法截然分开。我们批评日本不能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同时,也应该反过来想一想我们在现实中是否正确对待了日本,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真的像一些人所说的顽固不化,丝毫未思悔改吗?

  将心比心,还彼此一个公道,是中日两国超越历史隔阂,真正友好下去的唯一现实可行的途径。

让“草根”茁壮成长

  在世界上,中日两国的关系可谓特殊之至。两个伟大的民族之间,交往两千年,经历了极为复杂的师生敌友的角色变化。今天,两国民众通过投资、产品、劳务等物质形式进入彼此的生活之中,成为对方形影相随的伙伴。可惜的是,这种物质的伙伴关系缺少精神层次的共鸣来支撑。和日益紧密的物质联系相反,两国国民的心灵渐行渐远,距离不断拉大。

  抛开历史问题的纠葛,造成两国民众日渐生疏的其它因素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不理解对方政府体制或军事战略而带来的互相猜疑;二是接触机会激增,彼此却未能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文化差异;三是某些个别人在现实生活中制造影响自己国家国民形象、伤害对方感情的恶劣事件,引发误解和歧视。

  中日友好,起步于国民之间朴素的草根交流,然后才是经济贸易和政治互动。如今政经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草根”反倒逐步萎缩。而青萍之末的“草根”萎缩,必将破坏大树赖以成长的生态环境。这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趋势。因此,双方有责任通过实际行动消除彼此猜忌,以宽容的心态包容不同文化,努力减少各种恶性互动,从而疏浚沟通彼此心灵的渠道,使“草根”在充满诚意的汨汨心泉的浇灌下茁壮成长。

  三十年来,中日关系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两国政府和国民从中受益匪浅。过了而立之年的两国邦交今后的最佳定位是,建立政治互信、经济互补、文化互容、良性竞争的合作伙伴关系。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共建繁荣东亚的美丽明天,到了告别历史之争,比拼经济翅膀,用新思路为中日关系的“新干线”铺轨的关键时刻了。

摘自《东方时报》、2002年10月3日

2002年10月3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