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 JavaScript on.

RIETI电子信息 No.126(2013年12月)

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今后预测与政策课题

打印版

RIETI电子信息

  本月电子信息,介绍木下祐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地区事务所(OAP)所长助理在BBL会议上的报告内容“世界经济与金融市场:今后预测与政策课题”。

世界经济的最新动向

  我认为此次世界经济预测(WEO)有三个要点,第一是世界经济依然萎靡不振;第二是增长活力正在发生变化;第三是这种变化带来了新的课题。

  世界经济增长活力的最新变化是,7月份的世界经济预测修改(WEO Update)之后,又出现了两个新进展。第一个是美国改变货币政策(缩小量化宽松、减购资产(Tapering))的可能性增加。

  第二个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出现减速趋势。雷曼危机以后,新兴国家经济增势减弱,最近出现了进一步减速的征兆。以中国和印度为首的金砖国家的经济减速给商品价格带来了影响,而且中国的进口减少引起了其他国家出口衰退。

  从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来看,最近的数据,发达国家迅速上升,经济复苏的趋势逐渐显著。与此相比,新兴国家虽然多少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并不那么明显。

  美国金融环境的紧缩通过溢出效应也波及到了其他发达国家,导致新兴国家吸引外资也变得困难。此外,通过分析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率发现,汇率政策对市场压力做出了灵活的调整。

  新兴国家经济减速的原因有潜在增长力下降和经济周期的转换。从政策意义上考虑,如果增长率下降是出于结构上的原因,就应该进行结构改革。但如果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原因,可以通过需求对策等起到一些缓冲作用。

  与一时的商品热时期相比,通胀率基本稳定,原因是最近的商品价格稳定。发达国家的GDP缺口虽然趋于恢复,但至今仍然为负值,可见对价格没有产生影响。

世界经济预测与政策课题

  在做出预测时,大致需要三个前提。第一个是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美国逐步缩小量化宽松,利率至2016年维持现状。欧元区和日本则继续实施货币宽松政策。

  第二个也是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美国和欧元区缓和紧缩,而日本转向较紧缩的方向。第三个是关于新兴国家,财政调节和资金外流等外部条件吃紧大致是暂时性的。

  2013年10月的WEO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实际GDP增长率为2.9%,2014年为3.6%,比2013年7月的预测分别下调了0.2%。具体来看,发达国家没有多大变化,欧元圈反而有所上升。美国由于财政存在短期风险,基本上被下调。

  与此相比,新兴国家全部被下调,俄罗斯下降1.0百分点、印度接近2.0百分点,大幅度下降。中国虽然在政策主导下实现软着陆,但是也被下调。这就是所谓的动态变化。

  2014年预计将会回升,新兴国家的压力也是暂时的,预计将逐渐复苏。在发达国家,欧元区由于出现了复苏的征兆,预计2014年的增长率将转为正值。日本预计将继续实施安倍经济学。

  另一个动态变化是,最近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变化率做出了较多的贡献。不过,这只是基本预测,世界经济前景依然面临下滑的风险。短期来看,可以举出美国财政风险(统一削减年度支出和提高债务上限)、新兴国家经济增长进一步减速、欧元区经济复苏迟缓等问题。中期来看,美国和日本的中期财政前景继续难以确定,中东等地缘学上的风险也仍然存在。

  那么,作为政策课题,具体应做些什么呢?在发达国家中,首先欧元区需要修复银行部门,建立银行联合,实施结构改革。银行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从世界经济危机以来一直恶化,因此需要持续并尽快地修复。现在,出现了形成所谓银行联合的动向,但毕竟是一个大群体,不是件容易的事。此外,还必须完成劳动市场、生产市场、产品市场等各种领域的艰难的结构改革。我想这也与日本相关。关于财政政策,欧元区基本上以紧缩为主,因此预计今后将走向宽松。

  日本看起来安倍经济学的效果活跃了经济,但如果不考虑中期财政重建计划,就无法实现持续复苏。而且还需要以适当速度来持续不断地实行财政重建和结构改革。

  美国经济虽然正在稳步发展,但是财政政策高度不透明,所以应尽量提高透明度,宣示明确的货币政策将成为今后的课题。

  对于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重要的是根据需要采取财政紧缩政策和更强有力的货币政策框架等适当的宏观政策。在推进结构改革方面,需要解决基础设施的瓶颈和改革燃料价格补贴。短期资金外流时,应利用汇率进行调整。

亚洲经济预测与政策课题

  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是亚洲经济实际上也正在趋缓。一时的高速增长已经结束,但是从幅度来看,亚洲经济增长率依然很高,中国和蒙古等国家预计超过7%。亚洲仍然是牵引世界经济的动力。

  从股票和债券的积累流动性、汇率和外汇储备率的变化来看,亚洲也进入了调整金融资产价格的局面。不过,最近没有出现一时性的急剧压力。另外,从亚洲整体的金融环境来看,虽然多少有些吃紧,但整体上良好。支撑亚洲坚实增长的是内需,在亚洲特定区域的预测增长率分类中,中国的政府需求占有一定比例,而印度则完全由民间需求占据。我认为只要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即便出口会多少趋缓,但整体增长依然能够维持强劲势头。

  亚洲的通货膨胀率也与世界经济同样,没有出现明显的上升。不过,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等几个国家,由于不同的原因,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率超过5%。

  对亚洲经济的预测,2013年亚洲全域的实际经济增长率为5.1%,依然保持坚实的增长。其中东盟为4.9%(2012年为5.7%),明显趋缓,尤其是印度尼西亚,增长5.3%(2012年为6.2%),减速近1.0%。泰国为3.1%(2012年为6.5%),大幅度下滑,但这是受洪水后需求增加的影响,抬高了2012年的水平。亚洲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为2.1%(2012年为2.3%)。在风险方面,与世界经济同样,下滑风险占相对主导地位。/p>

  作为亚洲的政策课题,首先需要“促进长期增长的结构改革”。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瓶颈,令人忧虑。例如,印度尼西亚出口天然气和煤炭,但由于最近供给受到制约,增长停滞不前。印度整体上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不完善。针对这些课题进行结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

  关于“灵活的汇率和货币政策”,在资本流出和流入时,汇率需要继续发挥吸收一点冲击的作用。货币政策应该根据本国的通货膨胀或财政状况来实施。

  此外,为“保证金融稳定性”实施货币和财政政策,会给金融体系带来各种各样的影响。例如,以前经常有人指出,在发生资本流出前曾经发生信用泡沫,或者房地产泡沫。这时,采取货币对策还是采取其他对策,不同国家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需要有宏观谨慎监管(macro prudence)政策等补充政策,要求银行遵守不能过度借贷的条件。

  关于“重建财政余地”,由于危机后的结构性财政收支正在普遍恶化,所以有些国家即使实施经济刺激方案,也已经没有余地。因此,应趁目前的相对稳定状态,促使国家走上正确的轨道。

总结

  世界经济增长虽然仍旧低迷,但增长动态正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正在逐渐复苏,而新兴国家出现减速趋向,下滑风险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需要密切注视。

  作为具体的政策议题,首先发达国家应构建可信度高、可持续的中期财政框架,这对于债务多的国家尤其必要。此外,欧元区特别需要修复金融体系。关于新兴国家,有必要从现在起就对发达国家金融体系恢复正常做好准备,而且为了适应潜在增长率比以往下降,应推进相关政策。

  亚洲要想避免陷入所谓“Middle-Income Trap”(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为保持长期增长进行结构改革。可以说,在确保需求的同时,制定和实施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政策是关键。

2013年11月8日

返回页首