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昌彦个人主页: 演讲、采访等

“日中经济讨论会”青木昌彦所长所致欢迎辞

  各位中国朋友以及来自大阪等地的日本朋友:

  晚上好!我受明天即将召开的中日经济讨论会组织者的委托,在晚宴开始前的宝贵时间里,向各位致简单的欢迎辞。

  各位入席前开怀畅谈的场景,已让我强烈地感受到中日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过去政府包揽一切,只有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日本上市的大企业才可登场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而充满活力的新型企业、民营集团的出现,使得原本就很重要的中日经济关系更趋于多样化,更加密切,竞争也更为激烈。农业这样的传统产业以及至今为止在两国经济关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大型企业,也在为适应新的环境,为构筑符合相互利益的新型关系而开始了认真的探索。在这一转变的时刻,能从中日两国聚集各种相关的民间人士,毫无顾忌地申明各自的立场,理解对方的经验,学到有益的东西,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也是中日关系悠久历史中的初次尝试吧!我想在座的各位也与我一样,为能参加这一历史盛会而深有感触。

  也许在此不适合谈论个人经历,但我还是想提一下,我初次访中,是在1976年,那时周恩来总理刚刚去世,毛泽东主席还未向马克思报到,历时3周,走访了上海、南京、西安、大寨、北京等地。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第一站上海机场,从停机坪到候机楼之间行李是用自行车搬运的;在那3周里,我也没有见到过一条狗。其后历经了25年,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学术交流以及作为世界银行、中国政府顾问的关系,我开始频繁地造访中国,目睹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回想当年,不禁有隔世之感。

  中国经济如此飞速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对的日本经济的停滞,使得中国经济威胁论最近开始在日本出现。我认为两国间的确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按照符合相互利益的原则加以妥善解决,而且类似的问题将来也会出现,但是威胁论这一说法既不富有建设性,也没有触及问题的要点。这是因为:

  首先,把两国间的经济关系仅仅视作越过国境的贸易关系的观点,在当今世界上已越来越站不住脚。中国对日本的直接投资还没有成长起来,但日本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确实在不断增加,中日经济在亚洲经济这一大范畴内,将会日益呈现联盟的趋势。可以说这是政府的力量抑制不了,管理不了的一种自然流程。正如江苏省和福建省之间如果形成互相封锁的经济圈,将不会给双方带来好处一样。日本和中国如果在资源、技术、经验上互相弥补缺陷的话,双方都会获得极大的收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可以促成这一框架与世界经济整体利益的并存,所以,对于中国入世,我们当然应该表示欢迎。

  第二,随着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研究成果的利用技术的日趋重要,人才交流和知识共有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台湾的新竹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萨克森尼安教授对此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她指出:在硅谷和新竹之间,技术人才与企业家之间超越太平洋的、职业上的连手是促进新竹发展的重要因素。我认为只把劳动力低廉视为中国比较优势的想法已经落伍了。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同样具有巨大的潜能,北京的中关村将来发展成为另一个新竹未必是梦想。在这种新型技术开发及其商业化领域,中国和日本的民间企业之间的确存在着竞争,但我认为在联合起来可以获得共同利益的方面,中日联手才是理想的状态。今天,活跃在上述新领域的多位民间人士从中国和日本赶来参加这次会议,也让我们对此更满怀希望。

  中日日渐密切的经济联盟从长远看,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但在实现的过程中,却需要跨越各种各样的障碍。特别是双方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要从比较生产率低的部门转向比较生产率高的部门,但双方中途转职的劳动力市场并不十分发达,无法确保人力资源在短期内顺畅的流动。在维护现有雇佣状况的同时,还应该以尽量少的痛苦来促进这种流动,为此,中日两国应该考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一点上,两国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互相理解对方的问题所在,为了获得长久的利益,培养出互相扶持,共同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希望本次经济讨论会也可为新型合作关系的出现奠定基础。

  正如我刚才讲到的,由于我屡次造访中国,所以在学术界、政府、经济界结交了很多朋友。同时,我在斯坦福大学教过的研究生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中国学生,其中几位已经取得博士学位,成为我终生的朋友。从这些交往中,我坚信中国人和日本人绝对可以成为互相理解的近邻。我也期待着通过此次讨论会,在我至今无缘接触的领域里结交新的朋友。

  德国和法国曾经在上一世纪交战过两次,但它们成了欧洲联盟的两个核心国家,我们可以从这一历史经验中学到很多东西。中国和日本应该尽快地实现真正的和解,建立未来型关系,象椭圆的两个圆心一样,成为亚洲经济联盟的核心。这也是为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我希望本次讨论会能够朝着这一方向迈出第一步,同时希望这种对话的精神能在今年秋天,于大阪的友好城市——上海召开的APEC上得以继承和发展。

  在我的发言结束之际,预祝大会完满成功,同时,感谢大家聆听我的发言。

(2001年09月21日)

2001年9月21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