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ETI电子信息 No.54(2007年11月)

开展中日合作,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通过东亚复兴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

  由包括经济产业研究所在内的多家机关共同举办的日中经济研讨会2007于10月23日-24日在大阪新大谷饭店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展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中日关系的未来”。在23日的全体会议上,藤田所长发表了题为“开展中日合作,推进东亚经济一体化——通过东亚复兴为世界发展作出贡献”的演讲。

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出发

  支撑经济交流的东亚地区经济体系,形成了以各国的尖端产业集聚地区(东京、大阪、名古屋、釜山、胡志明市、曼谷、吉隆坡等等)为中心的网络型空间结构。在经济迅速增长的中国也形成了北京、天津、上海、香港、广州等核心,尖端产业集聚在这些地区,推动了经济增长。这样一来,无论是在一国之内还是在国与国之间,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就必然会形成差距,现在,在中国上海(沿海地区)与贵州(内陆地区)之间收入相差10倍,而在柬埔寨和日本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上的差距则达到100倍以上(2002年)。

  如何在全亚洲克服这种收入差距,实现可持续增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所谓空间经济学,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以经济活动与人才的“多样性”和“接近性”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集聚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中心形成的地理空间的经济理论。在地理空间的各种领域中,经济活动的“集聚力”与“分散力”之间的相互冲击是这种理论的基本思路。

  关于分散力,比如如果人和企业集中在大城市圈中,地价就会上升,就会出现交通拥挤,因此自然就会形成分散。另一方面,在形成集聚力的因素中,人员、产品、企业的多样性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由于,如果存在多样性,各种经济活动就会形成差别,从而有效地避免竞争,并且能够在互补的情况下发挥协同效应。

  进而通过集聚,利用规模经济大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之所以能够在全国销售并出口到世界各地,是由于运输费用低廉。因此,如果要实现大规模的集聚,除了“多样性”和“规模经济”以外,“运输费的降低”也是一个必要因素。

东亚地区一体化的进展与课题

  一直以来,由于通过民间企业进行的贸易投资强化了协作,推动了亚洲地区一体化。为了今后使地区一体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必须建立国际性制度。其中之一是今年夏天,在亚洲16个国家的协助下,于曼谷设立了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ERIA)的临时办公室。人们期待ERIA能够像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在欧洲那样,在亚洲发挥同样的功能和作用。在推进东亚地区一体化时,应进一步推进这种国际性合作。

东亚地区一体化的进展与课题

  东亚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的据点,今后要想消除贸易不平衡,以和北美及欧盟(EU)相同的规模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东亚自身就必须发展为世界性的创造据点。

  因此我提出通过“知识复兴”来使东亚转型为知识创造社会(brain power society)的思路。从1300年到1600年,以意大利的大城市为中心出现了知识的爆炸性增长。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原因是十字军东征消灭了拜占廷帝国,使地中海成为自由航行海域,另一个原因是活版印刷术的发明,提高了信息和知识的普及速度。

  这种“全球化”与“信息革命”在当今世界也是知识爆炸的起爆剂。

  从制造据点产生出的是私有财产,而从世界性的制造据点产生出的则是新的理念、技术和知识等公共财富。不仅如此,还能够期待像滚雪球一样增长的知识带来累积效果和连锁反应效果,为世界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但是仅凭一个国家的努力无法构筑东亚的知识创造性社会。推进“知识复兴”必须充分发挥东亚的“多样性”,即各种人才的智慧所产生出来的相辅相成效应。

  也就是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那么,如何从不同的头脑中制造出相辅相成效果呢?这里为了简单明了地进行说明,就以“二人的智慧”为例来考察。首先存在A的知识总体与B的知识总体。如果A与B不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知识共性,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而且如果各自没有一定程度的固有知识,协作也就没有意义。因此,在创造知识的共同作业中,共有知识与各自的固有知识之间的适度平衡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A和B二者长期进行密切的合作活动,就会增加共有知识的比率,各自固有的知识就会减少。这样一来,合作就会以“三年过去,只不过是平凡的常识”而告终。这种共有知识扩大导致多样性减少,正是现在日本面临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期待巨大的创新。多样性在开拓知识创造的前沿领域不可或缺,因此,跨组织、城市、国家的人才交流以及人才的移动成为必然。在东亚,除部分国家和产业之外,这种交流还不能说非常活跃,需要进一步强化。

2007年12月6日登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