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上俊哉个人主页: 中国情结

历史批判的背景之一

  中国人为什么一直固执地强调与日本的历史问题?最近我终于有所感悟,意识到其历史背景之一。一言以蔽之,即在于毛泽东的战略选择过激。

  70年代初,毛泽东面临的最大课题就是如何对抗苏联的修正主义。为此他选择了“不惜同美日帝国主义联手抗苏”的战略。正是从这种大局的观点出发,毛泽东促成了日中邦交正常化。既然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对抗苏联这一极端战略,不言而喻,“历史清算”问题也就自然退居“第二位”了。

  当时的中国社会较之现在极为闭塞,各种外界信息受到限制。因此普通百姓就在不知内情的状况下,遵照上面的指示高唱“日中友好”。至于在日中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究竟谈了些什么内容,对历史问题最终采取何种处理方式,其内幕直到80年代后期才被以知识分子为主的阶层所了解。由于日本的侵略给国人造成的伤害至今记忆犹新,因此在了解内情的人群中立刻孕育了不满。

  一位年轻的日本评论员在《当时结的痂如今还在化脓》一文中曾经这样写到:“如果邦交正常化时的1972年也象现在一样信息通畅、言论自由的话,就不会那么顺利地实现邦交正常化。毛泽东虽然是战略上的天才,但民众的感情却不一定会接受天才的选择”。其后,我询问了8位与我关系不错的知识分子朋友,他们的回答都是“确实如此”。

  对日本方面来说,对于当初中方过于宽容的态度(每次访问中国时都被反复地强调“中日友好”),开始时感到惊奇,其后就转为过于安心了。

  谈到历史问题,往往被认为是“为了强化对共产党的向心力而实行的爱国、反日教育”。的确,年轻人的反日情绪有人为促使的感觉,但事情也并非如此简单。恰当的理解应当是把大众的感情和反日教育看作是“鸡与蛋的关系”。

  一方是日本感到很厌烦,“你们要说多少遍才能罢休?!”,而另一方是中国刚刚能如此痛快地发泄对日的不满。最近中国已有一定的言论自由,不仅传统的“朋友间的谈话”比较自由,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连“形成文字的言论”也增加了自由度。看着写满了痛骂日本的BBS(电子留言板),不禁会让人感到,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反日情绪将会日趋高涨。

1999年11月

1999年11月1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