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司治理的现状与课题

2003年3月17日

小林阳太郎社团法人经济同友会代表干事

  关于公司治理问题,我想先介绍一下经济同友会在2002年7月发表的报告以及2003年3月发表的企业白皮书,在此基础上,谈谈自己对现在所展开的公司治理讨论的一些看法。

日本的动向

  随着2003年4月日本商法的修改,今后的公司治理将会和以往有所不同。简单地说有三种选择,即,(1)原来意义上的以董事会和监事会为中心的公司治理形式;(2)按照欧美方式、美国方式的审计委员会及其他几个委员会为主,设立外部重要董事占多数的公司治理形式;(3)介于两者之间。
  目前,日本对公司治理的讨论,主要有这样一些论点,即,如何去构筑包括对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以及包括内部审计在内的审计机能?以及如何看待董事会中来自企业外部的重要董事,以及监事会中来自企业外部的监事等等。但遗憾的是,这1、2年间,出现了一些违反基本原则、违反法律的企业丑闻,因此,有关公司治理问题的探讨,也加进了这方面的内容。

经济同友会的报告

  在这些讨论当中,经济同友会企业经营委员会于2002年7月发表了题为《为加强企业竞争力基盘的公司治理机制改革》(委员长为日本IBM公司董事长北城先生)的报告。
  该报告的基本观点是,“为了维持日本经济的竞争能力,企业必须保持国际水准的竞争力,或者超过国际平均水准。为了实现这一点,日本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必须要改革。”在此观点下,该报告提出了以加强企业竞争力基盘为目的的公司治理方案。
  方案内容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将业务执行和经营监督明确分离,将董事会或董事的作用明确定位为经营监督,力图将纯化这一作用。还有一点,就是把对经营管理班子、即执行部门的评估作为经营监督的一环。当董事会判定“这个班子不能持续提高业绩”时,则可以更换班子,应该将这一机制更明确一些地引进到日本的公司治理之中。
  只要“实质上的经营管理班子进行自我评估”这种原有的机制继续存在,就不可能随机应变地、迅速地更换企业的经营管理层。这也许就是日本竞争力在国际环境中下降的原因之一。为此,建议应该设立外部董事占多数的委员会,依靠这一机制对企业经营进行评价和判断。
  这一建议虽然有些接近美国式公司治理机制,但报告中谈到,与谋求股东短期利益最大化相比,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股东的长期利益,当然,并不是要否定以短期投机为目的的股东的存在。“企业经营本身不是为了这样的股东,而是应该考虑长期的对股东的回报”,从结果上来说,“不得不从持股的思维方式转换成企业保管人的思维方式。”在具体机制方面,提出了“是否可以逐步导入顾问董事和执行董事制度等”建议。

  有关公司外部董事的问题,在日本有多种讨论。大多是“找不到合适的外部董事的人选”,或者“不管你多么伟大,总是不希望对自己公司情况不了解的人多嘴”等这类比较陈旧的意见。但是,仅靠对一个企业的了解而进行经营,是要承担很大风险的。为了客观地评价一个企业的经营状况,极端地说,对于经营管理拥有“复眼”的外部董事是不可缺少的,即使他们对于企业内容等细微知识不甚了解,但能够传递“整个行业以及其他行业正在发生些什么”的信息,可以给公司的经营管理打开一扇窗。为此,该报告建议日本是否可以慢慢增加外部董事人数,而不是像美国那样从一开始就设置超过半数的外部董事。

企业存在的意义与经营监督机制

  2003年3月将提出的另外一份报告,是基于“企业究竟是为何目的存在的?企业是为谁存在的?”这些基本而普遍的问题意识。
  基本上可以说,“企业是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存在的”。至于企业“是为谁而存在的?”这个问题,可以说,企业是为了“企业必须明确认识的、与企业经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利害关系的人=泛股东(stakeholder)们而存在的。”
  现实中,“以股东为重点的回报率最大化”这种现实论比较强,这是事实。但是,在欧洲,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CSR(Corprate Sociaty Responbility)”的讨论却比较深入,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包括创造利润这一企业“正业”在内的讨论,并也在实践中得以延伸。
  因此,经济同友会正在以企业的CSR,或者正在色彩很浓地展  开CSR的企业为对象,对SRI(社会责任投资),进行包括对欧洲在内的实地检验和考察,准备整理为企业白皮书。
  为了测出CSR的定量指标,经济同友会准备在试行阶段确认其意义之后,以某种方式导入到经济同友会中。通过定量化,使CSR作为植根于具体经营实践的一个工具来加以活用。这样,就必须把CSR作为公司治理的一个问题来看待。这样,就会在相当广的社会层次上,要求公司外部董事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来。

需要构筑建立社会信赖关系这种公司治理的思想

  在进行国际性比较中会发现日本的竞争力比过去落后了不少,这是事实。自然,现实中也就存在既然不能给投资者提供更高的回报,企业自然也就筹集不到经营所需资本的情况。
  但是,我们看一下最近在美国或者在日本发生的现象,就可以知道,公司治理并不单是企业丑闻,它涉及到“企业是为何存在,为谁存在的?”,从相当广义上来说,我们必须深刻思考“目前企业的存在方式和以往的存在方式,是否完全能够满足社会的托付与信任”这个问题。如果把公司治理理解为“是为了继续在高水准下持续地得到社会信赖而必须的思想和机制”,那么,理所当然地,我们所讨论的将不仅仅是“机制”问题,还要在“思想”方面好好展开讨论。

二战后的经营和现代经营

  从二战结束至70年代左右,日本的经营队伍中存在着“在欧美寻求、掌握了战后新知识、新观念后回国的年轻人”和“战前有着很深教养,受过对包括历史、哲学、宗教等人文教育的精英”。这种人员组合,使得在“他们灵活运用优秀的经营手腕或经营技术,发展了经营”和“将发展了的经营在某一个地方归于平衡,即所谓“中庸”化或适度化”之间达到了和谐,实现了极富平衡感的经营。
  但是,现在的日本,从企业领导人到工作前沿,是战后接受了技术教育,和接受了“How to”教育的人们在从事经营。在这样的经营班子中,面临着“应有的适度化如何得以实现?”“最后可以依靠的是否只是市场?”这些令人烦恼的重要问题。
  从结论上来说,不是“因为没有办法,只有依靠市场”,如果每个单独的经营者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就应该通过几个经营者,或者通过学习别的企业的作法,去实现适度化。为实现这个目的,应该重新认识外部重要董事的存在意义。
  同时,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即,经营者与“现实操作”不设距离,在这一点上,像审计这样的机能尤为重要。在日本原有的监事会制度中,加上外部监事,在董事会中加进外部重要董事,通过这种组合,将“对经营追加多层次的监督机能”以及“在审计领域,与日常操作不设距离”这两点变成现实。如果这些能够实现,那么,这将会作为今后公司治理的一种方式而受到瞩目。

* 本文是2003年1月10日于国际联合大学召开的RIETI政策研讨会“公司治理的国际动向——集中还是多元化”中发表的讲演的缩略版。该研讨会是与经济同友会、日本董事协会联合主办的。

2003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